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份石家庄人体检结果公布!这些问题很多人都有!

市人民医院对今年以来的体检人员年龄分布进行了统计,发现31岁到50岁年龄段的体检人数超过体检总人数的一半。下图为体检年龄分布图。

  健康体检是指通过医学手段和方法对受检者进行身体检查,了解受检者健康状况,早期发现疾病线索和健康隐患的诊疗行为,其目的是寻找、发现、评估可以改变的潜在疾病风险因素或疾病线索,为开展健康管理服务提供科学依据及可靠数据。

  为提高公众健康意识,养成定期健康体检、正确认识和分析体检结果的良好习惯,近日,本报专门邀请市人民医院、市第二医院、市第五医院等省会医疗机构的权威专家,聚焦省会主要体检机构之一——市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今年以来接待的近10万名体检者的体检报告,分析问题、探究原因,给出切实可行的健康指导意见。

  截至2020年10月底,市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共体检99397人次,其中男性体检者占59.9%,女性体检者占40.1%;在年龄分布上,21岁到60岁年龄之间的占了86.9%,60岁以上的人群占了13.1%。

  检出异常结果疾病中,排位由高到低依次为血脂异常、体重指数异常(超重、肥胖)、脂肪肝、血尿酸升高、血糖升高、肝功能异常,而这些指标异常的发生与人们的健康意识生活方式有着密切关系。

越来越多甲状腺小结节 被检查出来

针对越来越多的体检者被检查出甲状腺结节现状,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内分泌专家任巧华说,甲状腺结节通常没有临床症状,那些通过超声等影像学检查发现的甲状腺组织内增生的小团块,就是甲状腺结节。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甲状腺小结节被检查出来。高分辨率超声的检出率可高达20%-76%。

  任巧华说,甲状腺结节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家族,恶性甲状腺结节就是我们常说的“甲状腺癌”。甲状腺结节良性居多,包括甲状腺炎性结节、甲状腺腺瘤、甲状腺囊肿、结节性甲状腺肿;恶性仅占全部结节的7%-15%,如果发现了良性结节,也大可不必担心它会恶化或癌变:甲状腺的良性结节与恶性结节在遗传进化上完全不同,不会互相转化。

  1995年起,我国开始实施全民食盐加碘,25年间甲状腺结节患病率不断攀升,1999年为2.73%,2010年为17.5%;2017年患病率已达20.43%。甲状腺结节是否和吃碘盐有关?“碘与甲状腺疾病”研究显示:碘缺乏是甲状腺结节的危险因素;碘超足量和碘过量是甲状腺结节的保护性因素。碘缺乏或过多都会导致甲状腺疾病患病率增高,但对于甲状腺结节,碘增加则结节患病率下降,缺碘更容易长结节。碘缺乏(世界卫生组织标准,指平均尿碘浓度<100μg/L)人群中结节患病率25.6%,碘过量人群则只有16.2%;吃碘盐人群中结节患病率为20%,不吃碘盐的人会升高到近28%。无论长没长结节,碘针对越来越多的体检者被检查出甲状腺结节现状,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内分泌专家任巧华说,甲状腺结节通常没有临床症状,那些通过超声等影像学检查发现的甲状腺组织内增生的小团块,就是甲状腺结节。

  2005年起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呈增加趋势,高水碘地区尤其明显。然而有研究显示尿碘中位数>300ug/L是甲状腺癌的保护因素。进食海鱼(每周3次)也是甲状腺癌的保护性因素。目前缺乏碘与甲状腺癌相关的研究数据,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如何预防甲状腺结节呢?任巧华建议:有甲状腺结节家族史的人容易长结节,如果许多家人有甲状腺结节或甲状腺肿瘤,也需要注意检查甲状腺及早发现不良结节;电离辐射也容易导致甲状腺结节,甚至甲状腺癌,远离辐射,保护甲状腺;肥胖、糖尿病、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等是甲状腺结节危险因素;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也与结节形成有关;碘营养状态: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按照WHO推荐,每天需补碘150μg,碘的营养状态可以用尿碘来评估,目前我国推荐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疾病碘的营养状态是尿碘浓度100-299μg。

