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一人物——唐太宗李世民(书画研究资料必备欢迎关注、分享)

注明:凡遇书画类专题无具体出土地可参考之器物,会以其作者本人的作品集构成此专题内容,更全面了解作者的书画风格

中文名:李世民

国籍:中国(唐朝)

民族:汉族

出生地:陇西成纪

出生日期:开皇十八年(一说十七年)十二月

逝世日期: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

身份:唐代皇帝

主要成就:军事才能卓越,助父统一中国

灭东突厥、薛延陀、高昌、吐谷浑

扩充教育机构,笼络国家人才

精简政府机构,裁汰冗官冗员

改革三省六部,朝廷政治清明

代表作品:《温泉铭》、《屏风贴》、《晋祠铭》、《帝范》,《贞观政要》

逝世地:含风殿

陵寝:昭陵

年号:贞观

庙号:太宗

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唐太宗(599-649)陇西成纪人。姓李名世民,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隋末从父起兵,屡立功勋,封秦王,任尚书令。公元626年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皇太子,旋即帝位。谥文,庙号太宗。

自公元626年至649年在位,李世民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其中前期史称为“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书法方面理论和实践都有极高的造诣。有墨宝传世。独尊王羲之书法为正宗,征求天下王羲之真迹,并撰《王羲之传伦》、心为王羲之书法尽善尽美。此论对当世和后代的书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在书法实践方面亦是力追王羲之,深得王羲之行书之神髓,后世学王书者,没有能超过他的。张来《宛丘集·跋唐太宗真迹》云:“《官法帖》帝五部中,有太宗书真行千余字。观其有笔精工,法度粹美,杂之二王帖中,不能辨也。而其雄迈秀杰之气,则冠诸书者。”

唐太宗在书法还有理论和实践上都极具影响的贡献,那就是以行书入碑。钱泳《书学》谓:“古来碑者,在汉、魏必以隶书,在晋、宋、六朝必以真书,以行书而书碑者,始于唐太宗之《晋祠铭》,李北海继之”。唐太宗行书碑刻除《晋祠铭》外,还有《温泉铭》周原石久佚,所以前人论之极少。1900年道士王圆籙于敦煌鸣沙山千佛洞发现《温泉铭》唐拓孤本。俞复跋宕流美,甚得王羲之书法意趣。《温泉铭》再现人世,不仅为研究宗的书法,提供了极好的资料,我们今天如何学习王羲之的书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中国历代皇帝中,字写的好的不乏其人,但称的上真正书法家的却为数不多,如唐太宗李世民、赵佶、赵构等几位而已。

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帝王,他不仅将封建社会推向鼎盛时期,而且身体力行地倡导书法,促使唐代书法成为我国书法史上辉煌的一页。

唐张怀瓘《书断列传》卷三曾记载:唐太宗贞观十四年,自真草书屏风以示群臣,笔力遒劲为一时之绝。尝谓朝臣曰:“书学小道,初非急务,时或留心,犹胜弃日。凡诸艺业未有学而不得者也,病在心力懈怠,不能专精耳。”又云:“吾临古人之书,殊不能学其形势,惟在其骨力。及得骨力,而形势自生耳。”尝召三品已上,赐宴于玄武门。帝操笔作飞白书,众臣乘酒就太宗手中相竞。散骑常侍刘洎登御床引手然后得之,其不得者,咸称洎登床罪当死,请付法。帝笑曰:“昔闻婕妤辞辇,今见常侍登床。”

君臣同乐,以至忘形,这在中国古代的帝王中是不多见的。以此一斑,可以想见唐太宗李世民对书法的狂热程度。

总评

唐太宗李世民的文治武功,自古就为人所津律乐道,颂扬备至。学界对他的雄才伟略和他对中国历史所作出的重大贡献都给予积极的肯定。李世民是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反隋建唐的斗争中起着领导作用,唐太宗玄武门之变的胜利,在客观上对唐初社会历史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唐太宗不歧视少数民族,除对突厥的侵扰用兵外,主要是采用怀柔的政治手段处理民族问题,方法妥当,政策开明,有利于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

历代评价

《旧唐书》:“臣观文皇帝发迹多奇,聪明神武。拔人物则不私于党,负志业则咸尽其才。所以屈突、尉迟,由仇敌而愿倾心膂;马周、刘洎,自疏远而卒委钧衡。终平泰阶,谅由斯道。尝试论之:础润云兴,虫鸣螽跃。虽尧、舜之圣,不能用檮杌、穷奇而治平;伊、吕之贤,不能为夏桀、殷辛而昌盛。君臣之际,遭遇斯难,以至抉目剖心,虫流筋擢,良由遭值之异也。以房、魏之智,不逾于丘、轲,遂能尊主庇民者,遭时也。况周发、周成之世袭,我有遗妍;较汉文、汉武之恢弘,彼多惭德。迹其听断不惑,从善如流,千载可称,一人而已!”

