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我放心探戈

他们并排坐着,由爱带来的福祉近在咫尺,但墓前的石块太重了。克雷默尔不是天使,而且女人们同样也不是天使,不能推着石块滚动。

——小说《钢琴教师》
    【奥】埃尔夫丽德·耶利内克  著
                 宁 瑛  郑华汉  译
说起诺贝尔文学奖,想到与之相关的几类作家。
一是获得了这个奖项,同时被广泛阅读的。比如加西亚·马尔克斯。
二是获奖后仍旧小众的。这个名单可能很长。而小说《钢琴教师》的作者耶利内克一定是这其中的一位。
还有的作家,虽没获奖却常出现在与奖项相关的讨论中,本人也为此厌倦。
村上春树先生,抱歉了,又提到您。拥有大批读者,得到大众认同可能是让您更感欣慰的支持吧。
奥地利作家耶利内克是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钢琴教师》的中文译本早在她获奖前几年就有了初稿,译后记中这样写到。译者提及翻译过程中感到困难。“独特的语言风格……源于音乐化的语言很难在译文中完全表现出来。”
如果不是因为想读德语文学作品,可能这本2005年买的书还会继续躺在书橱里。我大概根本想不起耶利内克这个名字。
《钢琴教师》不是传统叙事小说。大段心理描写,大量使用反语,表达否定,讽刺和嘲弄。语言流动跳跃。
有别于寻常的语言、叙事,大胆揭露内心想法,以及女主人公埃里卡在母亲强权下扭曲的个性,与母亲的共生关系。这些还不在二十岁的理解接受范围。
耶利内克的创作思想和风格颇受争议。这可能还要从她的个人经历说起。她出生在捷克裔犹太血统家庭。从小学习音乐。母亲严格管束,加之与精神失常的父亲多年相伴,她一度因精神原因休学。
大量阅读哲学、文学,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参加反权威运动,加入过奥地利共产党,以及个人家庭生活的经历,塑造并影响了耶利内克看待世界的眼光和她的艺术创作。二十岁即发表作品,之后创作大量戏剧、诗歌和小说。
诺奖授奖词这样说,“在她的小说和戏剧中,声音和与之相对抗的声音构成一条音乐的河流,以独特的语言激情揭露了社会庸常中的荒谬与强权。1983年在自传背景下创作的《钢琴教师》,在所提出的疑问的框架之内,描写了一个无情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读者面对的是强权与压抑,是猎者与猎物之间的根深蒂固的秩序。
昨天读三联一篇关于家庭的文章。其中一个故事里,母亲对临产阵痛中的女儿说,“让你也尝尝这个滋味”。九年之后说起这句话,女儿仍泪流,作为听者的文章作者也是背后生凉。
到底母亲经历了什么,让她如此寒凉冷漠地对待女儿?
这篇文章讲到代际创伤理论。“严重创伤的父母给孩子所提供的容器非常有限,也很难给自己的成长提供一个安全的内部空间。……对于孩子而言,他们不得不在自己的人格中提供一个内部精神空间来包容父母的创伤以及所有无法承受的情感。”
想到耶利内克的家庭。她出生于1946年10月,几乎是紧接二战结束出生的一代。她的父母无疑都经历了二战。
父母其中一方是犹太人还是双方都是,没有查到准确资料。也无从得知他们是否被关进过集中营,如何活了下来,父亲精神失常是否与纳粹迫害有关。但不可否认,战争和种族灭绝带来的恐惧笼罩在这个家庭中
是的,战后不必再担忧生存安全。然而战争中遭受的威胁,为了活下来忍受的屈辱以及战争是否还将卷土重来的不确定等等还将长久重压在潜意识里。
侥幸得生的人不会因为幸存而自然地明智生活。
根据真实经历改编的剧集《离经叛道》Unorthodox(2020)里有另一个犹太人社群。原作作者说,社区的起初创立者们在一定程度上抱有战争幸存者羞耻。所以他们制定严格的社群生活准则。
比如对女孩子来说,穿什么颜色、款式的衣服,何种发型,言谈举止训练,不接受社区之外的教育,只在家接受生活技能传授,等待到达年龄后的婚配安排……
这些严格的生活要求与《钢琴教师》里埃里卡母亲对她的方式如出一辙。母亲需要随时知道埃里卡在哪里。哪怕三十几岁,仍需一下课就回家。新衣服和高跟鞋是浪费了买房子的储蓄。埃里卡出钱,母亲做主。
似乎经历过动荡的人容易有控制倾向。
是不是因为被剥夺、被破坏原有秩序,所以他们想通过建立有形的稳定消除心中不安?然而人的情感、思想都是流动变化的
只是创伤未修复的心已经没有空间容纳变化,也随之失去了多姿多彩
埃里卡被窒息的家庭氛围压制变形。这是她一系列的疯狂举动的根源。小说有别于常的语言影映出她精神状态的变形。
从外表看,她是温文尔雅的钢琴教师,接受过系统音乐教育,有良好素养。学生仰慕她,家长希望孩子得到她的指导帮助。
而在内心,她从没有被教导和允许过以独立的人存在。她在密不透风的管束中失去了判断力,不知道如何表达情感和欲望。她希望以自然赋予人的体验活着,嗅闻人的味道和声音。她渴望人温柔的情感和温度。
她偷窥别人,伤害他人也刺伤自己。她听到尖叫,闻到体液的味道,鲜血的味道。在本该亲密的关系中没有感受过的爱,她试图以变形的刺激的方式来认识。她以为接受虐待是另一种方式的体验爱。
父母的创伤通过累积创伤的方式被传递给下一代。
埃里卡没有寻求精神分析的帮助,她在身体实际的生理伤痛中得到喘息。她似乎更多认识了自己一点,从家庭严密的包围圈里突破了一点。
图片©电影《钢琴教师》(2001)

△△△

独立小楼

--- 从一砖一瓦开始,建筑自己的世界 ---

“Every night I cut out my heart…

But in the morning it was full again”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