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走进一个徐姓聚居村庄,名叫高卓,在莱阳市万第镇 2024-06-21 07:35:05 徐姓,是胶东常见姓氏,大多数县市区都能见到徐姓聚居的村落。这次要介绍的村庄,就是一个例子。它的名字叫做“高卓”,在莱阳市万第镇。从地图上看,高卓村在莱阳其实算是一个相对“偏远”的地方,它具体位于万第镇的赤山片区,与海阳的泉水头片区相接壤。这个村庄不在大路沿线,从万第镇驻地到这里,需要先向赤山方向行驶,走到前岚子前附近,转向南面的南泗庄、兰家村,然后才能到达高卓村。“高卓”这个名字,很难通过字面猜出它的由来。根据《莱阳市地名志》的记载,“高卓”是以山而得名,明末先民在此建村,因周边有座山叫“高卓顶”,故命名为“高卓”村。至于“高卓顶”是何含义?暂时不得而知。 高卓,是一个徐姓聚居的村落。根据村里老人的介绍,当地徐姓是从万第迁来。而按照民国版《莱阳县志》的记载,万第徐姓又与文登徐姓有渊源(“徐氏,其先文登人,徙居城南关,析三区玩底、大策等村”)。以此来看,高卓应该也属于文登这一徐姓大支。 (高卓村很多老房子都是用这种颜色的石头建造的)虽然地处山区,但徐姓人迁来之后,发展得却很快。听村里人说,最多的时候全村有五百多户人家、一千七百多的人口,规模相当大。在老辈,建造家庙、祠堂需要有经济实力作支撑,通常大村才有此条件,而高卓也正好是个大村。因此,村里曾建有一座徐氏祠堂。现在虽然不再作为祠堂使用(建国后曾作为学校使用,现在则是一处商店),但主体建筑还是保存了下来。此次来高卓村,我们也到祠堂旧址参观了一番。据村里老人介绍,这座祠堂的大门原来朝南,后来作为学校之后,结构有所改变,现在的院门是朝西,但好在门前一对石鼓还是当年的旧物。 参观这座徐氏宗祠时,笔者还听到了这样一则传说:在抗战时期,日寇曾来到高卓村扫荡,当时敌军为首之人看到这座徐氏宗祠,可能是联想到了在日本很有名的“徐福”,于是就没有敢在这里造次。下面的图片,就是高卓村徐氏祠堂旧址的实景。跟之前介绍的一些宗祠相比,这座祠堂虽然不算大,但也很有古朴感了。 赞 (0) 相关推荐 后溪汤氏宗祠 后溪汤氏宗祠 宗祠概况 汤氏宗祠位于岭下镇后溪村,距离岭下镇集镇12公里,坐落在金华与武义交界的一座山坳里.为金华市文物保护单位. (汤氏宗祠) 建筑特色 后溪祠堂建筑面积600平方米, 后溪村& ... 回望故里鳌鹏徐 ——鳌鹏徐氏祠堂修缮小记 南巡人 前天 阅读 883 关注 2021年7月31日,骄阳似火,烈日炎炎.得知鳌鹏徐氏祠堂修缮一新,宗亲们不顾天热,顶着烈日兴致勃勃赶来参观.祭拜列祖列宗. 东海世泽长,鳌鹏家声远.宗 ... 涧峰村:千年古村落 乡愁一脉传 来源:衢州新闻网-衢州晚报 2020-01-03 07:36 在衢江,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古村落,通过"五水共治".美丽乡村建设以及实施历史文化古村落保护等项目,如今,成了践行乡村振兴 ... 安徽望江太慈镇:昔日“脏乱差” 如今“美如画” 莲花塘大屋场位于望江县太慈镇郭河村中心位置,由上屋.下屋两个村民组组成,总人口110户512人.由于历史和区位因素影响,屋场内房屋建造杂乱无序.破旧拥挤,畜禽散养,污水横流,道路泥泞,村民思想因循守旧 ... 安徽望江太慈镇:湖畔明珠莲花塘 在皖西南,长江中下游北岸的望江县腹地,武昌湖南岸,有一片濒水临湖的丘陵地带,这就是武昌湖南畔东北角的太慈镇割蒿嘴.而在割蒿嘴的怀抱里,就坐落着一个有着五百余年历史的古村落,即是今日的望江县太慈镇郭河村 ... 高要古村落之新塘村、澄湖村 新塘古村位于蛟塘镇,只剩与新村相对的一小片了. 村口的何氏公祠 旁边一排旧屋 福仁里 镇南门 门里房屋排列整齐 依山而建,逐级向上 古井 耀阳门 屋后有堵墙 屋檐下的画 颓败旧屋上的勃勃生机 风水塘 ... 这,就是镇江的“访仙镇”啊! "访仙镇",这个镇名的由来,是因为镇内有座叫"访仙桥"的古桥. 访仙桥有个美丽的传说故事:传说董永和七仙女被迫分开后,延陵百姓在董永望妻的河边修了座" ... 看图:一个很有底蕴的胶东古村落,招远市辛庄镇徐家疃 在烟台招远市北部的辛庄镇和张星镇境内,有数量众多的传统村落.