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的失分与此有关——高考语文试卷主观题的审题与答题
2020年9月高考优秀作文专辑9月出炉,买买买!
高考第一品牌语文月刊代码46-88每月一本定价12元。其中每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点评专辑、9月高考试题分析专辑、12月最新高考分类练习专辑、4月最高高考冲刺AB卷二套题等为高考必备!咨询微信160170248,手机13602424805
语文月刊2020年9月高考作文专刊目录
海量免费试题,请关注:1语文试题汇编2020年6.1-7.7 2.试题汇编2020.5.1-5.31 3.试题汇编2020.4.1-4.30 4.试题汇编2020.3.1-3.31 5.初中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6.小学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题与答题规范训练
审题步骤和方法
一、总体要求
审题不误答题工,匆忙动笔希望空。
勾圈画点审题干,咬文嚼字题细看。
不懂题意不下笔,答非所问最讳忌。
题目要求准又全,遗漏信息要扣分。
仔细读题重点抓,隐含信息重点挖。
分转条件明思路,研究问题定格式。
慢审题后快作答,整理思路规范化。
二、具体步骤和方法
1.小声读,读要慢
拿起笔,逐字逐句地小声朗读,读得要慢。
2.明要求,抓关键
用笔在题干中圈出“题眼”(关键词语),用心体会题目要求。
3.挖暗示(提示),定区间
大部分题目的题干都能显示答题区间(尤其是题干中出现的原文词句之所在),故要确定答题区间。另外,也有部分题目的题干有隐含信息,要注意挖掘。
当然,读题的最高境界是与命题人“心神相知”,能知道其考查的“考点”“题点”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可联系哪些知识储备。
三、小心审题五大雷区
1.字数要求
语文考试中关于字数的要求不仅体现在作文上,还体现在其他题型中,如语言表达、古代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等。语言表达中的概括归纳题常有字数要求,有整体字数要求,也有每条的字数要求,考生要看清。
2.用语要求
在语文考试中,问答题答案有时在用语上(使用某词语、短语或者句子组织答案)有严格要求,考生要看清。如语言表达中的提取关键信息类题目,有时命题人对关键词并未要求是两个字的词语还是三个字及以上的短语,表明没有字数要求,但有时会有明确要求。
3.角度要求
语文考试简答题中,命题人会对一些常见的题型做一些角度限制,以显示与一般题型的区别。若考生不太注意,一律按照原有的答题样式回答,就会落入命题人的设题陷阱之中。这些限制常出现在阅读鉴赏题中。
4.技巧要求
语文考试中涉及不同的表达技巧时,考生常常会混淆,如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艺术手法、艺术表现等说法。其中艺术表现、艺术手法、艺术特色等属于表达技巧的整体要求,包括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语言特色等。考生在解答分析鉴赏艺术特色类题目时一定要从各个层面考虑。表达方式包括记叙(倒叙、插叙等)、描写、抒情、议论等,表现手法包括虚实结合、正反对比、烘托铺垫、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对偶、反复等。这些都不可以混淆。
5.手段要求
高考对考生在阅读和鉴赏的考查要求上有筛选、整合、归纳、概括、分析、鉴赏、探究等,考生一定要看清。筛选只需要从文本中提炼出相关信息即可;整合则要求考生从不同区域提炼出信息后对信息进行加工;归纳与概括属于同一层面要求,需要在整合的基础上用更简洁的语言概括;分析需要考生在归纳、概括的基础上结合文本具体内容进行解析;而鉴赏和探究则要带有考生自己的观点。这些都属于不同的要求,马虎不得。
6.分数要求
分值不同,答题要点数量不同。分值越高,赋分点越多。
2016年新课标II卷审题示例
现代文阅读的审题
1.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答题要求:简要分析
题干关键词语:女主人公,性格特点
答题区间:小说中(全文)
提示暗示:哪些(说明不止一个,结合分值6分,考生分析应该答出三条以上);简要分析(不仅要概括出性格特点,还要结合文章内容简单分析。)
2.小说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题要求:简要分析
题干关键词语:“电话”是线索、作用
答题区间:小说(全文)
提示暗示:“电话”这一线索,在人物形象塑造、故事情节展开方面的作用;简要分析(不仅要指出作用,还要结合文章内容简单分析。) 6分(做答不少于3条)
3.小说写的只是战争中的一个小故事,却用了“战争”这样一个大题目,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8分)
答题要求: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
题干关键词语:小故事、大题目、这样处理合适吗
答题区间:结合全文
提示暗示:小说题目的作用(三要素+主题去考虑)、表明自己的观点(即先有观点,后有证明)、结合全文(要有联系文中词句的分析)、8分(做答不少于4条)
4.吴文俊的数学研究为什么能够取得创造性成果?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答题要求: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题干关键词语:数学研究、为什么取得创造性成果
答题区间:结合材料(不限于全文,有可能包括文后相关链接)