《新唐书》:“甚矣,至治之君不世出也!禹有天下,传十有六王,而少康有中兴之业。汤有天下,传二十八王,而其甚盛者,号称三宗。武王有天下,传三十六王,而成、康之治与宣之功,其余无所称焉。虽《诗》《书》所载,时有阙略,然三代千有七百余年,传七十余君,其卓然著见于后世者,此六七君而已。呜呼,可谓难得也!”

吴兢:“太宗时政化,良足可观,振古而来,未之有也。”

刘文静:“此非常人,豁达类汉高,神武同魏祖,年虽少,命世才也。”

戒日王:“有秦王天子,少而灵鉴,长而神武。昔先代丧乱率土分崩,兵戈竞起,群生荼毒,而秦王天子早怀远略,兴大慈悲,拯济含识,平定海内,风教遐被,德泽远洽,殊方异域,慕化称臣,氓庶荷其亭育,咸歌《秦王破阵乐》。闻其雅颂,于兹久矣。”

杜甫:“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

白居易:“圣人有作垂无极!”

欧阳修:“盛哉,太宗之烈也!其除隋之乱,比迹汤、武;致治之美,庶几成、康。”

柴荣:“昔唐太宗定天下,未尝不自行,朕何敢偷安!”

范祖禹:“治道在人主所力行耳,孰不可为太宗乎?及其成功,复归于下,此前世帝王之所不及也。

司马光:“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国之盛未之有也。”

苏轼:“予观汉高祖及光武,及唐太宗,及我太祖皇帝,能一天下者四君,皆以不嗜杀人者致之,其余杀人愈多,而天下愈乱。”“太宗之从谏近乎圣。”

苏辙:“唐太宗之贤,自西汉以来,一人而已。任贤使能,将相莫非其人,恭俭节用,天下几至刑措。自三代以下,未见其比也。”

曾巩:“法度之行,礼乐之盛,田畴之制,详序之教,拟之先王未备也;躬亲行阵之间,战必胜,攻必取,天下莫不以为武,而非先王之所尚也;四夷万古所不及以政者,莫不服从,天下莫不以为盛,而非先王之所务也。”

何去非:“昔者唐之太宗,以神武之略起定祸乱,以王天下,威加四海矣。然所谓固天下之势,以遗诸子孙者,盖未立也。于是乎藉兵于府,置将于卫,据关而临制之。处兵于府,则将无内专之权;处将于卫,则兵无外擅之患。然犹以为未也,乃大诛四夷之侵侮者:破突厥,夷吐浑,平高昌,灭焉耆,皆俘其王,亲驾辽左而残其国。凡此者,非以黩武也,皆所以立权而固天下之势者也。”

程祁:“太宗举兵五年,定海内,率天下于仁寿富庶之域者,亦以天下之才为天下之务而已。任于仇雠,起于疏远,委之以政,责之以功,谏无不从,谋无不获。且太宗之才,固非天下之所及,然而不以此骄天下之士,惴惴然常若有所不逮,此所以能为千百年之基也。”

吕祖谦:“当时之治,不唯贞观而已,虽并隆于尧、舜可也。”

真德秀:“后世人主好学者莫如唐太宗,贞观之规模不可以不复。”

范成:“汝不及生在贞观中,粟米数钱无兵戍!”

胡寅:“两汉盛时,太宗所可及也。禹、汤、文、武之业,岂不在所希慕乎!”

陆九渊:“太宗富有天下,贵为天子,功业皆其所自致,而能俯首抑意,听拂逆之辞于畴昔所恶之臣。呜呼!此其所以致贞观之治,庶几于三代之王者乎?”

