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盎然益寿园
文图 原创 本文发表在今天的《秦皇岛日报》
春意盎然益寿园
秦皇岛市迎宾路与燕山大街交叉口东南角,有一个占地约40亩、四季有景、热闹非凡的街边公园——益寿园,因为曾建有“引青济秦”纪念馆,又名引青园。
益寿园离我住的小区不远,是我茶余饭后散步遛弯常去的地方,尤其休息日,有时候我在益寿园一待就是半天。前些年去总爱带一本喜欢的书,走够了就坐下来看,天凉时在太阳地儿、天热时在树荫下。现在用手机,不仅信息量更大、知识面更宽,还有计步功能,围着公园一圈圈转,看着步数动辄上万也颇有成就感。
上周日因为有事,我去的有点晚,从燕山大街的北门进园时正夕阳普照。走过那段被紫藤和蔷薇掩映的甬道,是一个音乐喷泉广场,那里一早一晚聚拢着很多人,跳舞的、做操的、扭大秧歌的……人流熙攘,乐声荡漾;午后则以老人、孩子为主,老人或散步、或闲坐,唱歌、听戏各得其所,孩子们因为不用担心车来人往,可以尽情地骑童车、滑旱冰、追逐嬉戏;夏天的时候,那里还经常举办彩色周末活动,吸引了更多市民前去休闲纳凉。
春光正好,已实现乔灌木相结合、花与草相点缀的益寿园花红柳绿,生机盎然。一树树樱花、海棠竞相开放,“百般红紫斗芳菲”;一丛丛玉簪、萱草青翠欲滴,“千顷绿畴平似掌”;缀满枝头的丁香花“纵放繁枝散诞春”,浓郁的香气让人禁不住加深了呼吸;随风轻舞的杨柳絮“惟解漫天作雪飞”,偶尔痒痒的、暖暖的拂在脸颊,让心也跟着快乐飞翔。
广场南面有一个密植洋槐树的土岗,土岗上是特意保存的津渝铁路基址。津渝铁路始建于1893年,是我国第一条自办铁路,在中国铁路建设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当时主要承担开滦矿务局的煤炭运输任务,为秦皇岛港开埠奠定了基础。现存基址东西长117米、南北宽23米、高3.8米,系1915年建造。
基址上有复制的枕木、铁轨,最西头还有一台复制的“龙号”蒸汽机车,这台机车1881年制造,是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亦称“中国火箭号”机车。我每次去益寿园,都要在这段铁路基址上走一走、转一转,最喜欢那片茂密的槐林,无论春天的新绿、夏天的浓荫、秋天的金黄、冬天的冷峻,都以不同的姿态奉献各具特色的风景。
随着夜幕降临,路灯、射灯、草坪灯渐次亮起,那黄的、白的、红的、绿的各色灯火,把益寿园装点得火树银花、溢彩流光。满园的花草树木仿佛披上了五彩缤纷的华裳,而津渝铁路基址南那片面积不大、边沿不规则的人工湖就像一颗熠熠生辉的宝珠镶嵌其上。早早吃过晚饭的人们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一场夜的盛宴徐徐拉开帷幕。
北面,一拨激情的乐手正在自娱自乐,什么琵琶、古筝、葫芦丝应有尽有,每件乐器上都有一个小小的扬声器,悠扬乐曲从那里弥散开来,美得如丛林中一溪潺潺的流水,听得人如痴如醉恋恋不忍离去;南面,更多一拨人在吹拉弹唱,演奏的倾心倾情,歌唱的声情并茂,围观的听得投入。别小瞧这支自发组织的乐队,他们在秦皇岛可是小有名气,据说经常应邀参加各种演出,媒体也多次进行过报道,可谓是报纸上有名、广播中有声、电视里有影。
益寿园西门处的碧桃林中,几位老姐妹一边伸着胳膊踢着腿,一边学唱最近很火的《可可托海的牧羊人》。风儿忽起,纷繁的桃花瓣随着凄婉唯美的旋律舞蹈,摇下一地落红,恰到好处地契合了歌者想要表达的痴情和无奈。不擅娱乐的老人也有自己的活动方式,他们三五成群,沿着湖边弯弯曲曲的石板路,一边慢悠悠地走步,一边聊着永远也聊不尽的家长里短,健身、唠嗑两不误。
注意力再次收回津渝铁路基址,这里更成了不折不扣的人间仙境。装在树干上的射灯,向空中泼洒着绿莹莹的柔光,把槐树的新叶老枝映成翠翠的绿色;斑驳树影被五颜六色的草坪灯涂抹上绚丽,投在地上形成光怪迷离的图形,朦胧中多了几分神秘和浪漫。一对对亲亲热热的男女,年轻情侣臂挽着臂,耳鬓厮摩、偶偶私语;老年夫妻手牵着手,相依相跟、寸步不离。
此时,虽然我孑然一身,但并不妨碍眼中有景、心中有情。我向着一对对从容、幸福的身影默默祝福,愿所有相爱的人一生相守、一世安稳;我朝着心中挂牵静静而立,虽然无法与远方的思念携手融入这良辰美景,但能这样“伫立在风中 想你”,也足以是人生的快意时刻了。
从西门走出益寿园,咫尺之隔的迎宾路“车如流水马如龙”,与园内“花月正春风”的温馨宁和形成鲜明对比。我想,这份闹中取静、动中有静,也许正是益寿园的可贵之处,也是益寿园格外受人青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