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体系搭起易学骨架

谈起《易经》,有的人会表现出浓厚兴趣,有的人会不屑一顾。之所以有这样截然相反的态度,这是由《易经》内容的深邃性和产生的历史性决定的。大部分研究《易经》的人都认为《易经》由周文王所做,后期各朝各代进行解释完善,使得《易经》成为了一本流传千古、备受人们推崇的书。其实这本书不是某一个人作的,也不是某一个历史阶段完成的,它是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历史积累,被后人归纳起来了的。加之,《易经》被打上了占卜算命的色彩,使其变得更加神秘。但刨开历史的迷雾,我们发现,古代的《易经》是儒家学说产生的思想根源,自然也就成为了统治阶级的文化依赖;而现在的《易经》其实已经不单单是一本哲学书籍,更多的成为了中国人的精神象征。

要破解《易经》之谜,我们就要先掌握它的结构体系。总体上《易经》由三大体系构成,即计数演练体系、逻辑推理体系、古历法体系。

01

先看计数演练体系—八卦

传说八卦由伏羲观天地日月变化然后所做。但我认为这纯粹是扯淡。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人低层次的需求没有满足前,不可能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伏羲所在的那个年代,吃饱穿暖都存在难度,谁还有精力去想未来,谁还有心思去探讨人生。这个世界有伟大人物,但伟大的人物也不可能不吃不喝。

那就只有一种可能,最早的八卦是用来重现周边环境的,以符号标识方位,记录身边发生的事。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给这些符号增加了更多的意义,用来推演未来。

这个时候的“八卦”,更像现代社会的军用沙盘,只不过要简陋的多。

甚至到了商朝末年,“八卦”也只是被个别人所重视,在社会上并没有得到广泛推广。历史的巧合,让姬昌掌握了这门技术,他把它作为一种推演的工具,反复使用,并加以完善。

有的人对此表示怀疑,那我们就脑洞大开一些。假如由于政治斗争,你被下狱,坐在牢中,你会想什么,是会想个人生死问题,还是想社会明天如何发展,答案肯定是前者。在这种背景和心理状态下,你会干什么。毫无疑问,肯定会琢磨人、琢磨事。表现到具体行动中,你就会写写画画,这就需要一种工具。恰好姬昌掌握“八卦”这种古代沙盘,并且其他人都看不懂,以为这个老头子是个疯子,在乱画呢。

“八卦”作为推演沙盘正式在历史舞台上出场,供后人研究挖掘。

02

再看逻辑推理体系—经文

最早的《易经》就是里面的经文,其实只占大家现在所看到的内容的一少部分,大部分是后人加上去的。尤其是孔子,写《十翼》,对《易经》进行解说说明,反而使其更加神秘化,但这绝不是《易经》本来的面貌。

经,是古代被推崇为典范的著作或宗教典籍。要知道成为“经”是需要时间来检验的。

而原本的《易经》就是一本记录社会发展的书,在历史的发展中逐渐被抽象化,成为了一本推断社会、开悟人生的哲学书籍。它的内容涉及经济社会、人生变化的方方面面。描述了某一个状态,然后去推断,这样发展下去,会发生凶或吉,好或差,有没有危险……这是我们可以观察到的,不涉及迷信,也不是算命。

例如:有一次纣王下了个命令,让把象牙给他做成餐具。箕子听说了就叹息,说纣王有了象牙餐具以后,一定就会大吃大喝,大吃大喝必然会喝很多酒,喝了酒自然会误很多事,推断出他这样做将来要导致亡国。这就是一个推理的过程,是凭人生经验和社会阅历得来的。

《易经》的经文全部是从民间来的,包括社会生活和劳动生活,全部是日常经验,这不是某一个士大夫、知识分子写得出来的。

所以《易》的价值是认识社会、认识人性、认识生活,而不是占卜算命。

03

最后看古历法体系—干支

这是和人们生活联系最密切的,也支撑着整个易学体系。

农历作为中国传统历法,一般认为源自殷商时期。历史上一共产生过102部历法,曾经对中国文化与文明产生过重大影响,比如夏历、商历、周历、西汉太初历、隋唐大衍历和皇极历等,有的历法虽然没有正式使用过,但对养生、医学、思想学术、天文、数学等起到过重大作用,如西汉末期的三统历和唐朝的皇极历法等。

干支表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日历。春秋战国时期又采用十二辰(地支)纪月,而十二辰纪时制度在西汉时已被采用。西汉末又用干支来纪年。唐以后,五代历书月名开始注以干支,北宋时又将十干十二辰配合以纪时,至此年月日时分别全以干支注记,这就是干支历(甲子历),它是一种阳历。

随着历法体系的发展和完善,《易经》学体系也逐步完备。

今天,当我们深入研究《易经》这门古老的中国文化时,就必须要熟练掌握古历法内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