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用即无用,无用即有用丨探析庄子所主张的“无用”是什么意思?
庄子和弟子曾经一次出游,见到一株大树,高入云霄,粗壮如钟,枝叶之繁茂仿佛遮天蔽日。周围皆是伐木者,却无人将目光放在这株参天大树上。
庄子不解,遂问道:“为何无人伐此树?”
伐木者答:“此树不中用,因沉水而无法作舟,因腐烂而无法作棺,因易毁而无法作器具,因脂液而无法作门窗,因虫蚀而无法作柱,实乃不材之木。”
因此,庄子对他的弟子们说:“此树因不材而得以终其天年,岂不是无用之用,无为而于己有为?”
故,此无用之用,传承千年,后有世人不解:无用即是无用,“无用之用”何以可能?
一、庄子的“无用”主张
庄子此人,向来与时代格格不入,后世千年,知晓此人之神通,可当时的人,只当此人患有“疯病”。
他尚自由,遂拒绝了楚威王的官场聘请,从容的去水塘里玩泥巴;他乐死善生,遂在妻子离世之后鼓盆而歌,惠施认为他得了疯病...
后世自知,他虽然以“宁愿烂在泥巴里”为由拒绝官场,却是崇尚自由,不想被官场的纷纷扰扰所束缚,以其他方式爱戴百姓、尊敬国家。
他虽看似不为妻子的去世而感到悲伤,反而载歌载舞,实则想念妻子,却认为妻子终于“从小屋迁向了大屋”坦然安卧...
他善观察、善思考、善辩证、善哲学,遂看到树木因无用而未被伐,说出一句“无用之用”。
1、无用之用——既是否定又是肯定
庄子的生活与常人并无不同,只是“术业有专攻”,遂庄子看待生活中细节也能引发一场哲学上的思考和深究,“无用之用”也是庄子对日常见闻的一次思考和启发。
无用之用,即看似没有用的用处,才是最大的一种用处。这一句话,似乎颠覆了世人对于“无用之材”的认知,到底是有用,还是无用?
庄子的弟子也问过他:先生您到底站在哪一边?
庄子却说:我站在两者的中间,世间其实并没有绝对的事情,没有绝对的有用,也没有绝对的无用。我不愿意认某一种专一的死理,我愿意顺势而为,遵从内心和道德。
若我锋芒太过招来祸端,我愿意敛起锋芒,低调做事;若我低调做事从而使我失去了本真,那我便遵从本心做事,如此一来,虽免不了遭受祸患,但也不会依仗一方失了自我。
所以无用之用,实则是对有用的否定,对无用的肯定。
树木作舟船、作门窗、作器具、作棺材...并非树木本身的职责,而是来自人对它的需求,这是真正的有用吗?焉知对于树木本身,“长命百岁”才是真正的有用呢?
遂庄子有言:“故未终其天年而中道之夭于斧斤,此材之患也”。也就是说,树木生长中途被人砍伐而用于其他,对于树木而言,实则是一种患难。
“有用”与“无用”,其实并不是按照人的需求而判定的,遂庄子否定了以人为中心的“有用观”。
既然有否定,那便也有肯定,世人所认为的“无用”,实则有时是对事物本身的“有用”,甚至于这种“无用”才成就了事物本身,正如这株大树可以高耸入云。
总而言之,世人评判有用与无用是从人的内心和需求出发的,是以人为中心的,而庄子的有用无用则是依据物质本身的需求出发的,是以事物本身为中心的,两者出发点不同,重心不同,在世人看来自然难以理解。
2、“无用之用”到底蕴含了什么深意?
这个世界上,不被世人所轻易接纳的事物,一般分为两种结果:一则被当作胡说八道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二则深入剖析后得到深奥的真谛。对于庄子“无用之用”的思想来说,显然成为了后者。
所以“无用之用”四字,实则蕴含多重意义。
其一,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存在即“真理”,只要存在就有意义,只要存在就有价值,只要存在就是有用的,所以其实,“无用”也是一种有用。
只是人与自然对于有用无用的界定不同,自然所产生的“有用”,或许只是普普通通的存在即可。而人所认为的无用,第一是源于人的欲望,即人总将索取当作理所应当,对自然如此,对他人也是如此。
第二是源于人的主观臆断,对人类而言可以产生积极意义的就是“有用”,否则即为无用。
所以就是前面所说的,“无用”实则是对人世普遍意义上“有用”的否定,对事物本身“无用”的肯定。
其二,就如同一个人总有精力旺盛和精疲力竭的时候,一个积极向上的人不代表永远不会颓废堕落。所以同理而言,万事万物也总有有用和无用的时候,一个事物不可能永远有用,也未必会永远无用。
所以按照世人普遍认同的“有用”观来说,一个事物的“无用”性,是随时有可能发生的,有一种树十分适合做木材之用,那就代表这个树种内的每一棵树都适合做木材吗?倘若土肥不够而长得歪歪扭扭呢?倘若它生长在永远攀不上去的高峰上呢?人用不了、用不到,那这棵树还是有用的吗?