郭思贞:“二帝三王之治,后世莫能及者,顺人之道,尽乎仁义也。唐太宗以英武之资,克敌人如拉朽,所向无前……二帝三王之治,特由此而推之耳。”

吴澄:“三代以后享国之久唯汉与唐,唐之可称者三君而已。太宗文皇帝身兼创业守成之事,纳谏求治励精不倦,其效至于米三钱,外户不闭,故贞观之盛有非开元元和之所可及,而太宗卓然为唐三宗之冠。”

成吉思汗:“欲安邦定国者,必悉唐宗兵法。”

戈直:“至于后世之君,莫不列之讲读,形之论议,景仰而效法焉。夫二帝三王之事尚矣,两汉之贤君六七作,何贞观之政独赫然耳目之间哉?”“夫太宗之於正心修身之道,齐家明伦之方,诚有愧於二帝三王之事矣。然其屈己而纳谏,任贤而使能,恭俭而节用,宽厚而爱民,亦三代而下,绝无而仅有者也。后之人君,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岂不交有所益乎!”“禹以本固邦宁为难,汤以时沈克终为难,太宗身兼创业、守成之事,不以其已能者自满,而以其未能者为惧,其致贞观之治也哉!”

朱元璋:“惟唐太宗皇帝英姿盖世,武定四方,贞观之治,式昭文德。有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者也。”

朱棣:“若唐文皇帝,倡义靖难,定天下于一。躬擐甲胄,至履弘堂而登睿极。其思患也,不可谓不周,其虑后也,不可谓不远,作《帝范》十二篇以训其子,曰饬躬阐政之道在其中。”“昔唐太宗拨乱反正,贞观盛世,自古罕论,求其故,尽忠于国,虽仇必赏,心怀异谋,虽亲必诛。”

朱见深:“三代以后,治功莫盛于唐,而唐三百年间,莫若贞观之盛。”“太宗在唐为一代英明之君,其济世康民,伟有成烈,卓乎不可及已。所可惜者,正心修身,有愧於二帝三王之道,而治未纯也。”

张大龄:“三代以下英雄之主独称汉高祖、光武、唐太宗,然而高祖起义之年六八,光武兴复之岁三九,皆生长民间周历世故,未有出于纵垮裙展之中,发于孩提韶之始,而具凌驾四海之气,抱震撼八荒之才,如太宗者也。太宗自秦王以上比迹汤武,自登极以后庶几成康,腐儒辈犹以尺寸瑕瑜之何异虾度神龙乎?”

《明季历代论书汇编》:“君人之大德有三:一曰谦虚纳谏,二曰知人善任,三曰恭俭爱民,后世人君之德未有过焉者也……后世制度之美,莫能加也……至精至妙,后世人才之盛莫能及也……”

赵弼:“传三百载之唐柞哉,太宗在位朝有贤良之宰辅,内有长孙之贤后,致治之美庶乎?成康秦汉以来皆莫及也。实天之时,四夷入仕及朝贡者数百人皆痛哭剪发势面割耳流血洒地,非有得于华夷之心而能然乎.?史臣曰:‘秦汉以来功德兼隆一人而已’。”

康熙帝:“朕观古来帝王,如唐虞之都俞吁咈、唐太宗之听言纳谏,君臣上下,如家人父子,情谊浃洽,故能陈善闭邪,各尽所怀,登于至治。”

曾国藩:”自古英哲非常之君,往往得人鼎盛。若汉之武帝,唐之文皇,宋之仁宗,元之世祖,明之孝宗。其时皆异材勃起,俊彦云屯,焜耀简编。“

勒内·格鲁塞:“由于唐太宗的丰功伟绩,一个不可预知的中国,一个英雄史诗的中国,并改写了几千年来一直延续着的文明史。”

