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黄鳝不吃头,田螺不吃尾”,黄鳝头和田螺尾,为何不能吃?

农村俗语“黄鳝不吃头,田螺不吃尾”,为何黄鳝头和田螺尾不能吃?有道理吗?

中国有句老话说“民以食为天”,任你再大的英雄好汉,没饭吃也只能徒呼奈何,可见“吃饭”对人来说的重要性,但是,在这句话之后,还有一句“食以安为先”,突出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总结出了许多与饮食安全相关的俗语,“黄鳝不吃头,田螺不吃尾”就是其中之一,那么这句话到底有什么道理呢?

黄鳝不吃头

民间其实有很多水产动物不能吃头的说法,比如虾头不能吃,一是因为虾的排泄器官在头部,二是说虾头的重金属含量超标,但说归说,许多人还是很喜欢吃虾头的,特别是小龙虾头部的虾黄,特别美味。

黄鳝不吃头,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人们认为,黄鳝头部不干净。黄鳝多生长于稻田、池塘、河渠等淤泥质水的底层,感官上就给人以不卫生的感觉。我们看市场上卖黄鳝的商家,杀黄鳝时,都把头部固定在钉子上,然后用小刀剖开,刮干净之后把头丢掉,只卖鳝段。

清朝有个传说,有一种黄鳝,喜食猫狗腐尸,形状跟普通鳝鱼一般无二,但个头是普通鳝鱼的好几倍,这种鳝鱼有剧毒,食之毙命。每到月圆之夜,这种鳝鱼就会出洞穴,仰头望月,因名望月鳝。著名的纪晓岚同志,就破过一个吃望月鳝误伤人命的案子,这里就不赘述了,有兴趣的朋友搜索望月鳝词条就能看到。

因为望月鳝有剧毒,它们又喜欢抬头望月,因此人们就觉得鳝鱼头部是最毒的部位,千万不能吃。

实际上,什么头部不干净之类的说法,普通老百姓根本说不出个所以然,只不过是跟着传说人云亦云罢了,不吃头部的真正原因很简单:鳝鱼头只有骨头,没有肉,没啥好吃的。

捎带一提,鳝鱼头部非但没毒,相反,经过适当的处理之后,鳝鱼头是一味常见的中药。

田螺不吃尾

田螺可以说跟鳝鱼同是难兄难弟,它们都生活在同样的水域,又因其繁殖快、容易打捞、并且肉嫩味美等特点,成为了中国人餐桌上的美食。每到夏天,一份炒田螺,两瓶冻啤酒,如若这个夏天正逢世界杯,你会觉得这样的生活千金不换。

但吃田螺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生活在淤泥水域中,因此田螺体内积攒了许多泥沙,又不像鳝鱼是软体动物,剖开清洗干净就行。田螺有非常坚硬的外壳,所以想要吃到干净的田螺,一定要先用清水浸泡三五天,等它们把体内的泥沙排出来之后,再进行烹炒,否则你会吃到满嘴泥沙。

另外,现在比较讲究,到市面上买成品田螺,多数是剪掉了田螺尾巴的,因为田螺尾部集中了排泄物和内脏,有许多寄生虫和细菌,非常恶心。因此吃田螺的时候,除了要注意丢掉尾部,还一定要精心烹饪,通过高温把寄生虫和细菌全部杀死,才能放心享用。

我小时候吃田螺没有这些讲究,都是用牙签把田螺肉掏出来,尾部那一块长长的黑色的部分,要扔掉不吃。所以看起来那么大一个田螺,真正能入口的只有一丁点,但吃田螺的乐趣也在于此。

另外有一种福寿螺,千万不能吃,这玩意儿真的有毒,每年吃田螺的季节,都会看到有人误食福寿螺进医院甚至丧命的新闻,切记切记。

美食虽好吃,但也要注意吃法,不能跟猪八戒吃人参果似的,一股脑儿全给吞了,“黄鳝不吃头,田螺不吃尾”,说到底都是人们在经历了数十年甚至千百年的吃货生涯后,总结出来的饮食经验,食用的时候多加注意,也就没啥问题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