提示暗示:数学研究的创造性成果(只需要考虑这一方面)、为什么(从主客观两方面搜寻文中信息,分条作答)、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不能只罗列观点,还要结合材料分析)、6分(做答不少于3条)
5.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有哪些心得?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答题要求:简要概括
题干关键词语:数学基础教育 、吴文俊、哪些心得、简要概括
答题区间::结合材料(不限于全文,有可能包括文后相关链接)
提示暗示:我国数学基础教育方面;哪些心得(强调不止一个,结合分值6分,应该是3条以上) 简要概括(只要筛选相应信息,无需分析)
古诗鉴赏的审题
1. 如何理解曹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曹霸是怎样做到的?请简要分析。(5分)
答题要求: 如何理解、简要分析
题干关键词语:如何理解、怎样做到的、简要分析
答题区间:“一洗万古凡马空”,此句之前的记叙或者描写的内容
提示暗示:解释“一洗万古凡马空”一句;解释这一句之前记叙或者描写的相关内容。内容探究而非手法探讨。分值为5分,至少三个采分点。
2.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6分)
答题要求:简要分析
题干关键词语:为了突出高超画技、哪些铺垫、简要分析
答题区间:全诗(没有特别说明,一般都是全诗)
提示暗示:为了突出高超画技、哪些铺垫(不止一处,目的是突出画技高超、特别关注表达方式为记叙和描写的诗句)简要分析(不能只指出,还需要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分值为6分,至少三个采分点。
审题练习
先把题干小声地朗读一遍,然后完成题后要求。
一、现代文阅读
1.小说三次写马兰花流泪,每次流泪的表现都不同,心情也不一样。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8分)
答题要求:
题干关键词语:
答题区间:
提示暗示:
2.作为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戴安澜不仅深受国人爱戴,甚至连敌人也不得不佩服,其中必有内在原因。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8分)
答题要求:
题干关键词语:
答题区间:
提示暗示:
3.第六段中对安娜周围人的描写,具有什么特点和作用?(4分)
答题要求:
题干关键词语:
答题区间:
第六段
①“描写”之“特点”,意谓答的是“描写”艺术或技巧;②“特点和作用”,暗含两问、两答,一答“描写特点”,二答“描写作用”
4.作品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这样写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试作探究。(6分)
答题要求:
题干关键词语:
答题区间:
提示暗示:
5.有人认为,小说中的“我”也有人性弱点,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谈谈你的具体理由。(8分)
答题要求:
题干关键词语:
答题区间:
提示暗示:
6.胸怀强国愿望的卢作孚,是如何一步步成为“中国船王”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答题要求:
题干关键词语:
答题区间:
提示暗示:
二、古诗鉴赏
1.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答题要求:
题干关键词语:
答题区间:
提示暗示:
2.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5分)
答题要求:
题干关键词语:
答题区间:
提示暗示:
2.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5分)
答题要求:
题干关键词语:
答题区间:
提示暗示:
3.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4分)
答题要求:
题干关键词语:
答题区间:
提示暗示:
4.“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答题要求:
题干关键词语:
答题区间:
提示暗示:
5.赏析这首诗对比艺术的特色。(5分)
答题要求:
题干关键词语:
答题区间:
提示暗示:
6.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4分)
答题要求:
题干关键词语:
答题区间:
提示暗示:
7.分析上片与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异。(5分)
答题要求:
题干关键词语:
答题区间:
提示暗示:
8.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6分)
答题要求:
题干关键词语:
答题区间:
提示暗示:
9.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4分)
答题要求:
题干关键词语:
答题区间:
提示暗示:
课后练习
先把题干小声地朗读一遍,圈出题干关键词,确定答题要求。
一、古诗词鉴赏
1.(2016·全国乙,8~9)(1)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2)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2016·全国丙,8~9)(1)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