个人作品欣赏

诗词

《赐房玄龄》、《饮马长城窟行》、《帝京篇十首》、《正日临朝》、《幸武功庆善宫》、《过旧宅二首》、《还陕述怀》、《入潼关》、《辽城望月》、《春日玄武门宴群臣》、《出猎》、《冬狩》、《春日望海》、《临洛水》、《咏司马彪续汉志》、《首春》、《初晴落景》、《度秋》、《望终南山》、《初春登楼即目观作述怀》、《秋日即目》、《山阁晚秋》、《秋暮言志》、《喜雪》、《仪鸾殿早秋》、《赋得李》、《赋得夏首启节》、《咏雪》、《赋得浮桥》、《秋日斅庾信体》、《秋日翠微宫》、《置酒坐飞阁》、《初秋夜坐》、《月晦》、《赋得白日半西山》、《赋得含峰云》、《冬宵各为四韵》、《秋日二首》、《望雪》、《谒并州大兴国寺诗》、《远山澄碧雾》、《冬日临昆明池》、《守岁》、《除夜》、《咏兴国寺佛殿前幡》、《春池柳》、《芳兰》、《咏桃》、《赋帘》、《赋秋日悬清光赐房玄龄》、《琵琶》、《咏乌代陈师道》、《咏饮马》、《赋得残菊》、《于太原召侍臣赐宴守岁》、《咏弓》、《赋得早雁出云鸣》、《赋得临池柳》、《赋得临池竹》、《三层阁上置音声》、《咏小山》、《赐萧瑀》、《辽东山夜临秋》、《两仪殿赋柏梁体》、《饯中书侍郎来济》、《句》、《咏雨》、《登骊山高顶寓目》、《过慈恩寺》、《五言延庆殿集同赋花间鸟》、《赐李白药诗》、《送魏征灵座》、《采芙蓉》、《威凤赋》、《重幸武功》、《登三台言志》、《元日》、《赋尚书》、《咏风》、《咏雨》、《伤辽东战亡》、《望送魏徵葬》、《赋得花庭雾》、《宴中山》、《咏烛二首》、《赋得弱柳鸣秋蝉》、《得李》、《赐魏徵诗》

书法

李世民酷爱书法,其书法以隶书见长,并且酷爱书法名品《兰亭序》,亲自写《晋书·王羲之传赞》。

唐太宗李世民(599—649)留下了二件书法名作,均为刻石,一是《晋祠铭》,另一件就是《温泉铭》。《温泉铭》由唐太宗撰文并书,刻于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8年),原石已佚。


《晋祠铭》

唐碑,唐太宗御制御书《晋祠之铭并序》,简称《晋祠铭》,刻于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距今已有1350多年的历史,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一块行书碑,也是目前唯一传世的唐太宗李世民书法真迹碑刻。碑文为唐太宗感慨千秋伟业所作。素有中国第一通行书大碑之称。

这块碑碑额近106厘米,碑高195厘米,宽120厘米。上刻“贞观廿年正月廿六日”飞白九字。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八月刻,行书28行,每行44字至50字不等。杨宾《大瓢偶笔》称赞其字:今观此碑,绝以笔力为主,不知分间布白为何事,而雄厚浑成自无一笔失度。现存山西太原晋祠贞观宝翰亭内。

清人王佑也曾作诗称赞:平生书法王右军,鸾翔凤翥龙蛇绕,一时学士满瀛州,虞褚欧柳都拜倒。

此碑书法浑然天成,笔画结实爽利,无做作之态,实开八大山人之行楷书先河。

那么,唐太宗为什么要立这块碑,这块历经千年的碑上记述了些什么,它的价值在哪里?又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1959年5月,新中国的开国元帅陈毅副总理来到晋祠视察。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当时正值春季,这里鲜花盛开、古木参天、泉水淙淙、殿阁巍峨,陈毅元帅不禁感叹晋祠的美景。在一行人的陪同下,陈毅走进唐碑亭时,一下子就被眼前这块流经千年的石碑所吸引,他在唐碑前驻足细看,更是感慨万千,当即写下了《游晋祠》的著名诗篇:“周柏唐槐宋献殿,金元明清题咏遍。世民立碑颂统一,光义于此灭北汉。帝王兴废长已矣?人民世纪金不换”。

《唐碑》,也被称为《晋祠之铭并序碑》或《晋祠铭碑》,这究竟是一块什么样的碑刻,能够令陈毅元帅如此钟爱呢?

位于太原西南悬瓮山下晋水发源处的晋祠,原名为王祠,是人们为纪念晋国开国君王唐叔虞而建的祠堂。据《史记晋世家》记载,唐叔虞姓姬,字子于,名虞,是西周周武王之子,周成王之弟。叔虞被周成王封为唐诸侯后,他到了唐后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发展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创建了唐国的强盛,成为唐人拥戴的领主。叔虞死后,其子燮父继位,因唐地临晋水,改国号为晋。后人在晋水源头建唐叔虞祠又称晋祠。

公元645年底,唐太宗在第一次东征失败还师后,来到晋阳也就是今天的太原养病。唐太宗在游览晋祠时,触景生情、浮想联翩,他由西周先人建国创业的丰功伟绩,回想起了自己戎马一生,和父皇李渊一起生死血战,建立唐王朝的艰辛,再憧憬大唐的千秋伟业和永保江山,唐太宗更是感慨万千....。.于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唐太宗激情满怀,当即奋笔疾书,挥毫写下了《晋祠之铭并序》,并把它镌刻在石碑上,这就是现在仍然矗立在太原晋祠的这块唐碑。

唐太宗李世民亲自书写了一篇《晋祠之铭并序》,并将此镌刻在石碑上,立于山西太原的晋祠之中。后来的人们将此碑称作唐碑,晋祠也因此更加名扬天下。然而到了清朝乾隆年间,晋祠内突然又出现了一块新的唐碑,那原来的唐碑哪去了呢?

