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x:Skyscraper pose
除了放松软组织,通常也会通过前足的练习来进行改善。
大量研究表明:踝关节扭伤或慢性踝关节不稳、扁平足、膝关节炎、足底问题...足踝的本体感受均下降,而本体感受的下降也将进一步导致足踝问题,如此恶性循环。现代生活的便利使我们的足踝功能退化得很顺利。我们需要偶尔把鞋脱下来,赤脚去练习来增加足底的本体感受。这篇研究统合51篇单纯只做平衡训练的文献后,指出一个惊人的事实。藉由平衡训练(本体感觉训练)可以有效矫正轻度或中度膝关节关节炎(平均改善率61%)、脚踝关节不稳(平均改善率34%)、前十字韧带重建和慢性颈部疼痛等肌肉骨骼系统症状。其中膝盖关节炎是改善最明显的,藉由平衡训练能够有效减缓膝盖疼痛与不适 (改善最低从42%到完全不疼痛100%,平均61%)。控制足踝的4块关键肌肉,这4块肌肉,分别掌控着足踝的不同功能:胫骨后肌、腓骨长短肌、趾长屈肌、腓肠肌。研究发现:胫骨后肌无力,行走时,压力容易集中在大拇指内侧,从而为扁平足和拇外翻留下隐患胫骨后肌的触发点也会引起足跟痛,有时扩散到小腿后侧、足跟和整个足底。也是使得踝关节内侧痛的原因(不是所有的足跟痛都是跟腱炎)。当胫骨后肌收缩时,可帮助足踝产生跖屈和内翻,在步态往前推进时起到刚性杠杆,维持踝关节的动态稳定作用,它是维持足弓主要的动态稳定器。当它无力,扁平足是要找上门来的。主要使足外翻的肌肉,其中腓骨短肌起到关键作用,它们共同协助跖屈,与胫骨前肌协调工作使得足踝维持冠状面的平衡(内外翻)同时让脚踝变得柔软,帮助脚踝有效的吸收冲击力。肌力不足易膝关节内翻代偿,且是导致小腿内侧和踝关节前外侧疼痛的原因,也是脚踝扭伤受影响最大的肌肉。虽说它们缩短致扁平足,但要理解是主动缩短还是被动缩短?一般来说,现代人的腓骨长短肌都是无力的,不会是因它们太强有力而形成扁平足,所以拉伸它们只是暂时性的放松它们,并不能解决扁平足。它可以帮助脚踝在整个变软变硬和行走跳跃的整个过程中,维持脚踝纵弓形状而不散掉。这是一块女生不大喜欢的肌肉,通常女生腓肠肌的肥大,是代偿性的。与足踝排列异常和功能的缺失有关。
足踝的本体感练习,为了动员更多的小肌肉群参与工作,提高神经控制能力,先提高足踝的本体感和稳定性,再针对足踝的力量进行练习,效果更好。想要有效的训练这四块肌肉,摩天式「静态提踵」就可以,也就是双脚朝前并拢垫脚尖的动作,来训练脚踝的整体肌力,同时增加脚踝的稳定性。若想要练到除了腓肠肌之外的肌肉,只要改变脚的方向即可,便可有效的训练到不同的肌肉。
脚掌朝内踮脚尖会更多训练到胫骨后肌和趾长屈肌。
在「八段锦」最后一式「背后七颠百病消」,讲的是通过踮脚尖,刺激人体肾经,诱发全身震荡,从而柔和地按摩五脏六腑,起到消除百病的效果。
1.强化足踝的本体感、平衡性、稳定性、提升足弓;
2.改善血液循环,下肢冰凉、下肢血液回流不畅;
3.强化前足压地能力,维持前侧链的张力,改善膝关节疼痛;
4.调节自律神经和心率,改善心血管的健康;
5.释放骨钙素,强健骨骼,预防骨质疏松;
6.预防下肢静脉曲张;
7.刺激三阴交,保养肾脏;
8.预防老年人摔倒,可有效降低40%的跌倒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