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开始的自我情感教育
在我活着的第24年,我认真审视我自己,然后意识到很多问题。比如:面对我喜欢的人,我无法正常地表达出对其的感情;面对父母的管教,我除了顽固地对抗,并不会有效合理地去沟通;面对自己的需求,我时常选择自我压抑。虽然我一直和大部分普通的孩子一样,从出生到会说话再到背着书包走进学校,而后漫长的二十年按部就班地读书,考试,毕业,工作......直到有一天在书中看到四个字——情感教育,我才意识到这一部分在我的生命中是缺失的。
学校的老师们没有精力顾及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理问题,大多数父母亦不懂得孩子的真实想法,孩子在大背景大环境下对自己真实愿望又选择自我否定或者忽略,直到多年以后的某一天,开车堵在下班高峰的路口,诧异自己怎么会成长为这样一个人。
说出“这样一个人”几个字,恐怕是因为意识到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而对自己不太满意吧。
有的人幸运,在人生重要的十字路口有为之指点迷津的人,告诉他/她该怎么做;有的人聪明,觉得自己就应该这样做,即使做错了,也没关系;还有很多人,如我,感到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样是对,还是错?学校老师没有教过我,亦不想跟父母说,和朋友倾诉,沟通多半都是情绪宣泄,却并不能解决问题。
自我的情感教育,让我看到了一抹曙光。的确,当你意识到某个问题的时候,其实它就已经被解决一半儿了。有缺失,就要有所习得。二十五岁开始的情感教育,在学习、恋爱、工作、人际交往、与自我对话中感悟磨砺,一点也不晚吧。
NO°/1
学会不说
如果你有想忘记的事情,想忘记的人,那么在过去很久之后,总还是会有人或物提醒你、想起他们。这有可能来自你的好朋友,因你曾告诉过她什么;也有可能是当年拍下的照片,写在QQ空间里撞击心膜的日记。再看到或听到有关的东西,会突然有点不开心,可这些的确发生过。
我删掉了好多照片、心情日记,只是突然觉得它们毫无意义。
过去的很多年,用那漫长的年轻时光结交朋友、谈恋爱,后来无可避免地经历感情变淡、分手、绝交、不再联系、渐渐忘记。可当时在一起的经历,总有点儿什么会被保存下来,被或伤心或释怀的我看到,还是不明白并且问自己,怎么就成了这样子。
记忆的新陈代谢让我不再固执地追问:为什么?
为什么我们要认识,为什么我们要分手?
为什么我跟这个人没有做普通朋友?
为什么当年铭心的感情故事如今根本不屑于想起?
为什么一起长大的我和她也会陌路?
为什么十九岁奋不顾身的我到了二十五岁变得唯唯诺诺?
没有答案的。
问来问去、说来说去不如相信一句:走到这一步,皆是安排。
看着那些曾经拍下的照片、写下的心情、会想:如果早就料到结局,我并不想让照片和文字做那段时光的载体,我宁愿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如果不说,不记录,可能忘了也就真的忘了,不会再勾起什么不必要的感慨。
人生或许真的有既定的剧本。身在其中,并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但这又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好奇这件事、这段关系、究竟会走到哪一步。而真当经历过后又会叹息:果然会是这样or原来和我想的不一样and怎么会成这样!
曾经的我有点什么故事或者事故,都会跟朋友絮絮叨叨地讲一遍经过,求分析、求认同、求安慰、求建议。说完之后,想不通的依然想不通。反而发现一个问题:这些事情根本就说不清嘛!甚至说出口后,还会不小心传递给听者一部分偏见以及自我认同感,这两项并不是什么好的苗头。我逐渐领悟到:说不清,不如不说,自己的事情本来也没有必要说。
这一年,我希望我首先能习得的品质是:学会不说。
恋爱了,不跟朋友说甜蜜的细节。
分手了,不跟别人讲狗血的经历。
去旅行了,不再宣扬上路的自由。
做决定了,自己知道就可以了。
我喜欢王菲,喜欢她从不解释的个性,不管离婚还是再婚都只是自己的事情,和别人没有关系。一场演唱会只说了三声谢谢,问她为什么,她说:最怕做作。稍微一做作,自己就先受不了了。没得说就不要说,说了自己反而难受。
我有点理解她,并觉得她真聪明。不说也是体面,她要表达的,都在歌里。
说回我自己,觉得话有点多了。任何重要的东西一旦轻易说出口,反而失去了它最珍贵的一部分意义。一方面是珍视,另一方面是不能再被轻易扰乱信心。
“不管你要做什么,要表白,要分手,要换工作......不要问别人该怎么办,也不要去跟朋友说,不要参考他人的意见,你只管自己去做就好了。”
终于有一天啊,和朋友在一起也只是顾着玩儿乐、探讨一些有建设性的东西,而那些虚无的情感细节、绵绵的情谊、都不再以一种连自己都觉得矫情的方式呈现,别人不知道,也不发朋友圈,也不会再在千帆过尽之后被提醒,自己曾经这么患得患失、不自信、焦虑无助过。
那么呢?最重要的感情、决定,以后都放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