3.(2017年全国甲)本诗首联“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6分)
4.(2018年全国甲)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5.(2019年 全国甲卷)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的写法在情感表达与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1.(2016·全国乙,11)(1)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小说较为夸张地连续使用“几万”“几百万”之类的词语描述百亩园的历史,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3)“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话,既是理解六安爷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2.(2016·全国丙,11)(1)“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2)小说中的王有福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是否状告酒店,“我”与王有福的态度不同。你更认同谁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
3.(2017年全国甲)(1)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意。(5分)
(2)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涵着怎样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4.(2018年全国甲)(1)请结合二姐等人看有声电影的经过,简要分析小说所揭示的市民面对新奇事物的具体心态。
(2)小说运用多种手法以取得语言的幽默效果,请从文中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例子,并简要分析。
5.(2019年全国甲)(1)请以老舞蹈师形象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6分)
(2)小说中的卢森堡公园苗圃在情节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7.(2016·全国乙,12)(1)为什么说1985年是认知陈忠实的标志性年份?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2)文中认为“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陈忠实的“剥离”和“寻找”是什么关系?有哪些表现?请结合材料详细说明。
8.(2016·全国丙,12)(1)从《日知录》的成书过程来看,顾炎武治学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2)梁启超生平最敬慕顾炎武的为人,认为他不但是经学大师,而且是世人楷模。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后人将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请结合材料及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9. (2017年全国甲)怎样才能有效跪进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
10.(2018年全国甲)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哪些相关方协作?简述各方所起的作用。
11. (2019年全国甲)为什么说今天的中国桥梁已经成为体现国人自信心的一张名片?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专题二 答题规范再强化
温馨寄语 对于考试来说,答题无疑是最重要的。经过长时间的做题训练,想必你在答题方面已有了丰富的经验。不过,从考前这个角度说,进行一些答题训练十分必要。下面这些内容将为你提供答题规范和基本方法的指导和帮助。
答题基本要求
一、总体要求
1.要点要联系文本
语文考试中不少答案的正确性需要在上下文中得到验证。如对于文言实词的辨析,考生一定要将选项带入,结合上下文去分析、比较。还有文言文阅读和论述类文本阅读中的内容辨析题,考生可将选项中的要点与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对,看是否一致。
2.组织答案要分点,结构清晰不重复
考生在答题时,一定要树立得分点意识。如古代诗歌鉴赏,2分题往往是一个要点,3分题可能是三个小点,4分题应该是两个大点,6分题就是三个大点。现代文阅读同样如此。
3.专业术语很重要
语文考试回答问题时往往有固定的模式,考生不可以想当然地用未经推敲的用语随意回答,因为这样很难答到点子上。所以考生需要对一些专业术语非常熟悉,如主要的表达技巧,古代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情感主旨,文章的结构特点、语言特色用语等。
4.答案内容要具体
考生在回答问题时一定要规范,一般而言,要先明确答案要点,然后联系具体文本内容分析。如回答文章开头一段的作用时,考生要先明确要点,点明题意,引起下文;然后联系文本具体内容加以阐述。