清朝乾隆年间,前来游览晋祠的人突然发现,晋祠内又出现了一块新的唐碑,原来的唐碑哪去了?是被偷了?还是被毁了?其实都不是,它是被人精心保护起来了。要说明这件事,首先要介绍清代书画家杨二酉这个人。

杨二酉是太原晋祠旁边的南堡村人,生于清康熙四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705年,雍正十二年考中进士,进入朝廷翰林院,后被授予编修之职,乾隆三年受命担任清朝巡台御史,作为钦差大臣,赴台湾巡视,兼理学政。他在台湾任职的两年中,发现人才,整饬吏治,受到宝岛人民的欢迎和爱戴。

乾隆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751年,杨二酉因得罪了朝廷的皇亲国戚,被乾隆皇帝下令“原品休致”,也就是职级不变,提前退休。他29岁入仕,47岁回乡,从此再没有离开过家乡。自打回乡,杨二酉就致力于对晋祠文化的研究。一日,他来到《唐碑》前,见由于年代久远,风雨漫漶,碑身上有些地方已有剥蚀,颇为心疼。为了更好地保护好《唐碑》,杨二酉决定复制一个唐碑,于是他会同太原知县周宽,重金买来最好的〈唐碑〉拓本,邀请当时的大书法家杨堉,摹勒上石,复制出了一块几乎可以乱真的赝品唐碑。

同时,杨二酉扩建了〈唐碑〉亭,再由知县周宽写一匾额挂在碑亭之上,匾上书有四个字:贞观宝翰。复制完成后,新旧两块几乎一样的《唐碑》被重新搬进晋祠,安放在碑亭里。

现在,晋祠内摆放着两块唐碑,一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真迹,一块就是清朝书画家杨二酉、杨堉复制的唐碑,这两块碑相互陪伴,共同经历春去秋来,让后人永远记住唐王朝统一强盛的那一段历史。

后来,《晋祠之铭并序》被后世书家认为是仅次于《兰亭序》的行书作品。唐太宗还曾把《唐碑》的拓印本作为礼物赠送给友人,由此可以看出唐太宗对这部作品的得意与喜爱

《晋祠之铭并序》原文:

夫兴邦建国,资懿亲以作畏;分圭锡社,实茂德之攸居。非亲无以隆基,非德无以启化。是知功侔分陕,奕叶之庆弥彰;道洽留棠,传芳之迹斯在。惟神诞灵周室,降德酆都;疏派天潢,分枝璇极。经仁纬义,履顺居贞。揭日月以为躬丽高明之质;括沧溟而为量体宏润之资。德乃民宗,望惟国范。故能协隆鼎祚,赞七百之洪基;光启维城,开一匡之霸业。既而今古革运,舟壑潜迁。虽地尽三分,而馀风未泯;世移千祀,而遗烈犹存。玄化旷而无名,神理幽而靡究。故歆祠利祷,若存若亡;汾世匡民,如显如晦。临汾川而降祉,构仁智以栖神。金阙九层,鄙蓬莱之已陋;玉楼干仞,耻昆阆之非奇。落月低于桂筵,流星起于珠树。若夫崇山亘峙,作镇参墟;襟带边亭,标临朔土。悬崖百丈,蔽日亏红;绝岭万寻,横天耸翠。霞无机而散锦,峰非水而开莲。石镜流辉,孤岩宵朗;松萝曳影,重溪昼昏。碧雾紫烟,郁古今之色;玄霜降雪,皎冬夏之光。其施惠也,刚和凤溽露是生,油云膏雨斯起。其至仁也,则霓裳鹤盖息焉,飞禽走兽依焉。其刚节也,则治乱不改其形,寒暑莫移其操。其大量也,则育万物而不倦,资四方而靡穷。故以众美攸归,明祗是宅。岂如罗浮之岛,拔岭南迁;舞阳之山,移基北转,以夫挺秀之质,而无居当之资。故知灵岳标奇,托神威而为固。加以飞泉涌砌,激石分湍。萦氛雾而终清,有英俊之贞操;住方圆以成像,体圣贤之屈伸。日注不穷,类芳猷之五绝;年倾不溢,同上德之诫盈。阴涧怀冰,春留冬镜;阳岩引溜,冬结春苔。非疏勒之可方,岂瀑布之能拟。至如浊泾清渭,岁岁同流;碧海黄河,时时一变。以夫括地之纪,横天之源,不能泽其常,莫能殊其操。信乃兹泉表异,带仙宇而为珍;仰神居之肃清,想徽音其如在。是以朱轮华毂,接轸于坛衢;玉币丰粢,连箱于庙阙。氤氲灵气,仰之而弥高;昭晰神光,望之而逾显。潜通玄化,不爽于锱珠;感应明征,有逾于影响。惟贤是辅,非黍稷之力馨;唯德是依,岂筐篚之为惠。昔有随昏季,纲纪崩沦,四海腾波,三光戢曜。先皇袭千龄之徽号,膺八百之先期,用竭诚心,以祈嘉福。爰初鞠旅,发迹神邦。举风电以长驱,笼天地而遐卷。一戎大定,六合为家。虽膺?受图,彰于天命;而克昌洪业,实赖神功。故知茫茫万顷,必俟云雨之泽;巍巍五岳,必延尘壤之资。虽九穗登年,由乎播种;千录耸日,本藉崇基。然则不雨不云,则有炎枯之害;非尘非壤,则有倾覆之忧。虽立本于自然,亦成功而假助,岂大宝之独运,不资灵福者乎!故无言不酬,无德不报。所以巡往迹,赛洪恩,临汾水而濯心,仰灵坛而肃志。若夫照车十二,连城三五,币帛云委,珍羞山积,此乃庸鄙是享,恐非明神所歆。正空竭丽水之金,勒芳猷于不朽;尽荆山之玉,镌美德于无穷。召彼雨师,弘兹惠泽;命斯风伯,扬此清尘。使地祗仰德于金门,山灵受化于玄阙。括九仙而警卫,拥百神以前驱。俾洪威振于六幽,令誉光于千载。岂若高唐之庙,空号朝云;陈仓之祠,虚传夜影!式刊芳烈,乃作铭云。赫赫宗周,明明哲辅。诞天降德,承文继武。 启庆留名,剪桐颁土。逸翮孤映,清飚自举。 藩屏维宁,邦家攸序。传晖竹帛,降灵汾晋。 惟德是辅,惟贤是顺。不罚而威,不言而信。 玄化潜流,洪恩遐振。沉沉清庙,肃肃灵坛。 松低羽盖,云挂仙冠。雾筵霄碧,霞帐晨丹。户花冬桂,庭芳夏兰。代移神久,地古林残。 泉涌湍萦,泻砌分庭。非搅可浊,非澄自清。地斜文直,涧曲流平。翻霞散锦,倒日澄明。 冰开一镜,风激千声。既瞻清洁,载想忠贞。濯兹尘秽,莹此心灵。猗欤胜地,伟哉灵异。日月有穷,英声不匮。天地可极,神威靡坠。万代千龄,芳猷永嗣。

《温泉铭》

《温泉铭》是唐太宗为骊山温泉撰写的一块行书碑文。此碑立于贞观二十二年《六四八),即唐太宗临死前一年。原石早佚,一九OO年发现于敦煌石窟,现藏于法国巴黎图书馆。《温泉铭》书风激越跌宕,字势多奇拗。俞复在帖后跋云:“伯施(虞世南),信本(欧阳询)、登善(褚遂良)诸人,各出其奇,各诣其极,但以视此本,则于书法上,固当北面称臣耳。”对其评价极高。

此碑书风不同于初唐四家的平稳和顺,而有王献之的欹侧奔放。有人认为太宗书法在大王和小王之间,但从作品看似更多地得之于王献之。然而,出于帝王的威严,他对王献之却极为不恭,曾云:“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览其笔踪,拘束若严家之饿隶。”他讥讽小王之动机,后被宋米芾窥破,米芾《书史》中说得很清楚:“太宗力学右军不能至,复学虞行书,欲上攀右军,故大骂子敬”。唐太宗扬大王抑小王,曾影响了初唐的书坛,直至孙过庭《书谱》亦据此论。这一过错,一方面因抑制使激厉、奔放一路的书风暂时隐匿,另一方面也使志气平和的大王书风逐渐抹上了宫庭色彩,而渐失光辉。