所以其实,“有用”自身就包含着“无用”;“无用”是“有用”的一种可能性,它与“有用”是共存的。
其三,庄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庄子的思想是道家思想的主流思想,那么“无用之用”,自然也属于道家思想的范畴。而道家的思想是什么?——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顺势而为。道家以不干涉自然,顺从自然的发展为基点,展开了对世界的思考。
所以其实,“道”实则是“无为”的。在道家人的心里,道家思想并没有对任何事物产生影响,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这就意味着,道家思想,实则是“无用”的。
道家思想探究的是宇宙万物的本源,他们认为宇宙万物的本源来源于自然,而自然即是互不干涉、互不影响的,所以自然是“无用”的,世之本源是“无用”的。
源头是“无用”的,基点是“无用”的,那么这个思想下的一切事物,都是“无用”的。
其四,从字面意义上来讲,“有用”和“无用”是反义的,是相对的,但其实,“有用”和“无用”也可以统一的,也就是说其实有用即无用,无用即有用。
两种不同的生物一般为竞争或者捕食关系,这是由食物链和食物网决定的,但也存在一种关系,两种生物相互依存,相互补给,一方死亡,另一方无法独活,在生物学上,这种关系叫做:共生。
有用和无用,有时便如同这种关系。
比如,黄山上的迎客松,因其奇特的外形,引来无人游客参观黄山,将黄山的旅游业发展带动起来,迎客松于黄山而言,产生的是积极意义。
但也因其产生的积极意义,使得迎客松成为一种特殊的存在,它似乎与黄山共生共存起来,因为它具有积极意义,所以即便它不必成为木材,也是“有用”之物,而这种有用,也是迎客松本身的“有用”,因它免受了成为木材之患。
此时,难道不是“有用”即“无用”吗?
二、无用之用何以可能?1、人本教育观
正如庄子的“无用之用”所传达的思想,教育其实也是一种“无用之用”的存在。
中国是一个应试教育很严重的国家,有些家长将接受教育作为日后生存的必须条件,有些人为了某一目的迫不得已的接受教育,其实,这都是世界原本的“有用”观,而非庄子的“有用之用”观。
接受教育应该是人类作为智人的一种本能,一种接受、吸纳并转化提升自我的本能,而不是达到某一目的的必需条件,这就是人本教育观。
人本教育观对人类本身看似是没有什么用的,因为它追求的是人像植物一样本能的、遵从自然的去生长,所以是“无用”的,然而实际上,人们在本能的接受教育之后,自我会提升,社会会进步,世界会发展,周而复始,创造一个新时代的世界。
这是一种宏观的智慧,是一种大格局。
2、意象存在的意义
“无用而用”的其他体现,在于一些抽象的东西上,比如:美术、音乐等艺术类意象的存在。
听贝多芬的音乐会使人获得实质性的东西吗?欣赏达芬奇的画作会得到实质性的回报吗?显而易见是不会的,但听音乐、作画赏画可以陶冶情操,这就是音乐和美术的“有用”。
再者,一个国家都有其国歌和国旗,它们无法满足人类的需求,是为“无用”之物,但实则,它们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的尊严,是国家内国民的自信和归属,它们对于人类社会而言,是精神意义上无可替代的存在,这又是其“有用”性。
所以实则,一些意象的、不具有实际实用意义的存在,都是庄子的“无用之用”
三、无用之用,是为大用
世人总将索取当作理所应当,对自然的索取、对他人的索取,看似“有用”,实则伤害了自然、伤害了他人。
世上无用之物数不胜数,它们未必会对人类产生实际的积极意义,但它们的存在,让这个世界多了一些颜色与美好,若因它们“无用”而嗤之,却又是毫不讲道理的行为了。
万事万物,没有绝对的零度和无限,有的是平衡,而如何拿捏这般平衡,又是世人该绞尽脑汁的问题了。平衡是很微妙的,“无用之用”恰是一种平衡,它就像是这个世界稳定发展的基石一般,重要至极。
无用之用,是为大用。
参考文献:
1.《 “无用之用”何以可能?庄子所主张的“无用”究竟是什么意思? 》
2.《“无用之用”何以可能?——《庄子》中“无用”的五重意蕴》
3.百度百科——无用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