30-40岁人群成糖尿病主力军

  石家庄市第二医院糖尿病健康管理专家邢玉微说,糖尿病已经成为困扰人类的一大疾病,中国的Ⅱ型糖尿病比例远高于西方国家,而且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在平时工作中,我们经常看到30多岁甚至十几岁的糖友。30-40岁人群已渐成“主力军”,而6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也显著增加。石家庄市第二医院糖尿病健康管理专家邢玉微提醒,具有高危因素的人群一定要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如果错过早期“治疗时间窗”,将会推动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严重影响个人生活质量和寿命,极大增加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邢玉微说,提起糖尿病,大家的第一印象都是“三多一少”——多饮、多尿、多食、消瘦,这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但是现在很少能够遇到像教科书上描述的这样发病的糖尿病患者了,很多糖友在第一次监测血糖高的时候常常没有上述症状,尤其是在中青年的糖友中更为多见,这也极大地延误了糖尿病高危人群对自身疾病状态的判断,很多糖友虽然体检发现血糖高,但是会自我安慰没有“三多一少”的症状就不是糖尿病,血糖稍微高点儿也没事。但是这样导致的严重后果就是糖尿病不容易被发现。有不少患者是体检时发现的或者是做术前检查、分娩等时才发现血糖高。还有一部分患者等到出现了眼睛看不清,双腿感觉异常等糖尿病并发症时才发现自己得了糖尿病,这时往往已经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糖尿病主要有以下征兆:“三多一少”,即多食、多饮、多尿、体重下降;反复出现瘙痒症状,用药、脱敏无法解决;出现性功能障碍;出现“餐前饥饿现象”,饭前低血糖,心慌、手抖、出虚汗、身上没劲儿;手脚麻木或迟钝,有时感觉像有小虫在爬,并感到发热,甚至像触电一样,或呈刺痛、灼痛、刀割痛等剧痛。

  高危人群一定要坚持三早原则: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不要被没有什么不舒服,或者是只是血糖高点儿等假象所蒙蔽。

  那么,哪些人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呢?如果评估后得分超过25分就属于糖尿病高风险人员,需要尽快进行相关检查评估情况。

  如何预防糖尿病,邢玉微建议:首先,防止和纠正肥胖。有些人看起来不胖,但是医生可能会建议需要减肥,那么怎么来判断是否肥胖呢?一般我们会用体重指数(BMI)来判断是否存在超重或肥胖。运用这个公式大家可以判断一下自己是什么情况。但是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有一种隐形的胖子,BMI可能在正常范围内,但是腰围特别大,脂肪都堆积在腰部,像一层层的游泳圈,这种属于腹型肥胖,罹患糖尿病的风险更大。其次,饮食要保证合理,生活有规律。

  另外要避免高脂肪饮食,不要暴饮暴食,吃饭要细嚼慢咽,多吃蔬菜,尽可能不在短时间内吃含葡萄糖、蔗糖量大的食品。合理的进食顺序也会在一定程度减少糖尿病的风险,比如先吃蔬菜,然后再吃肉类,最后再吃主食;避免或少用对糖代谢不利的药物,某些药物可能会饮食血糖代谢异常,进而增加糖尿病患病风险,所以在使用药物前要找专业医生评估;积极发现和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和冠心病;戒除吸烟等不良习惯。中老年人定期进行健康查体,除常规空腹血糖外,应重视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

一半肥胖者有脂肪肝倾向

  导致脂肪肝的原因是什么?石家庄市第五医院脂肪肝首席专家陈翠英说,脂肪肝与生活方式有密切联系,其中大多数是因为营养过盛,高血脂或是饮酒过多,详细说来,引发脂肪肝两首要素肥胖:约有一半以上的肥胖者有发生脂肪肝的倾向。主要原因是肥胖者血液中含有大量游离脂肪酸,源源不断地运往肝脏,大大超过了肝脏的运输代谢能力,从而引起肝脏脂肪的堆积,造成肥胖性脂肪肝。

  另外还有酒精:应酬过多,大量饮酒会损害肝细胞,使脂肪酸代谢发生障碍,氧化减弱,引起脂肪的大量堆积,最终导致脂肪肝的形成。糖尿病:约有半数II型糖尿病病人伴有脂肪肝。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葡萄糖和脂肪酸不能被很好地利用,脂蛋白合成也出现障碍,大多数葡萄糖和脂肪酸在肝脏内转变成脂肪,最终使脂肪在肝内存积下来,引发脂肪肝。高脂血症:高血脂是指血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当血液中脂类过多超过了肝脏所能处理的限度,便会造成脂肪在肝内的堆积,引起脂肪肝。药物:某些药物或化学毒物通过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而致脂肪肝,如四环素、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及砷、铅、银、汞等。降脂药也可通过干扰脂蛋白的代谢而形成脂肪肝。

  陈翠英说,轻度脂肪肝患者化验肝功能、血脂、血糖正常者,一般不需要治疗。应从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入手,同时注重包括运动、饮食搭配,控制体重等综合健康管理,动态观察脂肪肝的转归,监测肝功能、血脂、血糖、人体成分分析、B超、CT、FibroScanCAP等检查。

