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见】自信就是信自己
你点,或者不点,我自在这里
看教育,也看人间
你看,或者不看,我自在这里
说想法,也说感叹
你赞,或者不赞,我自在这里
写今天,也写明天
——我是刀哥,我在看教育,欢迎围观!
自信就是信自己
课改刚开始,有语文老师问我:可不可以对教材作些增删处理?我说当然可以,按叶圣陶先生的说法,“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你要觉得例子不合适,为什么不可以重举一个?“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重要理念吗?
遗憾的是,那个老师最终还是选择了尊重教材,屈从于教材——我们都知道,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我们也都知道,现在的教材,文本质量参差不齐,有的是经典,有的很劣质,有的甚至含有毒素,但我们一边腹诽,或微辞,一边还是墨守陈规,把那些有用没用的东西,一古脑儿塞给学生。其根本原因,或许正是缺乏教学自信。
按字典说法,自信就是相信自己。所谓的教学自信,应该就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能力、方法、选择、创造的相信。对教师而言,教学自信的确立,要者有四:
首先,坚信自己能力。
教育的目的,说到底,就是“立人”。立人的前提,是教师自立,教师自立的前提,则是自信:对自己的坚信和坚定。自信者方能自立——自信者,往往内心清明,意念坚定,因此能得到真正的“大自在”,而不自信者,往往心为物役,情随境转,“唯书唯上唯专家”,唯独没有自己的见解,更没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
有一次,我应邀参加某学科的课堂教学比赛。初选时,一位老师的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教学过程,虽不够完美,但都很有特色,点评时我曾给予特别的肯定。但到决赛时,再听那课,感觉就像变了个人:先前的那些特色,全都没了,课堂结构倒是很流畅,但四平八稳,“泯然众人”,最终,他名落孙山。
比赛结束后我问他,怎么变化那么大。他满脸无奈地说:“得知进入决赛,学校非常重视,组织了几次磨课,校长说这点不好,主任说那点不好,老教师说这里那里,都还有一些问题——最终,就成这样了……”我问:“你自己的意见呢?”他脸微微地红了。
教师得先有教学自信,才可能有个性和特色。霍金说:“我即使被关在果壳之中,仍自以为是无限空间之王。”在自己的课堂上,我们也是讲台上的“王者”——没有人规定你必须这样或那样讲,如果有足够的坚信和坚定,别人的意见,最多只是一种提醒和参考。
其次,珍视“自家宝藏”。
禅宗里有“自家宝藏”之说,指的是“本心”、“本性”。禅门相信,每个人都有佛心、佛性,每个人在精神上,都富有自足,这与孟子所谓的“万物皆备于我”,如出一辙。既然本心本性,原本自足,自然不必向外寻求。向外寻求,即是迷失,即是“背着孩子找孩子”。
教师的成长,方法很多:向名师学习、向专家请教、向书本寻觅、跟同事交流,诸如此类,都是不错的路径。但是,如果没有对自己的“明心见性”,这种一味地向外寻求,也很容易沦为王阳明所感叹的:“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
比如说,对名师的课例,对一些优秀的公开课,许多老师都想借鉴、模仿。借鉴不是不可以,但得看自身条件。海参鱼翅,都是好东西,但并非每个人都能接受和消化。至少,病后体弱的人,就不宜鲍鱼捞饭,而最好是稀粥一碗。模仿也不是不可以,但对名师,不能止于模仿,尤其不能止于方法、技巧等形式上的“拿来”和套用。齐白石曾说:“学我者生,肖我者死。”即是说,若一味效仿,追求形似,而不能创造性发挥,就很难有好的效果。
我始终相信,每个人都有作教师的潜能,每个教师,都有成为好教师的潜质。因此,就教师成长而言,最重要的就是,首先要归本求源,发现并珍惜“自家宝藏”——自身具备的适合做教师的天赋、资质、禀性、特长、能力。很多时候,它们可能处于被掩藏、被遮蔽的状态,需要特定的时机去催生,需要特别的事件去展露——无论是别人提点,还是自己悟得。
帕克·帕尔默说:“任何真正可信的教学要求,最终是来自教师内心的呼唤。”所谓的“内心的呼唤”,其实正是教师自身潜能和天赋的探寻,是教师对“自家宝藏”的发掘和珍视。
第三、修炼自身“绝活”。
李连杰有句广告语:“我强,因为我专!”所谓的“专”,就是特长、绝招——人无你有,人有你专,人专你精,只要有一项真正冒尖的“看家本领”,你就会受到特别关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任何人能够影响社会、造福大众的,只能是他最擅长的本领和能力,或者说“绝活儿”。饮食行业有句话叫:“一招鲜,吃遍天。”俗话说:“千招会不如一招绝。”法国文豪雨果讲:“只要学有专长,就不怕没有用武之地。”话语不同,但都是对绝活的肯定。
从教以来,我一直在想:一个教师,终其一生,要面对成百上千学生,要上成千上万堂课,他能够给学生留下什么印象?他怎么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回顾自己的学习经历,那些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师,往往不是他们所教的某些知识、课程,也不是他给我们授的课,传的道,解的惑,而往往是他特别厉害的地方——就像大师都有自己的风格一样,真正优秀的教师,总有与众不同的看家本领,或者说“绝活儿”。
从智能角度看,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边界和局限,都不可能样样精通,但是,每个教师都可能有自己最精通的项目,最擅长的本领。在最擅长的方面尽心用力,把最擅长的能耐发挥到极致,你就可以“一招制敌”,征服学生,在学生心里留下永难磨灭的印迹。
除吸引学生、征服学生外,教师的绝活,其实也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甚至让他们沉醉、痴迷。同时,教师的“绝活”,也是教师人格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能影响和感染学生的部分。无论如何,教育的完成,最终还是靠“人”,靠人与人的心灵和情感的交流来完成——每个教师,都应该努力修炼自己的绝活儿。
第四、不求完美境界。
完美,是很多人都期望达到的理想境界。但是,据心理学家研究,过分追求美满,凡事不达完美则不罢休,会对人的身心造成很大伤害。心理学上有“完美主义者”症状:对人对事,标准都定得很高,并且以这样的标准,要求乃至强迫自己或他人达到。
我曾参与过不少教师的公开课。课前所有的准备,似乎都可以用“磨”来概括:反复地备课、说课、讲课,反复地增删、修改、调整,再反复地演练、评说、提高,总之是,“打磨”得非常光鲜,非常完美。尽管这样,课上下来,依然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依然有或大或小的缺陷,总之就是:不完美。上课的老师,因此感觉惶恐,满心不安。遇上有评课的人,更会在指明优点后,来一个“但是”的转折,列举一二三的缺点或缺憾。
很大程度上,课堂教学就像舞台艺术,而舞台艺术,因为是在线性的时间之流里,一次性完成的,所以,注定会充满遗憾——它不像绘画或雕塑,可以反复修改、打磨,最后再呈现结果。所以,有人说舞台艺术,就是充满遗憾的艺术——这既是它的缺陷,也是它充满魅力的地方。正因为有这次的不完美,才会有下次更完美的追求和期待。
19世纪法国诗人穆塞特曾说:“期待拥有完美,是人类最疯狂危险之举。”作为教师,必须明白:人,不可能完美,自己不可能真正完美,学生更不可能绝对完美;教育的意义在于,让我们“走在通往完美的路上”,而不是掉进“完美”的陷阱——掉进陷阱,会极大挫伤我们的教学自信,极大束缚我们的创造能力。
原刊《中国教师报》2014年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