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前旭丨行而上学
什么是“行而上学”?拿这个问题去问我们的高中生,你一定会得到这样的回答:指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ok!没问题,回答正确。我曾经也用这个回答换回老师一个红色的对勾。但这个哲学概念让人觉得怪怪的。不仅我觉得怪,许多许多人都觉得怪。曾有一对相声演员,逗哏的问“什么是形而上学”,捧哏的张口就来,这还不简单?一个小孩儿叫形而,背着书包去上学,形而上学。包袱一抖,观众就笑,因为大家知道,形而上学和上学没什么关系。但要进一步,如果拿开头的问题问观众,恐怕十个有九个不如我们的高中生。
哲学课本没有说清楚,政治老师也没有讲清楚,于是我去拜访“度娘”。度娘告诉我另一个答案:是指研究单凭直觉来判断事物的哲学。主、谓、宾连起来就是这样:形而上学是哲学,度娘让人失望啊。
什么是“行而上学”呢?要讲清她的前世与来生,我们必须从一个人说起。这个人就是亚里士多德,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写过许多的著作,涉及很多学科,从哲学到物理学都有。但他少做了一样工作,没有对自己包罗万象的著作进行分类。后来古希腊逍遥派哲学家,名字叫安德罗尼柯的想了个好办法,他按“研究有形体的事物”和“研究没有形体的事物”将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分成了两类,前一类他起名叫《物理学》(physics)。后一类,他实在想不出一个恰当的词来命名,就起个“metaphysics”的名字,意为“物理学之后”。这个“metaphysics”就是形而上学的雏形。
我们的《易经》里有这样的话:“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是指“外形”,也就是有外形、可触摸、可感知的意思;“道”就是指“道理”、“概念”这些抽象的东西;而下半句的“器”,指的是“器具”、“物体”、“事物”,是我们能够感知到的有形的东西。你瞧,《易经》的“道”不就是安德罗尼科的“metaphysics”,而“器”不就是那个“物理学”吗?这样一来,“形而上学”就是指研究“形而上”的学问,也就是指研究那些高于物理学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的学问。这就清楚许多了吧。
意识无法触及的领域,你便无法生成经验,你对这个领域的任何表述也必然是孤立的、静上的、片面的。“形而上学”并不复杂,但由于它属于泊来品,而且又揉和了中国古代的智慧,让习惯于望文生义的我们一头雾水。而一旦搞清了它的前世今生,所有的疑惑便如雾霾一般随风而散。
到了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的哲学家叫井上哲次郎的,发现或者悟到了上面所说的那些精妙的关系,正式用“形而上学”这个概念来诠释“metaphysics”。写到这里,由不得一声叹息,为什么不是中国人呢?中国人用自己的《易经》来阐述西方哲学似乎更顺理成章一些吧。
(注:本文由阅读林欣浩先生《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有感而成)
作 者 简 介
李前旭,微信名淡然,男,湖南籍太原人,1967年出生。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供职于太原幼儿师范学校。新媒体《行参菩提》签约作家。在岁月长河中捡拾生活的点点滴滴,焙成文字感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