  中度、重度脂肪肝在此基础上应药物干预,尤其是肝功能异常严重者,需住院治疗,根据脂肪肝的病因、病机,给予正确的饮食、锻炼指导同时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配合中药内服、中药熏蒸、中药足浴、中药贴敷等治疗以取得满意疗效。

  怎样积极预防脂肪肝?陈翠英说,合理饮食、戒酒、体育锻炼。脂肪肝是可防、可控、可治的疾病,尤其是轻度脂肪肝,只要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就可以使细胞内沉积的脂肪逐渐减少,肝功能恢复正常,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才能完成。临床认为,脂肪肝患者要慎用药物,但有些情况下,运动是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的,要在医生指导下对症治疗。

无症状肝囊肿早期得以发现

  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外科专家高鹏志认为,肝囊肿,通俗点说就是肝脏中的“水泡”,是一种较常见的肝脏良性疾病。可分为先天性、寄生虫性和非寄生虫性。先天性肝囊肿十分常见,可单发也可多发,小至几毫米大到几十厘米,以中年女性居多。随着囊肿的增大,可能会压迫胃肠道而引起相应的不适,如上腹不适饱胀,如果囊肿继发感染,也可能出现腹痛和发热等症状。先天性肝囊肿囊壁由上皮细胞组成,囊液多呈无色或透明,有出血者可呈棕色,多发囊肿常较小而遍布肝各部。

  他说,肝囊肿发病隐匿,随着近些年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和体检时腹部B超的普及,一些无症状的肝囊肿在早期得以发现。很多年轻人营养过剩、肥胖,早上不吃东西,晚上暴饮暴食,喜欢睡懒觉,这些都是肝囊肿的危险因素,而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性肝炎,也可能是肝囊肿发生的诱因。在人们的心目中,囊肿是在肝脏上面长出来的一个肿瘤,尽管没有多大的症状,也很不放心,会不会变肝癌呢?肝囊肿常见的并发症是破裂出血、细菌感染、瘘及穿透,而罕见癌变。

  高鹏志认为,先天性肝囊肿绝大部分都不需要处理,只需要定期观察,一部分生长较快、囊肿较大、伴发感染、出现症状者需要手术处理。为了达到治愈疾病,创伤小而且美观的效果,目前常常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腹腔镜手术又称为“钥匙孔”手术,在身体隐秘部位打3-4个0.5-1厘米小孔。切除囊肿外壁,引流囊液,治愈疾病。腹腔镜手术的开展,减轻了病人开刀的痛楚,同时使病人的恢复期缩短,并且相对降低了患者的支出费用,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个手术项目。

肾囊肿是常见良性病变之一

  石家庄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专家李珅说,许多人在体检时会发现自己患有肾囊肿,那肾囊肿到底是个什么病呢?严不严重呢?其实肾囊肿是肾脏最常见的良性病变之一,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一般来说,囊肿内部被淡黄色透明囊液充盈,不会引起不适,常常在体检时被发现,通常来说,囊肿发展过程十分缓慢,常常需要数年时间才能长大。

  目前来说,肾囊肿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是肾小管畸形扩张引起的,它不具遗传性而是后天获得,但是有一种特殊的囊肿,我们称之为多囊肾,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需要严密复查。一般来说,肾囊肿是没有临床症状的,往往是体检时或其他检查时被发现,但是当囊肿比较大时会挤压周围组织,压迫输尿管,引起肾积水,造成腰部憋胀感。囊肿合并感染、出血时会引起发热、腰酸等一系列不适症状,需要进行治疗。

  李珅说,彩超是诊断肾囊肿最简便的方法,可以看到囊肿的大小、位置、数目,虽然大部分肾囊肿是良性病变,但是极少数情况下是有恶性的可能,一旦彩超上存在疑虑,CT是目前诊断肾囊肿最准确的手段,还可以看到复杂囊肿中的钙化、分隔、囊液密度等,为临床诊治带来更丰富的信息。

  什么情况下肾囊肿需要治疗呢?李珅认为,首先,药物不能使肾囊肿变小,较小的囊肿可以定期观察,不需要任何处理,比如说囊肿直径<4cm,不合并钙化、分隔、感染、出血等情况,上述情况可以每半年复查一次肾脏超声,动态观察变化。一般认为需要外科处理的肾囊肿的情况有 :囊肿直径>4cm;有疼痛症状或心理压力者;大于4cm或有压迫梗阻影像学改变者;有继发出血或怀疑癌变者,需要进行外科干预。目前最好的处理肾囊肿的外科措施就是微创手术治疗,只需要3个1cm大小的切口就能切除囊肿,

