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反馈”既是教学哲学,也是人生哲理|卷首语

【题记】

对于小学生而言,因为他以后的发展方向具有多种可能性,所以我们每个老师从各个学科出发为孩子种下一颗喜欢每个学科的种子,这样它可能有一颗种子是最终会发芽开花,茁壮成长,比如他对体育特别感兴趣,也可能对科学特别感兴趣,这就是我们每个老师要做的事情,播种。

本文是校刊《木樨·尝试反馈教智融合》的卷首语。

《木樨》杂志是跨塘实验小学新创刊的杂志,旨在每期通过一个主题或专题来集成式发布学校某一方面的研究成果,留下老师们研究的足迹,留下老师们的教学主张与教学思想。

现在已经陆续出了四本,第一本《木樨·梦想教育》介绍学校梦想教育的方方面面,第二本《木樨·四学课程》介绍数学之读学、玩学、探学、写学,第三本《木樨·萌小说》介绍学校“萌小说”的成长与壮大,为孩子打造一个有故事的童年,第四本就是《木樨·尝试反馈教智融合》,介绍学校园区国家试验区学校子项目《教智融合背景下尝试反馈促进深度学习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包括学校主题沙龙、学科推进及学生高效学习的情况等等。

美国艺术家大卫·布鲁克斯说过一句话:“没有一件值得一做的事情,可以在你一生中完成,因此你需要希望;没有一样美丽真实的东西,可以在瞬间展现华彩,因此你需要信仰;没有一件值得一做的事情,可以一个人独自完成,因此你需要爱和宽容。

在细细品味这句话的时候,总让我想起来到跨塘实验小学后带领全体教师开展“尝试反馈”教学改革的点点滴滴。来到跨小一年整,先是在数学组推进,又是在全学科推进,“尝试反馈”思想在课堂教学中得到真实地推广,跨小师生心田种下一颗“尝试反馈”的种子,他们正在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说起“尝试反馈”教学实验,我不能不提一个人,他就是35年来一直指引着我前行的导师、恩师邱学华先生。当别的老人在公园里散步,或带自己的孙辈们嬉戏的时候,87岁的邱学华老师仍在自己的事业路上奔波,2021年初也曾来到跨塘实验小学为全体教师作《我的尝试教育人生》专题报告,并进行教改实验针对性辅导。接受培训后的跨塘实验小学老师们这样说:“年龄这么大的老者还在奋斗不息,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搞好自己的工作呢?!”师傅的故事我是一直要讲给老师们听的,其实也是一遍遍讲给自己听的——我们不老,我们还可以做很多事情。

前几天,邱学华老师又给我寄来他的新作,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邱学华怎样教儿童学数学》,里面又有许多新的研究、新的思考,新的真知灼见。每每读着邱老师赠予我的多本书籍,35年来一幕幕跨越时空指引我前行的情景总是历历在目,总是那样令人难以忘怀。

1986年,我在江苏南通如东县南渔小学,当时我们这样一所渔村中心校已经在学习与实践“尝试教学”教改实验了。其间,我们与老师们一直研习了邱老师陆续发表于《福建教育》、《湖南教育》上的系列文章,对“尝试教学”发展到“尝试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慢慢领悟了“尝试教学”的真谛。

1995年9月,邱学华来到如东县马塘小学,在“黄海潮”大型教研活动中亲自授课,我有幸第一次见到大邱老师本人,真是激动不已!观摩了他施教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课堂教学,我进行了详细记录与赏析,写成《从尝试教学到尝试成功》一文,并发表于《小学教学》(河南)。同时,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把这篇稿件寄给了邱老师,他很快来信致谢,并鼓励我加强日常教学与写作不停息。

2001年,我来到了苏州工业园区,在新城花园小学、车坊实验小学、莲花学校继续坚持进行“尝试教学”教改实验。

2017至2019年,我跟随苏州援疆组来到新疆伊犁,又把“尝试教学”思想带到了霍尔果斯市丝路小学。其间,我们提出“尝试反馈法”,得到了邱老师的首肯和大力支持。特别是有幸邀请恩师到霍尔果斯市各小学培训指导一周。至此“尝试反馈法”在霍尔果斯市全学科推进,全面开花,“尝试教学”思想的种子也已播在到新疆这片热土上了。

2020年9月,我又把“尝试反馈教学”带到了跨塘实验小学,于是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时光荏苒,但恍惚又在一瞬间!“尝试反馈”思想改变着一个人、一群人、一所学校、一片教育土地……从这个角度上讲,“尝试反馈”又何尝不是一种人生哲理呢——尝试、成功、失败、反馈、调整、精进、再尝试、再反馈,一个人的成长不也是如此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