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记忆】割草
割草
文/程大康
小时候我们村几乎家家都养牛猪等。割草喂牛是我常干的活。每天放学、周末或者是假期,我就会带着镰刀,挎着粪箕到路边、河滩、田间地头等地方去割草。
记得刚学割草的时候,我从家里一堆镰刀中随便拿了一把就跟伙伴们一起去割草了。一个伙伴说:“你怎么拿这样的镰刀,看样子就不好用。”结果她割一粪箕的草,而我力气没少出,却远远落后于她。我这才知道,割草,必须要挑选一把好镰刀,刀轫要磨得锋利,刀把弯曲有度,才好用。不过刀太锋利也有“缺陷”,一不小心就割到手,鲜血直流……。在芦苇地里割草,被断了的芦苇根扎穿鞋底也是常事,有时手面上还会被茅草或者其它的草划出一道道血口子,我们小时候可没有现在的孩子这么娇贵,只是随便就地抓一点土按在上面止血,然后忍着疼痛又继续割草。
割草要有耐心,有的人蹲在一个地方,很少见他挪动,看起来也没怎么费劲,但动作娴熟,很快割出来一大堆草。而有的人没一点忍耐性,一会儿在这里割一把,一会儿到那里割一点,忙活半天只割了半粪箕草。割草看起来很平常,其实也有一些技巧。要是遇到拔根草或者茅草就得蹲下,左手反握着一把草,右手将镰刀贴近地面,往前推到草的位置,然后用力往回拉镰刀,草就瞬间倒下,伴随着扬起的镰刀而来的是-阵阵“沙沙”的割草声,假如几个人同时割草,就会听到很有节奏的“沙沙,沙沙……”,就像镰刀在欢快地唱歌。如果遇到深草的时候,就不能这样割草。需要弓起身,先割一把草握在手里,再用这把草顶住所要割的草,大约成九十度,再用力割草,镰刀飞过,如同割麦子一样,在浓密的草丛中撕扯出一道道空隙。一边割草,一边弓着腰往前挪步。
等到割好草,就把地下的草摞成堆,再一点一点放进粪箕里,要按紧点,太松了,有可能背到半路就会散落下来,还得重新弄一次。当我背着一大粪箕的草走在村子里时,听到大人说“:这孩子真能干,又割了一粪箕草”心里甜滋滋的,特有成就感,再累也不觉得累了。有一次我刚割好草,突然下雨了,上坡的时候,由于路滑,结果连人带粪箕一起滚出好远,费了好大的劲才背到家,一副狼狈的样子。大人们都很忙,无暇顾及我的感受,还得照样去喂牛,心里甭提有多委屈了。有时在外面贪玩,割的少,又怕大人骂,就会偷偷溜到庄稼地里弄点玉米叶子,黄麻叶子或者到芦苇坡里割些芦苇头放在里面充数。也总算糊弄过去。
割草的时候,为图热闹也为了安全,我们常常到这家、那家招呼结伴而行,一路上说说笑笑不知不觉就到了芦苇坡里。我们感觉时间还早,就把镰刀、粪箕一放,跑去芦苇里找荷瓢吃,或者到有水的地方逮螃蟹,捉鱼。经常遇到蛇,特别是闷热的天气,蛇常常隐藏在青草丛中或者水草底下。有时不注意碰到,它疾窜而出,让人猝不及防,看着弯曲的花纹蠕动,吓得我遍身立刻冰冷,不由得大叫一声。伙伴们听到声音马上聚集,蛇已经跑的无影无踪了。有时不小心会把蛇一刀两断,头截蹦跳着,尾截痛苦的蠕动。血从肚中涌出,这情形让人心惊肉跳,就怕它以后找我报仇。因此后来,要是割草或者在水里割水草时,都要用刀在里面打一阵,为的是打草惊蛇,把蛇惊走,以免出现惊恐的场面。
割草有时还会经常遇到马蜂窝,屎一类的东西。以前村子里多数家庭都养狗,狗喜欢在草丛茂盛的地方或者是芦苇丛里拉屎,田地里干活的人们要是方便也经常到那里,因为野外没有厕所。有问题的地方,往往草长得好。我没有经验,看到草好就去割,看到屎上的绿苍蝇“嗡嗡”得一下散飞,让人感到恶心;要是雨过天晴去割草遇到这样的,看到雨打过的屎,散开状,更令人作呕。以后我就不再到那里割草了,别的地方偶尔也难以幸免,只是少点而已。
割完草回家的路上要是累了,大家就放下粪箕,坐在地上玩石子,玩扑克。不过有一点,大家虽然嘴上不说,却会暗地里进行比较:谁割的草多,谁割的草少,割草少的人就不敢休息,去路边再割一点……
现在农村几乎没有喂牛的了,每次路过地头、路旁……那些茂盛的青草时,我就会脱口而出“多好的草呀!”不由得蹲下来用手抚摸着,好象又回到了当年那段割草的日子里。
程大康,用心做人,用爱做事,用情写文。希望喜好文学的朋友可以与程大康女士多多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