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宋词】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第1200期)
注释
1、临江仙: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此词双调六十字,平韵格。
2、东坡:在湖北黄冈县东。苏轼谪贬黄州时,友人马正卿助其垦辟的游息之所,筑雪堂五间。
3、听江声:苏轼寓居临皋,在湖北黄 县南长江边,故能听长江涛声。
4、营营:周旋、忙碌,内心躁急之状,形容为利禄竟逐钻营。
5、夜阑:夜尽。
6、縠纹:比喻水波细纹。縠(hú),绉纱类丝织品。
译文
夜里在东坡饮酒,醉而复醒,醒了又饮。归来时好像已经是夜半三更了。家童鼾声如雷,反复叫门也不应。只好拄杖伫立江边聆听江水奔流的声音。
长恨身在宦途,这身子已不是我自己所有。什么时候才能够忘却追逐功名?夜深风静,水波不兴。真想乘上小船从此消逝,在烟波江湖中了却余生。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的第三年,即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九月。苏轼因乌台诗案,谪贬黄州(今湖北黄冈),住在城南长江边上的临皋亭。
赏析
上阕叙事,着意渲染其醉态。写夜醉回到居所,家童已睡熟,无人开门,只得“倚杖听江声”。酒后静立于夜深的长江边,很容易触发联想。
下阕就写酒醒时的思想活动:几经挫折,受尽冤屈;满腹才华,却落得获罪流放的下场。躲开名利场,乘坐扁舟,归隐江湖。全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水乳交融,不假雕饰,语言畅达,格调超逸,颇能体现苏词特色。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之子。嘉祐年间(1056—1063)进士。学识渊博,喜好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格律对照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押。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中平中仄仄平押。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押。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押。
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中平中仄仄平押。中平仄仄仄,中仄仄平押。
说明:中为可平可仄,彩底字需要押韵。
明日词牌
八声甘州:词牌名,又名“甘州”“潇潇雨”“宴瑶池”,源于唐代边塞曲。《词谱》以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为正体,此体双调九十七字,前后段各九句、四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