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雨声工作室||陈欲胜:连江笔记(一)
2018年第108期||总第220期
连江风光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第一次把“连江”两个字联系在一起,是在王昌龄的这一首《芙蓉楼送辛渐》的诗里。
当然,此“连江”非彼“连江”,我要说的连江,是隶属于福州市的连江县。
没有想到,此生与连江有缘,因为公事的原因,我要在这座海滨小城生活三个月的时间。
国庆长假一结束,我就从故乡陇西出发,先乘火车到咸阳,然后飞往福州长乐机场。
9号中午到达机场,有教育局的同志接机,我们一行三人,被安排到黄如论中学对面的天福宾馆住宿。下午,教育局副局长、黄如论中学校长及几位学校领导和我们进行了简单的见面交流。从食宿的安排,到工作的对接,都细致入微,让人感到贴心的温暖。特别是郑义秀主任、黄汀平老师、陈丽琴老师等,平易近人,不厌其烦地和我们沟通,尽管语言交流还有不少障碍,但坦诚之心感人至深。
来到这一座陌生的城市,便迫不及待地出去走走,感受一下这座海滨城市和我大西北的不同魅力。
连江县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闽江口北岸,东与台湾、马祖列岛一衣带水,西傍省会福州。傍山拥海,温暖湿润,雨量充沛,乃天然福地。
县城的马路并不宽敞,四车道的马路,通常有一车道划为停车带。奇怪的是,这座城市的道路并不见拥堵。和陇西相比,连江的总面积差不多两个陇西大,而陆地面积却只有陇西的一半,人口也要比陇西多出八万左右。陇西的城区遍地车流,浩浩荡荡,停车难已经成为当地政府和居民非常头疼的问题。连江,很少看到堵车现象。
在连江的城区行走,感到红绿灯特别少。许多不小的十字路口,也看不到红绿灯。因而车辆和行人的秩序,显然没有陇西规范。行人不走斑马线随意穿越马路也随处可见,摩托车电动车随时都会从身边呼啸而过,弄得人心里阵阵发凉。
还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街上有许多摩的和黄包车。摩的司机三五成群,在街头等待生意。黄包车就是用脚蹬的那种三轮车。这可是近几年在许多城市都没有见过的景观,感觉情趣顿生,有机会一定要体验一下。在陇西,大街上的出租车可谓摩肩接踵,公交车也是你追我赶抢客载人互不相让,喧嚣、浮躁,心神不宁。这里,感觉一切都静下来了。
从西北跑到东南,最考验我的就是饮食。
闽菜,以甜食海鲜为主,而我,天生就是个面肚子。天天都吃面,没事。一天三顿面,没事。一天不吃面,不舒服。
在大街上闲逛,我都会非常留意面馆的招牌。第一天就发现了两个,一个是“兰州拉面”,另一个是“重庆小面”,这都是非常喜欢的品牌。第二天一早,先去兰州拉面馆,老板告诉我,太早了,没面。再去重庆小面馆,关门。转了一圈,满街尽是海鲜、锅边。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包子店,生煎的,干掉四枚,回。
没吃到面不死心,第二天早上又找到那家兰州拉面馆,还是一样。和老板闲聊了几句,他说是甘肃临夏人,得知我是甘肃老乡,他让我稍等,一边闲扯一边做面,十几分钟后,在连江,吃到了第一碗极不正宗的兰州牛肉面。
下午街上转了一圈,又看到一家招牌为“正宗兰州牛肉面”的馆子,窃喜。今天一早乘兴而去,败兴面归。又是关门!由此,我估摸,面食,也许根本就不是连江人的早餐。好在路遇一个卖油条的小伙,说是本地油条,买了几个,味道不错。我问他这里好像不容易买到油条,他善意地提醒我,到市场那边去找。
其实,这几天在学校食堂吃饭,我的肠胃已经逐步适应这边的饮食。我的大肉面牛肉面臊子面浆水面们,等我回去找你们算账!
四车道的马路一车道停车
街头随处可见的黄包车
摩托车电动车成群结队
陈欲胜,陇西柯寨人,喜诗文,有作品入选多个选本。爱好书法篆刻,师从当代著名书法家篆刻家王宝国先生。供职于陇西某中学。
编辑:程遥 微信号:gslxcys
投稿邮箱:11cys@163.com
本平台发布的所有内容,均系作者原创,且经作者授权,其它任何媒体转载,必须注明出处,否则依法追责。特此声明。
启 事
本微信平台长期征集文学、书法、绘画、摄影原创作品,欢迎惠赐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