5.语言要简洁通顺,切忌啰唆无要领
不少考生在答题时常常随意性较大,答案前后重复,且语病较多,要点不全。这样,虽然写了不少,但往往只答对一点甚至一点都未涉及。因此,考生在答题时一定要有简洁精练、杜绝病句的意识,一句话能交代到位就不要再写第二句,具体组织答案时一定要注意语言的条理性。
二、具体规范
1.有效组织语言
(1)紧扣题意,选用恰当的句子,选取适宜的角度作答,即如何问就如何答,使“答”与“问”有直接的关联性。不宜一字不差地摘录原文,而应紧扣题干要求,对准文中有效信息,将题干要求与文中的已知信息重新进行组合,使之成为全面、凝练、流畅而切合要求的答案。
(2)善于利用文中的重要词句。答案中涉及的关键词语、句子往往就在原文中,应抓住这些重要词句,进行有效的提取、剪辑、重组,如果弃文中重要词句不用,完全用自己的语言回答,绝对是不可取的。
(3)需要高度概括的题目,解答时首先要整合文中相关信息,在原文中找出相关段落所传达的信息的共同点,然后利用文中附着信息共同点的具体的、形象化的语句,把它们转换成概括性的语言,即为所需答案。
(4)最好在草稿上列出答案要点,并反复推敲,仔细润色,再将答案写到答卷上,力求内容完整,卷面整洁,以便获得较高的“印象分”。
2.答案要点化,把答案关键词语写在显要位置上
3.答案要做到三“清”
一“清”:答题要思路清晰,要点分明;分层分点,互不纠缠,答题要点要标出序号。
二“清”:多个问题多个答案,界线清晰。
三“清”:语意清楚,字迹清晰。
重要答题方法
一、“关键词”答题法
阅卷老师阅卷是“采点赋分”,其实是“采关键词赋分”,只要把答案要点中的“关键词”答出来,就能得分。
那么,什么是答案中的“关键词”呢?对于古诗鉴赏来说,“关键词”就是那些涉及景与情的字词。当然,具体到具体题目,“关键词”不尽相同:
1.情感分析题,“关键词”就是诗歌中能揭示情感的词语。
2.分析技巧题,“关键词”就是所用技巧的名称。
3.形象题,“关键词”就是那些景物。
对于文学类文本来说,“关键词”就是那些原文中能够揭示小说主题或散文主旨的相关词句。无论答哪类题目,都要尽量利用这些关键词句串联成句,形成答案。
对于实用类文本来说,“关键词”就是那些原文中出现的能够表明作者观点或情感态度的相关词句。对人物传记来说,这类词句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写此传记的目的与意义;对人物访谈来说,这类词句可以捕捉到被访问者关于某些问题的观点或态度问题。至于利用这些“关键词”组织成答案的重要性,则无需多说了。
二、分点作答法
分点作答在古诗鉴赏和现代文阅读中被广泛运用,以至司空见惯了。可如果仔细一想:分点作答,“点”从何来?这样看来,就有深究的必要了,必须弄清“点从何来”这一关键问题。
1.“点”从文本中来
分出的“点”是否正确、全面,几乎都与阅读原文的深入程度密不可分。可以说,你阅读得越全面、深入,你的答题之“点”就越准确、全面。所以,现在考查特别强调考生对文本的细读、深读能力。
2.“点”从题目和分值中来
(1)看清题目规定的答题区间。命题人对题目的答题区间有两种表示。一是指定内容,明确地告诉考生,必须按照指定的内容寻找答案。二是提示答案的范围,考生答题时,先要根据指定内容,寻找有关语句在文中的位置,然后根据提示的范围寻找答案。
(2)看清题目规定的答题方向。答题的方向多种多样,有的答题方向是明确的。凡此类题,答案往往比较单一,只要根据方向作答即可。有的则只是笼统地要求“简要赏析”“谈谈看法”“说出好处”等。此类题答案往往包括“本身”“内容”“主题”等若干个方面,需要全面回答。
(3)看清题目中蕴涵的答题重点。如诗歌鉴赏题有一小题的答题要求为:“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题中蕴涵的答题要求是对每一句诗歌都要赏析,不可遗漏。
(4)要揣摩题中“点”的数量。有的题目“点”的数量比较明确,如果题中的表述是“哪种”“何种”,那就说明只有一种,不可答两种以上。如是“哪两层”,那就只能答两层,既不能多答,也不能少答。还有的是要求答“哪些”“有什么”“哪几件”,或者干脆没有任何具体要求,只是笼统地要求答“作用”“理由”“好处”等,那就要根据该题的赋分并结合文本内容来揣摩有几点。
(5)因分赋点。一般而言,分值越高,分点越多。6分题至少有3个答题点,4分题至少有2个答题点。如果是4分概括题,则可能有4个答题点。
3.“点”从思考深入和全面中来
现在不少题目都是考查考生的思维品质,看思维品质是否全面、深刻。有时同一小题,有的考生会高出一两分,就是这一两分,说明他在思考时比别人向前多“思考”了那么一点。我们特别提倡考生答题时“思维”往前多走一点,这样就可以多得一“点”。而且,如果养成了深入、全面思考的习惯,对你以后的人生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三、“点面”式答题法
“点面”式答题法有两种,一种是分点(面)作答,使用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1.分点(面)的角度要有变化,不能只是相同内容的简单相加。
2.不能随意分点,或者滥分。有的考生为了得分,把所有能写出的点都写出来,6分题写了8个点,似乎在让阅卷老师做选择题。虽说老师阅卷“认对不认错”,但这样的答题方式会让阅卷老师产生反感,认为你缺乏基本的概括能力,因而扣分。
另一种是点面结合式,多用于概括题,题干常有“哪些方面”等字眼,一般要先“面”后“点”:先写出大的方向,再在“面”后列出要点。
四、“总分”式答题法
此法先总体说明,再具体展开,多用在对文本的整体分析说明上,有时探究题也采用这种答题法。
五、“由实到虚”式答题法
此法多用于分析词语、句子的丰富含意上,先答出其实指意思,后答出其包含的思想情感。有时意蕴探究题也采用这种方法:具体事件所含意蕴→事件中的人所体现的意蕴→事件中的物所体现的意蕴。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I卷
6. 请结合材料,分析毛里求斯想要修复的档案文件的受损原因。(6分)