《屏风帖》

唐太宗李世民草书欣赏《屏风帖》拓本,宋嘉泰四年(1204)王允初刻于余杭,元延祐三年(1316)县令尹王昌移置县厅壁间。此册《旧拓唐太宗屏风帖》为周退密先生所藏,后有施蛰存先生长跋,草书书法碑帖图片54张。

明王世贞《弇州山人稿》谓:“文皇尝作真草书古帝王龟鉴语为二屏风示君臣,今所存者草书耳。轻俊流便,宛然有右军、永兴风度。”

因碑已缺了右上角,故称折角碑。1937年,日本鬼子侵占余杭,大肆焚掠,县衙全毁,碑不知去向,仅存碑拓。当地政府几十年来曾多次许重金寻访碑的下落,至今未有结果。而今余杭人摹碑拓刻成此碑,立于文渊亭。《戏鸿堂帖》翻刻一部分,其中祝宽夫跋语云:“右唐太宗屏风书,余从兄季平家所藏,盖从祖绍兴初为江西漕属,以重赂得于北人南渡者,凡十一幅,皆绢素也。其上杂绘禽兽水藻之文,犹隐可认。按《唐会要》贞观十四年四月二十二日上自为真草书屏风,以示群臣,笔力遒劲为一时之绝,诚可宝也。”其叙述《屏风帖》由来甚详。不过当时所存《屏风帖》,也只是草书了,明王世贞《弇州山人稿》谓:“文皇尝作真草书古帝王龟鉴语为二屏风示君臣,今所存者草书耳。轻俊流便,宛然有右军、永兴风度。”

唐太宗习字作书,有其独到的方法,其《论书》说:“今吾临古人之书,殊不学其形势,惟在求其骨力,而形势自生尔。吾之所以为皆先作意,是以果能成也。”《屏风帖》深得右军草书意趣及使转形势,所不足者正是骨力稍弱。盖草书走笔疾书,最难求者正是骨力,习草书最当体会。

释文:

西域通使敦煌献珠可复求市而得不则对曰对若陛下化洽中国德流沙漠则不求自至求而得之不足为贵也齐景公时 雨雪三日 公被狐裘坐于堂上谓晏婴曰 雨雪三日天不寒 何也 婴对曰古之贤君 饱知人饥 温知 人寒 晋武帝问侍中裴楷曰朕应天 顺民与海内更始天下风 声何得何失楷曰陛下受 命四海承风所以末以 比德于尧舜者为贾充 等诸人在耶方今宜引天下 贤人与之弘治道不宜示 以私 宋武孝帝时帝弟竟陵王 诞反事平后帝庙告舆 驾出宣阳门敕令从者文 武士庶并皆叫称万岁 时侍中蔡兴宗陪辇 不 叫帝顾谓兴宗曰卿何 独不叫兴宗正色答曰 陛下今日正应涕泣行诛岂 得军中皆称万岁 蜀刘备大破刘璋置酒大会 谓庞统曰日之 会可谓乐矣统对曰师 人之国而以为观欢非仁者之兵也 横心不逆持事多味言不 见尤动则贻悔无辨 荣辱莫知进退去矣 斯人虚惭雅对 或溺第十一 殷纣为长夜之饮失日不知甲 子使人问于箕子箕子谓其 徒曰为天下主而一国皆失  曰天下危矣 一国失之而我独知之我其危矣*辞以醉 汉高帝欲废太子而立赵王如意大臣固争 莫能得太傅叔孙通谏曰昔晋献公以丽姬故废太子  立奚齐晋国乱者数 十年为天下笑秦以不早 定扶苏胡亥诈立自 使灭祀此陛下所亲见 今太子仁孝天下皆闻 之陛下必欲废嫡立少 臣愿先伏其诛帝曰罢 矣吾特戏 耳 通曰太子天下本本亦摇天下 震动奈何得以天下戏 汉文帝时丞相申屠嘉 入朝见邓通居帝傍 有怠慢礼嘉进曰陛下 爱幸群臣则富贵之 至朝廷之礼不可以不肃 帝曰君勿言吾私之 汉武帝使太中大夫吾 丘寿王等举籍阿城以南 盩厔以东宜春以西提 封 顷亩及其价直欲以为 上林菀属之南山又诏中 尉左右内史表属县草 田欲以偿酃杜之民寿王 奏其事上悦称善 时东方朔在傍进曰臣闻 谦逊靖懿天表之应应 之以福骄溢靡丽天表  之应应之以异今陛下 累曾台恐其不高戈 猎之处恐其不广如 天为变则三辅之 地尽 可以为菀何必盩厔酃 杜之乎奢侈越制天为之 变上林虽小臣犹以大也 汉元帝王皇后无宠太子 颇失帝意帝欲立定 陶王数王称其才艺音 乐侍中史丹进曰凡所渭 才敏而好学温故知新 皇太子是也若乃器人于 丝竹鼓击之间是则 陈惠 李微高于进衡可 相国乎 汉元帝以京房言灾异 屡中每亲近之房营因 宴语问元帝曰幽厉 之居何以危所任何人 也帝曰君不明而任巧 佞房曰知其巧佞而 任之耶将以为贤耶 帝曰贤之房曰今何验知 其贤帝曰以时乱而君危 知房之齐桓公秦二世尝 闻此二君而非笑之矣然则 任竖刁及赵高政治曰乱 何不以幽厉卜之而不觉  寤乎帝曰唯有道者能以往知来耳 临乱之君各贤其臣令皆觉悟安得危亡觉寤安得兵亡房因免冠谢曰春秋记二百册以来  灾异并出人民饥疫盗 贼不禁视今为治耶 为乱耶所任者谁与帝 知房意在不显曰 幸其 愈于彼又以为不在此人 房曰夫前世之君亦皆然 矣臣恐后之视今然由今之视前也 齐桓公视管仲疾因问孰可 为代管仲曰知臣莫若君 公曰易牙何如对曰杀其 予以适君此非人情不可任  比临国 前代君臣语录屏风并第六 默然 魏文帝好射雉 侍中辛佐治尝从帝曰乐哉佐治曰于陛下甚乐于群下  甚苦帝默然 魏文帝问侍臣曰猎之为 乐何如八音侍中刘晔曰 猎之为乐何如射胜于 乐侍中鲍勋亢辞曰夫 乐上通神明下和人理 隆治致化万邦感人 故曰移风易俗莫善 于乐岂如犹暴华盖 于原野伤生育之至 理栉风沐雨不时隙哉 昔鲁侯观鱼春秋讥之 虽陛下以为务愚不愿 也今刘晔佞谀不忠阿 顺陛下过戏之言昔梁丘 据取美于专台晔之谓 也请有司议罪 以清皇 朝帝怒作色出勋为 左中郎将 魏明帝丧末娸女追溢 平原懿公主帝欲亲 送葬少府杨阜谏曰 文皇帝言皇后崩陛下 皆不送葬所以重社稷 备不虞也何至孩抱 赤子可自临哉帝 不听 识劣难持情偏易惑 溺此耽爱忘彼刚克 欲为性斧恩乃义 贼居上不思何 先之仪以小治及其后世日以骄 惰阻法度之威以 尽督于下 下罢极则以仁义怨望于上 上下交争以相篡弑皆由此 也夫戎则不然上合淳德以遇 其下下惟忠信以事其上 一国之政由如一身治不 知所 以治以真圣人之治也 齐景公饮酒乐谓晏婴曰 请子去礼婴对曰今齐 国小童皆胜婴与君也所 以不敢乱者畏礼也故君 无礼不可以使下 臣无礼不可以事上公乃正席 齐景公游牛山北临国城流 涕曰美战国如何去此 而死乎晏婴笑公顾曰寡 人悲而子笑何也婴对曰若 使贤者常守此国公何以得 立耶政应被蓑笠在 乎畎亩之中何暇哀死乎 宋昭公出亡欲去曰吾知所以 亡矣吾 朝臣千人每举 事无不曰吾君圣者吾 被服立朝无不曰君丽 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也 楚灵王登章华之台以 作乐顾谓伍举曰美夫乐 哉举对曰臣 闻国君 服宠以为美安民以为乐不 闻以土木崇高雕镂以为美 金石瓠竹之音以为乐且先 君庄王为台高不过望国 之气大不过容俎豆民不 废时宫不易朝是以能除 乱克敌令君为此台也国 民罢焉财用尽焉百官烦 焉以此为美楚其殆矣 汉文帝尝至霸陵使慎夫人 后略……

《大唐三藏圣教序》

《大唐三藏圣教序》,简称《圣教序》,由唐太宗撰写。最早由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书,称为《雁塔圣教序》,后由沙门怀仁从王羲之书法中集字,刻制成碑文,称《唐集右军圣教序并记》,或《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因碑首横刻有七尊佛像,又名《七佛圣教序》。

《五言兰亭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