  总之,肾囊肿是一种良性病变,但需要根据囊肿的大小、位置、对肾脏的影响来判断是否需要处理。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的快速发展,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已成为一项成熟的技术,由于其损伤小、复发低、恢复快,可以为广大患者带来较好的治疗效果。

专家一一解析各项异常指标

  就上述体检出现集中的异常指标,市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专家逐一进行解释:

  血脂异常与饮食及代谢因素有关。血脂偏高,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防止动脉硬化作用,其降低与遗传及缺乏运动有关。血脂长期偏高,可导致血管粥样硬化,局部形成脂质斑块,造成血管管腔狭窄,甚至阻塞。冠心病、脑梗塞多因此而发生。

  超重和肥胖不仅是一种疾病,还是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多种慢性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对中老年人群的危害更严重。控制饮食,适量运动,积极控制体重是预防慢病的关键。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认为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

  高尿酸血症除了可能会引发痛风,还与心血管疾病、Ⅱ型糖尿病、慢性肾病、高血压病、高血脂症等密切相关,应注意合理膳食,严格遵守低嘌呤饮食原则,适量多饮水,建议每日饮水量在2000ml以上。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快捷舒适,随之而来的是人们为生活所消耗的体力活动越来越少,摄入能量越来越多,造成了血糖升高。长期血糖升高可造成心、脑、肾、眼底等血管神经不可逆的损害。所以,积极控制血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尤为重要。

  该中心的统计数据还显示: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从2018年21.6%,2019年29.5%到2020年的33.4%。这与人们对甲状腺结节的认识逐年提高,甲状腺彩超检查无创、无痛、已作为常规检查项目,从而提高甲状腺结节的检出有关系。研究显示,甲状腺结节的发生与年龄、性别、职业、环境、碘摄入量等等多种因素有关,甲状腺结节分为良性和恶性,大家收到体检报告后,可以按照专业医师的建议进一步检查、定期复查、专科就诊治疗、手术等。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低剂量螺旋CT筛查肺部肿瘤的认识不断提高,尤其今年疫情原因,肺CT体检量较去年明显增多,故肺结节的检出率增高。2020年肺结节检出率为14.8%。检出肺结节不要恐慌,应根据专业医师的建议,随诊、定期复查、进一步干预治疗等。

  肝囊肿、肾囊肿的发生随年龄增长检出率增加,属良性改变,一般肝囊肿直径小于5cm或肾囊肿直径小于4cm且无症状,不需特殊处理,每年定期复查彩超即可。若肝囊肿直径大于5cm或肾囊肿直径大于4cm或出现肝肾功能损伤等压迫症状,建议及时就诊。

倡导健康生活减少疾病发生

  研究显示:人类健康与寿命60%取决于生活方式,15%取决于遗传因素,10%取决于社会因素,8%取决于医疗因素,7%取决于气候环境因素。所以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是健康长寿的关键。

  如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生活方式性疾病呢?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健康生活方式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1.合理膳食,简单来说就是要食物多样、以谷物为主,多吃蔬果、奶类、大豆,适量吃鱼、禽、蛋、瘦肉,低脂低糖低热量饮食。

  2.适量运动,参加规律的体力活动(≧3次/周,≧150分钟/周)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有研究证明,以运动为主的生活方式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80%心脏病和91%的糖尿病风险,即便是单纯的规律体力活动也能有效地降低50%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3.戒烟限酒,吸烟是国际公认的致肺癌最重要因素之一。吸烟者因患肺癌死亡约为不吸烟的10倍。我国男性肺癌的发生,70%-80%由吸烟引起,女性有30%与吸烟和被动吸烟有关。过量饮酒与多种疾病相关,会增加肝损伤、痛风、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发生的风险。因此应避免过量饮酒。如若饮酒,成年男性一天饮用的酒精量不超过25g,成年女性一天不超过15g。

  4.心理平衡,心理与身体互为一体,相辅相成。只有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促进躯体健康。

除做到以上四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外,注意定期体检,发现危害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发生,防止并发症,才能有效维护健康,提高生活生存质量,延长预期寿命。研究表明,在疾病的预防上投入1元钱,可以节省8元的医疗支出。因此,定期体检才是真正的花小钱省大钱办大事的途径。

  专家表示,健康是一个人最珍贵的财富,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在专业健康管理师的指导下,管理好自己的健康,是个人事业和家庭幸福的必要保障。

本文来源:石家庄日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