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悬解》少阴脏病——猪肤汤、四逆汤、吴茱萸汤

少阴十五

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者,猪肤汤主之。

1 少阴病,脏寒则下利,亡阳火逆则咽痛,肺气不降则胸满,火逆离根则心烦。猪肤汤,

猪肤、白蜜,清金而止痛,润燥而除烦,白粉收泄利而涩滑溏也。

2 猪肤即为猪皮,白粉即为铅粉,猪肤清上润燥助肺胃收敛,白粉止陷断利助肝脾升发。升降复常则中气复。

3 对比黄连汤证,病在太阴经,则肝脾陷而腹中疼,胆胃逆而胸中有热,胃中湿热胀满。本条在少阴经,皆是肝脾陷,胆胃逆之理论,经不同则证不同。不要轻视黄师的升降理论。

按;此条胸满心烦证近少阳证,不要搞混,此当留意。但少阴经与少阳经容易区分,必竟在阴经阳经不同也。

4 少阴十一,少阴病,法当咽痛而复吐利。师解,此提少阴咽痛与吐利之纲,“下分应之”。从此条往上,是脏寒上热之火,咽痛等证;从此条往下,皆是少阴亡阳之下寒,下寒吐利证,下寒水旺,水旺土败,脾陷胃逆,则见吐利之证。重申少阴病之分纲,亡阳上热之火与亡阳下寒之水,水火不交也。

少阴十六

少阴病,饮食入口即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急温之,宜四逆汤。

1 少阴病,饮食入口即吐者,是入口即吐,不能下咽也;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此是心胸中浊气翻腾之象也,此先旧日之痰涎在胸,而宿痰胶滞,故不能吐;隧道壅阻,阳郁不达,故始得之,手足寒也;阳衰湿旺,是以脉迟,土湿木郁,是以脉弦;此为胸中宿痰,壅寒不通,是实证也,实则宜泻,故当吐之。不可下也,下之败中,胃气益逆,则实其实,故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水气,干呕者,则为土败胃逆,不可吐也,当急温之,宜四逆汤,温燥脾肾。

2 此胸中之实,而言少阴脏病者,是水寒不升,气逆不降,气郁化饮,填塞胸膈壅满之实也,也就是此仍是少阴病,下寒而气逆,上盛之病也。此气化寒饮者,区别火逆咽痛,其实一理,也是下寒上盛之理,也就是上盛,火盛与痰饮之别。上条提纲之胸满与心烦者,即是本条提纲之引子,水寒气逆之胸满对比水寒火逆之心烦,其实一理,你细品。

  上条提纲,胸满证,即本条提纲胸满证之引子。上条胸满,为肺气不降之虚满,本条胸满,气化痰饮,胸膈壅寒之实满。皆是下寒水旺,皆是气逆不降之理,虚满与实满不同也。

  本条少阴病,宿痰胸实之呕吐(入口即吐),区别于水寒土败,脾陷胃逆,呕利之呕吐。胸实之呕,不可下,胃逆之呕,不可吐。虚不可实治,实不可虚治。

3 胸中实者,《金匮》卷十六,隧道壅阻不通,可有宿物阻格而不达,是实证也。实则宜泻,当以行瘀开闭之方,除旧布新之法,排决郁陈则气降而息顺也。(此脉太过而病者)。

  胸有痰饮,而手足寒者,观《金匮》卷十三,呕哕二十三,陈皮汤,二十四,竹茹汤二方则知,气不四达也。

4 少阴十一,最后一句,此提少阴咽痛吐利之纲,下分应之。本条开始分之。下寒而气逆,此下全是下寒水盛,而上气不盛。

少阴十七

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1 少阴脏寒,水旺土败,胃气上逆,故欲吐不吐,此是干呕之义。心火离根则生烦,肾水下旺则欲寐(水旺则欲寐,对比土燥则不眠),五六日,自利而渴者,此利与渴,属少阴也,利而亡津,于是作渴。津愈亡则阳愈泻,口虽作渴,实属阳虚,阳虚津亡,故引水自救也。若小便色白者,肾精失藏也,此是乳糜尿之义,少阴病形悉具,知是肾寒无疑。以下焦虚寒,阳亡土败,土虚不能制水,故小便色白。(寒疝条,绕脐痛,若发则白津出,白津者,即是本条小便者,乳糜尿之义。)

2 本条,自利口渴者,口虽作渴,此属少阴。区别太阴六,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也。注意区别。

少阴十八

少阴病,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吐利厥冷,烦躁欲死,则中气颓败,微阳离根矣。吴茱萸汤,人参、大枣,培土而补中,吴茱萸、生姜、温胃而回阳也。

1 少阴之阴脏寒,伤阳明之阳腑,脏腑俱寒,则阴极而厥逆,厥则阴阳不交,中气颓败,则见吐利,手足逆冷,微阳离根,则烦躁欲死。阳明之阳,五脏之本也,吴茱萸汤,温脏腑之寒,以回阳明之阳。证吴茱萸汤,温阳明之脏寒,降上逆之君火,以化少阴之脏寒。