它们或是国家级,或是省级,都古色古香,很有韵味.对于喜欢探访胶东古村落的朋友来说,这片区域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地方. 此前曾给大家介绍过这片区 ... 看图:走进一个冷姓人较多的村庄,海阳市朱吴镇冷家村 冷这个姓氏,在胶东半岛的规模虽然不是太大,但分布还算广泛,平度.招远.胶州.海阳.乳山等地,皆能见到冷姓聚居之村庄.以前曾给大家介绍过平度的冷戈庄和海阳的西夏屋庄,这次要介绍的地方,也在海阳地界内,不 ... 牛年开春走进一个牛姓人聚居的胶东村庄,名叫“登登口” 今年是辛丑牛年,现在刚开春,本文也应景介绍一个牛姓人聚居的胶东村落,它叫做"登登口",位于威海市文登区张家产镇的辖区内. "登登口"村的位置很好找,沿着文登城区 ... 看图:一个胶东小山村的实景,几十户的规模,名叫北桃口 烟台的海阳市,北部地形多山,当地俗称为"老北山"区域.受这一地形影响,该区域内有不少规模比较小的村庄,人口一般在几十户左右.这些村庄一方面本身规模小,一方面又地处山区,因此尤其有一 ... 看图:海阳徐家店镇北榆山上的圩子墙 北榆山,是位于烟台海阳市徐家店镇辖区内的一座大山,其主峰海拔高度约为400米,在海阳北部三镇(徐家店.发城.郭城)范围里,仅次于林寺山,排名第二. (在204国道上远眺北榆山) 由于地势相对较高,且临 ... 看图:海阳徐家店镇有上下两个马山村,相传古代曾是养马场 烟台海阳市的徐家店镇,是一个交通比较便利的地方,多条国道.省道.县道都从这里经过,因此我们来这里的次数也比较多一些,对不少村庄都有大概印象. 不过,也有一些村庄属于很晚才结识的,比如说上下两个马山村. ... 看图:一个名带“鹰”字的美丽山村,叫做“鹰口王家” 胶东的村庄当中,有很多都带有动物的名称,龙.虎.豹.牛.马.羊都比较常见,但带有"鹰"字的村庄却不多.这组图片就带大家走进一个名带"鹰"字的村庄,它位于烟台龙口 ... 看图识海南黄花梨之 ------ 山峰纹1(高清) 海南黄花梨有多种纹理,对于没有整日浸泡在黄花梨中的木友们,接触到的所谓'海南黄花梨纹理',大多停留在道听途说或者局限于自己的理解之上,大都不够全面,真正见到海南黄花梨需要鉴别的时候,总觉得心里拿捏不稳 ... 看图识海南黄花梨之——鬼脸纹2 (高清) 上回主要讲到了单个的鬼脸纹,如下图示: 图1中虽然有几个鬼脸,但仅仅是简单的重复.鬼脸纹还有更复杂的,这种复杂主要体现在其'叠加性'上,可能是单个鬼脸的简单重复或排列,如下图2所示. 图2取自于清代抽 ...
徐姓,是胶东常见姓氏,大多数县市区都能见到徐姓聚居的村落。这次要介绍的村庄,就是一个例子。它的名字叫做“高卓”,在莱阳市万第镇。从地图上看,高卓村在莱阳其实算是一个相对“偏远”的地方,它具体位于万第镇的赤山片区,与海阳的泉水头片区相接壤。这个村庄不在大路沿线,从万第镇驻地到这里,需要先向赤山方向行驶,走到前岚子前附近,转向南面的南泗庄、兰家村,然后才能到达高卓村。“高卓”这个名字,很难通过字面猜出它的由来。根据《莱阳市地名志》的记载,“高卓”是以山而得名,明末先民在此建村,因周边有座山叫“高卓顶”,故命名为“高卓”村。至于“高卓顶”是何含义?暂时不得而知。 高卓,是一个徐姓聚居的村落。根据村里老人的介绍,当地徐姓是从万第迁来。而按照民国版《莱阳县志》的记载,万第徐姓又与文登徐姓有渊源(“徐氏,其先文登人,徙居城南关,析三区玩底、大策等村”)。以此来看,高卓应该也属于文登这一徐姓大支。 (高卓村很多老房子都是用这种颜色的石头建造的)虽然地处山区,但徐姓人迁来之后,发展得却很快。听村里人说,最多的时候全村有五百多户人家、一千七百多的人口,规模相当大。在老辈,建造家庙、祠堂需要有经济实力作支撑,通常大村才有此条件,而高卓也正好是个大村。因此,村里曾建有一座徐氏祠堂。现在虽然不再作为祠堂使用(建国后曾作为学校使用,现在则是一处商店),但主体建筑还是保存了下来。此次来高卓村,我们也到祠堂旧址参观了一番。据村里老人介绍,这座祠堂的大门原来朝南,后来作为学校之后,结构有所改变,现在的院门是朝西,但好在门前一对石鼓还是当年的旧物。 参观这座徐氏宗祠时,笔者还听到了这样一则传说:在抗战时期,日寇曾来到高卓村扫荡,当时敌军为首之人看到这座徐氏宗祠,可能是联想到了在日本很有名的“徐福”,于是就没有敢在这里造次。下面的图片,就是高卓村徐氏祠堂旧址的实景。跟之前介绍的一些宗祠相比,这座祠堂虽然不算大,但也很有古朴感了。
