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很“哇塞”的青铜器藏品集 |《贞松堂吉金图·罗振玉藏器》预售首发
《贞松堂吉金图·罗振玉藏器》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罗振玉(1866—1940)
罗振玉(1866—1940),字叔藴,号雪堂,晚号贞松老人,出生于江苏淮安,祖籍浙江上虞。考古学家、金石学家、出版家。辛亥革命后东渡日本,1919年回国,居天津。1924年奉溥仪召,入直南书房。1928年冬,罗氏携带大量内阁档案及自藏金石古器迁居旅顺,并筑住宅与藏书楼。在大连开设墨缘堂书铺。1933年在旅顺设库籍整理处,整理出版其所藏内阁大库史料。1937年六月退休,1940年6月于旅顺病逝。
△ 一九三七年,罗振玉一家三代在旅顺罗公馆院内留影。老照片上有罗振玉三孙女罗珊标识家人姓名,是珍贵又准确的资料。
△ 一九三七年,罗振玉与家人在旅顺合影。中坐老人爲罗振玉,左一爲其五子罗福颐,二人便在此屋编著了《贞松堂吉金图》。
02 罗振玉有多少收藏?
罗振玉酷爱古器收藏,所藏器物繁多,文字精美,他的收藏在当时直到当代都是收藏家、学者重点关注的对象。罗振玉逝世后,大多数收藏入藏旅顺博物馆,据不完全统计有各类古器物3500百件,甲骨卜辞2250件,大库档案230件,各种图书1200种4000册,书画作品100余幅。罗氏在世时编印的收藏图录及目录是最爲系统的,有发掘之功,又具科学整理法,成为当代器物史学术研究的一代典范。
△ 罗振玉藏秦权。郑伯象摄影。2019年
△ 罗振玉藏秦量。郑伯象摄影。2019年
△ 罗振玉藏汉鼎。郑伯象摄影。2019年
03 《贞松堂吉金图》成书的背景?
罗振玉居住天津时,曾因目睹民生憔悴,出售过大量藏品以济世,迁居旅顺后又收入三代器物百余品,秦汉以降器物数十品,加上天津带来的部分,特亲自考订器名后,命其子罗福颐编订成册,便是这次影印的《贞松堂吉金图》,于1935年印毕发行。
△ 原书印刷信息
04 《贞松堂吉金图》当初是如何制作的?
原书用当时成本极昂的珂罗版印刷,其操作是将古器进行实物摄影制版,直接用玻璃版印刷,是我们能看到最早的实物图片的书籍,摆脱了手工描绘的出版时代,内容更加真实可靠,赏心悦目。
△ 一页器物摄影,一页铭文,开本巨大,视觉震撼!
05 收入多少藏品?原大、原色影印吗?
此书开本巨大,典雅庄重,分线装三卷,今依照原样分册原色原大影印,上卷收入三代青铜器58件,中卷收入三代青铜器77件,下卷收入秦汉晋宋古器63件。罗振玉在出版制作上的思考,直接爲学术界提供了更加新鲜的资料。
△ 今依照原样分册原色原大影印
06 这么厉害的收藏家,收藏感悟是什么?
罗振玉在本书序言里对收藏聚散深发感慨:“人生得失莫不有天焉,即物之聚散,亦有数存乎其间。予之于古文物,适然而得之,亦适然而存之,求损而适得益,莫非任之自然。”这段文字可视爲一代收藏大家的人生感悟,是这本书里除学术价值外,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摘此以供雅好收藏的读者品鉴。
△ 罗振玉居住在旅顺时所写书法作品,落款爲辽东寓居。此时书风保持与居住在天津时相近,两地居住期间産生了大量罗振玉晩年著作和书法代表作。工作应酬之馀还有大量临写碑刻金文的书作,可见用功之勤,这类作品以临示五子罗福颐的爲至精至最,现藏旅顺博物馆。横幅篆体书作乐天安命,虽是应酬之作,然落笔坚毅,笔调与内容相契,透露出特殊岁月下的人生观。
07 这次影印的目的
原书目录无页码,现已添朱字标注。最后附録罗振玉旅顺故居(位于今旅顺新市区洞庭街)的现今摄影,摅怀旧之蓄念,发思古之幽情。希望这本古书的影印能够再次发挥其实用价值,发掘未尽之意义。
△ 大连市政府列罗振玉大云书库故址爲大连市第一批重点保护建筑。位于今旅顺新市区洞庭街。郑伯象摄于2019年9月9日
△ 罗振玉旅顺故居大云书库故址现状。保护状态堪忧,急盼恢复利用。郑伯象摄于2019年9月9日
△ 旅顺博物馆青铜器展馆,所展藏品多爲罗振玉旧藏。郑伯象摄于2019年9月9日
08 这么好的书,可以给我一个不买的理由吗?
给不了,近8开的视觉大餐,不仅制作精良,而且印量还少!仅印600套,对外全网仅销售450套!抢到的朋友一年都有好运气!
以上文字选编自《贞松堂吉金图·罗振玉藏器》出版前言,作者:休休堂编辑室,2021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