大语文时代:阅读和写作才是王道

我们都知道,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推广,对树立“文化自信”的推崇,经典的传承与发扬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潮流。与之相对应的,在教育领域,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语文学科的地位越来越高。教育界普遍认同一种观点:目前的语文教学,已经进入“大语文”时代。什么是“大语文”?

大语文是“大语文教育”的简称。“大语文教育”是已故的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创立的一种新型的、带有突破性的语文教育思想。所以,大语文是一种教学观。大语文,顾名思义,他属于语文的一类,但是其所要学习的内容更加丰富。大语文是语文课的升级版,其中,要学习语文的基础知识以及语文阅读、写作,除了这些以外,还要学习历史、各类的典故、常识、百科知识等等,包含种类众多,所以称之为大语文。这种思想主张语文教育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同时,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把传授语文知识同发展语文能力、发展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读、写、听、说四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

“大语文”观认为:语文教育,是以让人获得更好的身心发展为基点的,因此,语文教育不仅在于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语言表达,同时在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培养美好健康的情感与心理认知、完善和提升学生的自身人格与人文修养。故将其称作“全人教育”。语文是情智双修的学科。我国语文教学界的泰斗刘国正老先生认为:语文知识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并不矛盾,“文”和“道”可以兼顾。“片面强调工具性和片面强调人文性都不可取,它们可以很好地融合。”所以,将教育观落在具体工作上,大语文就是指在教育的过程中,不局限于考试,而是着眼于人整体语文素质的提升而进行教学的教学方式。我们为什么需要这样的教育观和教育方式?我们的孩子生在一个基础设施和技术完备的时期,有了良好的物质条件,他们需要的就是更高一层的追求--做一个有健全人格,基本文化素养,通晓古今、渊博自信、有思辨、会想象、独立思考的“人”。由此,大语文应运而生,可以说,大语文是“变革性地语文教育的新实践”。

大语文大在哪?大在古今中外无所不包、大在渊博自信;大在系统庞大而又秩序井然;大在重视内涵、气韵十足;大在透过现象而又直击文化本身;大在透视先贤伟人的灵魂;大在以美学和伟岸的人格勾勒孩子们的一生。大语文时代,在学习时该注意什么?1、重视古文和传统文化:把民族文化心理的认同提高到新的高度。2、学科渗透:文史哲艺的大背景中,更加注重学科之间的互相促进。3、课堂延伸:除了学校课堂学习,语文学习还将延续到学生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大课堂”中去。4、综合素质:除了语文基础知识的习得,还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出了“大要求”。归根到底,最重要的是两项技能--阅读和写作。阅读,从广义理解,是人们从书籍和生活中获取知识的一种方式。更直截了当地说:阅读是一种能力。拥有这种能力,就是拥有了最重要的才能,就是拥有了无限的可能。对于孩子来说,这种能力不仅会体现到考试成绩之中,更重要的是对其一生还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目前语文考试的趋势,对阅读的要求已远远高出了平时教学内容,选文范围远超教材和一般中小学生的认知范围,未来语文将成为中高考的必杀器。新高考改革在语文阅读能力和核心素养方面有着非常高的要求,语文在阅读理解方面难度将特别加大,所以更需要学生平时的积累。阅读已经成了重中之重,需要学生在阅读广度、数量、速度上要下大功夫。全面培养阅读能力、文学素养和思维品质。写作,是一个孩子综合能力的体现,不仅是文字的表达能力,还需要孩子的阅读能力、逻辑能力,创造力以及观察力等等。

写作能力的提升需要同学们坚持阅读,养成阅读的习惯,每天留出一部分时间阅读;多积累经典文章和名言警句;多总结,看完书可以进行读后感的书写。写作是综合能力的体现,完全脱离写作的职业几乎没有,可见其重要性。一般来说,一年级重点训练孩子说话,二年级以看图为主,重点训练写话,到了三年级,写作文模式就应该正式开启了。教育本就是一场马拉松,需要长期的积累。大语文时代的来临,也寓意着以后孩子综合素养的提升才是关键中的关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