徐姓,是胶东常见姓氏,大多数县市区都能见到徐姓聚居的村落。这次要介绍的村庄,就是一个例子。它的名字叫做“高卓”,在莱阳市万第镇。从地图上看,高卓村在莱阳其实算是一个相对“偏远”的地方,它具体位于万第镇的赤山片区,与海阳的泉水头片区相接壤。这个村庄不在大路沿线,从万第镇驻地到这里,需要先向赤山方向行驶,走到前岚子前附近,转向南面的南泗庄、兰家村,然后才能到达高卓村。“高卓”这个名字,很难通过字面猜出它的由来。根据《莱阳市地名志》的记载,“高卓”是以山而得名,明末先民在此建村,因周边有座山叫“高卓顶”,故命名为“高卓”村。至于“高卓顶”是何含义?暂时不得而知。 高卓,是一个徐姓聚居的村落。根据村里老人的介绍,当地徐姓是从万第迁来。而按照民国版《莱阳县志》的记载,万第徐姓又与文登徐姓有渊源(“徐氏,其先文登人,徙居城南关,析三区玩底、大策等村”)。以此来看,高卓应该也属于文登这一徐姓大支。 (高卓村很多老房子都是用这种颜色的石头建造的)虽然地处山区,但徐姓人迁来之后,发展得却很快。听村里人说,最多的时候全村有五百多户人家、一千七百多的人口,规模相当大。在老辈,建造家庙、祠堂需要有经济实力作支撑,通常大村才有此条件,而高卓也正好是个大村。因此,村里曾建有一座徐氏祠堂。现在虽然不再作为祠堂使用(建国后曾作为学校使用,现在则是一处商店),但主体建筑还是保存了下来。此次来高卓村,我们也到祠堂旧址参观了一番。据村里老人介绍,这座祠堂的大门原来朝南,后来作为学校之后,结构有所改变,现在的院门是朝西,但好在门前一对石鼓还是当年的旧物。 参观这座徐氏宗祠时,笔者还听到了这样一则传说:在抗战时期,日寇曾来到高卓村扫荡,当时敌军为首之人看到这座徐氏宗祠,可能是联想到了在日本很有名的“徐福”,于是就没有敢在这里造次。下面的图片,就是高卓村徐氏祠堂旧址的实景。跟之前介绍的一些宗祠相比,这座祠堂虽然不算大,但也很有古朴感了。
徐姓,是胶东常见姓氏,大多数县市区都能见到徐姓聚居的村落。这次要介绍的村庄,就是一个例子。它的名字叫做“高卓”,在莱阳市万第镇。从地图上看,高卓村在莱阳其实算是一个相对“偏远”的地方,它具体位于万第镇的赤山片区,与海阳的泉水头片区相接壤。这个村庄不在大路沿线,从万第镇驻地到这里,需要先向赤山方向行驶,走到前岚子前附近,转向南面的南泗庄、兰家村,然后才能到达高卓村。“高卓”这个名字,很难通过字面猜出它的由来。根据《莱阳市地名志》的记载,“高卓”是以山而得名,明末先民在此建村,因周边有座山叫“高卓顶”,故命名为“高卓”村。至于“高卓顶”是何含义?暂时不得而知。 高卓,是一个徐姓聚居的村落。根据村里老人的介绍,当地徐姓是从万第迁来。而按照民国版《莱阳县志》的记载,万第徐姓又与文登徐姓有渊源(“徐氏,其先文登人,徙居城南关,析三区玩底、大策等村”)。以此来看,高卓应该也属于文登这一徐姓大支。 (高卓村很多老房子都是用这种颜色的石头建造的)虽然地处山区,但徐姓人迁来之后,发展得却很快。听村里人说,最多的时候全村有五百多户人家、一千七百多的人口,规模相当大。在老辈,建造家庙、祠堂需要有经济实力作支撑,通常大村才有此条件,而高卓也正好是个大村。因此,村里曾建有一座徐氏祠堂。现在虽然不再作为祠堂使用(建国后曾作为学校使用,现在则是一处商店),但主体建筑还是保存了下来。此次来高卓村,我们也到祠堂旧址参观了一番。据村里老人介绍,这座祠堂的大门原来朝南,后来作为学校之后,结构有所改变,现在的院门是朝西,但好在门前一对石鼓还是当年的旧物。 参观这座徐氏宗祠时,笔者还听到了这样一则传说:在抗战时期,日寇曾来到高卓村扫荡,当时敌军为首之人看到这座徐氏宗祠,可能是联想到了在日本很有名的“徐福”,于是就没有敢在这里造次。下面的图片,就是高卓村徐氏祠堂旧址的实景。跟之前介绍的一些宗祠相比,这座祠堂虽然不算大,但也很有古朴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