【参考答案】①档案文件形成的年代久远;②档案文件的纸张严重酸化;③毛里求斯的气候湿热多雨,不利于档案文件的保存。
8.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6分)
【参考答案】①形象描写,将禹及其随员描写为“乞丐似的大汉”,写出坚苦卓绝的实干家形象。②言行描写,文中的禹坚毅寡言,一但说话,则刚直有力。③对比手法。始终在同众大员的对比中塑造禹及其随员,从而凸现其“中国的脊梁”形象。
9.《理水》是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一篇,请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6分)
【参考答案】①大禹治水的“故事”本身于史有据,作品查考典籍博采文献,富有历史韵味;②“新编”表现为新的历史讲述方式,如细节虚构、现代汉语掺入、杂文笔法使用,作品充满想象力及创造性;③对“故事”进行“新编”,着眼于对历史与现实均作出观照,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15. 诗的尾联(此中有佳句,吟断不想关)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
【参考答案】第一问:画中蕴含着诗意,但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第二问:这副画意境深远,韵致悠长,令人玩味不已。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II卷
6.为什么说今天的中国桥梁已经成为体现国人自信心的一张名片?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①港珠澳大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被外媒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②港珠澳大桥证明当今中国桥梁建设水平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③从武汉长江大桥到港珠澳大桥,体现了我国科技实力的增强和不断创新的精神。
8.请以老舞蹈师形象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6分)
【参考答案】①用特征鲜明的细节凸显人物的个性,如老舞蹈师过时的穿戴、木偶似的舞姿等,表明他是一个怀旧的人;②用个性化的对话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老舞蹈师与“我”的交谈,流露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③用典型化的场景烘托人物状态,如被人遗忘的苗圃,村托了老舞蹈师失落的心态。
9.小说中的卢森堡公园苗圃在情节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①故事切入自然,“我”不太喜欢喧闹,而老舞蹈师又天天来这里,两人相遇才有可能,以此切入故事,自然而不做作。②有利于情节的集中与展开,苗圃既是表演的舞台,也是人生的舞台。③使故事有余味。苗圃铲平了,故事自然结束,但主人公怎样了,让人牵挂。
15.诗歌的颈联(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瑰。)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6分)
【参考答案】①情感表达:颈联所写场景是作者孤高耿介情怀的形象化表达,可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心志。②结构安排:舒缓诗歌全篇的节奏,使整首诗歌有委婉从容之致。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III卷
6.单车猎人可以看作“新型”的志愿者,请结合材料分析这一说法的根据。(6分)
【参考答案】①单车猎人和志愿者的行为都是一种不求物质回报的利他行为,彰显了“推动人类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的价值;②二者的行为均属于社会参与,体现了一种公民意识;③“新型”体现在:单车猎人属于单车的消费者,他们是网络时代促进共享单车健康发展的新力量,“打猎”的行为实际上是帮助公司进行运营的维护。
8.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功能。(6分)
【参考答案】①到梨花屯去的沿途风景,为故事展开提供自然的背景;②以景物描写的插入来配合氛围的变化及谢、赵二人的心理变化;③使小说具有清新的田园风格,流露出生机勃勃的时代气息。
9.两个乘客为什么沉默?小说为什么首尾均有这一细节?请结合全文分析。(6分)
【参考答案】第一问:两个乘客的沉默,是由于赶车老人的话使他们产生触动,并陷入沉思。第二问:①首尾两度写到沉默,既是结构上的呼应,也强调了沉默之中含有深意;②小说在开头提示“回过头来看一看”,结尾又说“不知为什么”,都指引读者去思考这个看似平淡的故事所包含着的深刻意味。
15.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6分)
【参考答案】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仗工稳,用典精当,语言雅丽平整;②这几句诗则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
本文系转载,原作者:告知帮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