论;少阴脏寒,伤阳明腑寒,用吴茱萸汤。少阴阳败,太阴虚者,用四逆汤。本条为什么用吴茱萸汤,而不用四逆汤?因烦燥欲死之证,皆胃气不降,坎阳离根,火逆不降,散越失归也。阴旺于少阴,阳旺于阳明,少阴脏寒,伤阳明之阳也,阴极而厥也。用吴茱萸汤,温胃寒而降上逆之君火,以化少阴之寒水,用人参补中虚而升脾也。吴茱萸,最善治胃寒,胃寒则气逆不降也,少阴厥阴二经皆有吴茱萸汤,皆是阴极而发厥逆也。吴茱萸,温脏腑之寒,温经脉之寒,也是神药。

2 五脏六腑皆秉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阳明不败,则阳不亡。脏气不能自传,胃寒不降,气不四运也。吴茱萸握中气以运四象。此少阴之脏寒而乘阳明之腑阳,吴茱萸温胃降逆,以退少阴之寒。

论;寒则我乘六气也,阳明胃腑,伤少阴之寒,阴极而厥逆。

少阴之虚烦,则吴茱萸,水寒侮土;少阴之实烦,土燥而耗心液,则黄连阿胶汤。

购书加好友,进群加好友

点击看,感谢分享,读黄元御,学古中医

自学中医,只读黄师,不走弯路,快速入门

自学仲景,只读黄师,四圣一脉,医家准绳

(0)

相关推荐

  • 伤寒论第309条

    17.少阴病,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见<论>第309条). 作者:蒋远东 <论>第292条讲: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不死.这句话的潜台词是说:少阴病, ...

  • 上卷 《中国医学归元》药理---君药篇(7)

    十九泽泻 泽泻,咸寒之性,入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经.泻湿而利水,利小便,善通淋,消气鼓,除水胀,膈噎反胃之常,眩冒燥渴之备. {五苓散} 泽泻一两六铢, 茯苓十八铢,猪苓十八铢,白术十八铢,桂枝半两. ...

  • 跟着彩云学习伤寒论:吴茱萸汤

    原文: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吴茱萸汤方     吴茱萸一升,洗 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

  • 《伤寒悬解》脏病阴厥——阳回不死,热复太过症,白头翁汤,小承气汤、栀子豉汤

    厥阴阳回不死,热复太过症 厥阴四十六 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阳回热过,肝气郁陷,泄利未止,而益以后重,宜白头翁汤,清其郁热. 1 热当利之,此是一定之理.热利下重者,此是热过伤阴.肝脾郁陷,肛门 ...

  • 《伤寒悬解》脏病连经——麻黄附子细辛汤与医案

    少阴二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1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热为太阳之经,沉为少阴之脏,此为少阴,脏病连经也.表阳外伤,则见经热,沉为在里,是为脏寒,脉沉发表,必 ...

  • 《伤寒悬解》脏病连经——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甘草汤

    少阴二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1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热为太阳之经病,沉为少阴之脏寒,此为少阴病,脏病连经也.经阳伤寒,则见发热,脏寒里虚,则见脉沉.脉沉发 ...

  • 《伤寒悬解》少阴脏病——四逆汤,白通汤,桃花汤

    少阴二十三 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其脉即出者愈. 1 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 ...

  • 《伤寒悬解》少阴脏病之便血——桃花汤

    少阴二十七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少阴水脏,下利而便脓血,总是湿寒,万无湿热之理.桃花汤实为主方,不可易也. 1 少阴脏寒,下利者,脾虚下陷:便脓血者,下焦滑脱,气陷血瘀,风木疏泄也.桃 ...

  • 《伤寒悬解》少阴脏病——附子汤

    少阴六 少阴病,身体疼,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1 少阴病,木郁血寒,筋脉不舒,则身体疼:脾胃湿寒,四肢失秉,故手足寒:阴凝气滞,故骨节疼.水寒木陷,生气欲绝,故脉沉细:附子汤主之,附子 ...

  • 《伤寒悬解》少阴脏病,是用滋阴泻火补水,还是用扶阳泻水补火

    少阴三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 1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麻黄发太阳之表寒,附子 ...

  • 《伤寒悬解》少阴病——猪肤汤,吴茱萸汤

    少阴十五 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者,猪肤汤主之. 1 少阴病,脏寒则下利,亡阳火逆则咽痛,肺气不降则胸满,火逆离根则心烦.猪肤汤, 猪肤.白蜜,清金而止痛,润燥而除烦,白粉收泄利而涩滑溏也. 2 ...

  • 《伤寒悬解》桂枝甘草龙牡汤,茯苓四逆汤

    太阳百零五 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火劫发汗,是为火逆,火逆之证,下之亡其里阳,又复烧针发汗,亡其表阳,神气离根,因而烦躁不安.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甘草,疏乙木而培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