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太炉的正月十五
本文作者:刘永国
正月十五(元宵节)也叫办灯节、办秧歌,而办灯节周围十里八村各不相同,有的办八仙(正月初八、初九、初十三天),有办二月二的,可大部分都是办十五的多。
德太炉的正月十五历史悠久。在我记忆中,文革期间公社不让办,领导陈忠去刁鼓,那也没拦住爱红火的人们。一代代传承着这民俗文化!
车车灯(图片来源于网络)
办秧歌有九曲、龙灯、高跷、船灯、车车灯以及大头宝宝和狮子灯。团队有霸王鞭队、秧歌队、拉花踢鼓队。乐队有锣、鼓、镲、锁呐(当地叫鼓匠)。参加人角色有总会手、十家会手(十人各司其责)、分工责的、老道。分工责的头戴黄冠身穿黄袍手拿银刷,一须银然飘洒前胸,这个人是秧歌队的主角,由他来唱着进行各项分工表演。老道则一般由陈会元父亲陈跟换担任,专管三官社上香敬纸摆放贡品事宜。从正月十四晚秧歌队上庙参神回来三官社开始上香敬纸一直到正月十六送完瘟神才停止敬香。接待来跪拜许愿的,跟上秧歌队将各家各户给的吃喝物品收集起来,每天组织参加人员在三官社吃饭。
打霸王鞭(图片来源于网络)
大年夜接完神人们就取出锣鼓开始敲打铜器。会手们在大年初五就开始组织排练了,上午暖和外面排练扭秧歌、打霸王鞭、拉花踢鼓子。下午回家练唱,村里老唱家教小年轻,哪个村都有唱秧歌的高手!一个村办秧歌没有唱的那显得没意思。
再说三官社红火,大队院红火,学校这些大场所要进行好多项目。一项完了锣鼓停下就得有唱的接上,由分工责的往下分,以唱为主。这没什么规定的词句,都是自编自唱,看到啥唱啥。有唱喜庆的,有唱搞笑的,有唱古人物的。“周书引戏,秧歌唱的个练句”唱得五花八门,新旧结合。祈求开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所以办十五唱家很重要,年年得排练,新人替老人代代相传。我们村的老唱家有狄福河、赵迎喜、段方元、马玉堂、李记和等等。唱曲名有切蒜台、眊妈妈、绣荷苞、害娃娃、八扇屏……这些都有固定词句,而转院子唱的四六句是看到的想到的各种笑料都能唱。一般来说秧歌的进行顺序是:船灯、车车灯、高桥、拉花踢鼓。男人们踢鼓完就挥动马鞭围着旺火扭着八字开始唱,最后由分工责的唱个四六句结尾。
正月十四下午,人们早早吃完饭画好脸谱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聚集在三官社。三堆碳旺火早已冒过大烟火苗蹿上一米多高,把个冰天雪地的当街烤得暖暖和和,看的人们说笑着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带着红布条的鼓锤上下挥舞敲打着四个人架起的大鼓,鼓声隆隆,人们的欢笑声,整个村子沸腾红火。猛然锣鼓停了,总会手闫满贵、蒲狗仁二位老人作简单的讲话:“今年我们又张罗地办这个十五,新添了不少东西。排练培养了一些唱的娃娃们,为了咱们村风调雨顺,人丁兴旺,娃娃们好好卖点劲!咱们先上庙参神。”顿时响起一片掌声。这时候锣鼓敲起来了,会手、老道领上众队向东庙梁走去。锣鼓一停鼓匠就吹个过街排子。这样反复着,声音传出很远,十分庄严。在庙上点纸敬香又响炮。分工责的狄福河唱了起来:“锣鼓一刹喜气升,一班子秧歌来参神,保佑保佑多保佑呀,保佑我们一年都太平。”锣鼓敲着,鼓匠吹着,人们唱着,二踢脚响着,回到三官社,再次放烟花,敬过神灵。三官社红火热闹,锣鼓声、欢笑声响彻云霄!
我们村当时五百多户人家从十四开始转院子一直到十六上午才转完。就中午吃点饭轮换地睡睡觉,人们熬不行。每家都给锅上馏的饭,炕桌上放的酒以及各种小吃。来谁家换着吃点喝几口酒暖暖身子,家家都给赏烟酒、肉、粉条、点心。那时的人们很穷,但他们的精神不穷,有人的出个人力,有钱的出点钱物。就这样代代相传,渴望神灵保佑一村人平安兴旺,传承着民间文化!
十六晚上转院子基本是一进一出的,唱个四六句就走。这天叫撵瘟神,就那样也得转到天明。经过“高人”指点往哪个方向送瘟神。走出很远用麦秸排成一字型旺火,敬香纸、响炮后,众队站在旺火前面,分工责的唱到:“锣鼓一刹喜气升,一班子秧歌送瘟神,瘟神送得远远的呀,千年万古不回家”。这时候人们越过旺火回村,锣鼓也不敲了。用完的道具、衣服、锣鼓由三官社的保管员给存放起来。正月十五到此结束!
图片未标注者由作者提供
该文作者1962年出生于内蒙古察右中旗,现居包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