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传:笨蛋够努力,也能做圣人
话说当年,一小偷潜入某户人家,看着周围的贵重物品两眼放光,正准备放进包里时,一个半大孩子腋下夹着一本书回来了。
小偷见机躲在床底,夜幕已经降临,很多人都睡了,进屋的孩子却没有上床睡觉,而是挑灯夜读,一篇短短的文章,他摇头晃脑,左一遍右一遍,右一遍左一遍,读了好几个小时,还是没背下来。
盛夏酷热难耐,小偷躲在床底,一面是被紧张,一面是热得难受,他就希望这娃娃赶紧背完睡觉。
可让他难受的是,两个小时又过去了,这孩子还没背会,一篇文章背得缺胳膊少腿,他只得骂一声“笨蛋”。在听孩子读的过程中,小偷早就背会了。
终于,小偷忍无可忍,从床底出来,将孩子读的文章一字不落地背诵出来,然后指着孩子说:“就你这头脑,别读书了,种地吧。”
说完,在孩子崇拜的眼光中,扬长而去。
这个笨蛋孩子,就是曾国藩,梁启超称赞他立言立德立功三不朽,后世后多人,将他的一些事迹作为典范,将他的某些言行奉为不朽,他还有一个弟子叫李鸿章,有人甚至说“左手曾国藩,右手李鸿章”,如此做人做事都不怕。
笨蛋逆袭,屌丝成功,曾国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靠的是什么?
01
1811年冬天,曾国藩出生,他长得普普通通,出生时也没什么天降异象,长到四岁,也没有能够光大门楣的迹象,他记忆一般,思维也不敏捷。怎么看,都平平常常,普普通通。
只是曾家有一个老人固执地认为,曾国藩将来必成大器,为此他特意曾国藩的父亲,要好好培养。
和所有旧中国的读书人一样,曾国藩六岁进私塾读书,他八岁熟读四书五经,靠的不是天才,而是勤奋。
在父亲的严格管教下,曾国藩勤奋得令人发指,别的孩子孩子呼呼大睡做好梦的时候,曾国藩就被父亲揪着辫子叫醒背书,一遍不行就十遍,十遍不行就一百遍,一百遍不行就一千遍,直到背下来才完事。
就是这样一个连“小偷”都觉得笨得不行的娃,却从小就讨厌“胸无大志”的 人。
因此,曾国藩给自己立下了高大的志向。
十六岁那年,曾国藩跟着他父亲,开始考秀才。
第一次,落榜,他父亲说,第一次考,不要灰心。
第二次考,落榜,他父亲说,没事。
第三次考,还是落榜。他父亲只得安慰说,坚持就是胜利。
第四次,落榜。
第五次,落榜。
第六次,父子两人一样,继续落榜。他父亲已经不安慰曾国藩了。
更要命的是,这次曾国藩被“通报批评”,主考官说:“此文是文理欠通的典型,文笔尚可,道理却没讲通,大家要引以为戒。”
这一下,曾国藩不仅在家乡成了名人,虽然名声不好。在整个湖南,曾国藩成了读书人的反面教材。
02
经书上说:“知耻而后勇”,曾国藩是耻得无地自容了。
回家之后,他一头扎进书房,一面埋头苦读,比以前更加努力,决心一雪前耻。
这一次,他还反思自己为何失败,要找到失败的原因。
他是如何反思的呢?
他将自己的作文和那些模范作文一一对比,既要知道别人“好”在哪里,也要知道自己“差”在哪里。
最后他得出一个结论:自己写的文章,局部打磨得尚可,但是文章缺乏大局观。
找到问题的曾国藩,对症下药,终于悟到了怎么写文章。
1833年,23岁的曾国藩第七次考秀才,这次他考上了,虽然是倒数第二名,但好歹榜上有名了。
成功是成功之母,第二年,曾国藩又中了举人。
为了迎接之后的进士考试,曾国藩一头扎进岳麓书院继续学习,他有多刻苦呢?
他宿舍里有位比较“多事”的同学,晚上睡觉醒来,发现曾国藩还在读书,于是训斥道:“你怎么白天读,晚上还读,还让不让人睡觉了?”
你以为被这么说后,曾国藩睡觉了吗?不,他是放低声音继续读。
考试的时候,不出意外的,落榜了。
第二年增加一次考试,给落榜学子一个机会。
可是曾国藩照例落榜。
这一年,曾国藩26岁,说到底,还是个“失败者”。
落榜回家,曾国藩看到一套书,喜欢得不行,可是身上票子不够,他就典当了衣物,买了一套书,最后穿着一件破衣服,跟叫花子一样回家。
父亲问他:为何如此狼狈,曾国藩将路上的经历说了一遍。
父亲说:“你花了这么多钱而且还是借的钱买书,我不怕。借的钱我可以拼命想法替你还,你只要能把买的书认真圈点一遍,就算对得住我了。”
曾国藩保证:“从今起,每日圈点十页,风雨不改,雷打不动!”
03
比起名臣张居正,十二岁中秀才,曾国藩这位名臣,晚了十几年。
他一直考试,但失败的多,成功的少。
尽管他很努力,但考了几次进士,都名落孙山。
1838年,曾国藩再次北上考试,这一次,他在榜单最末看到了自己的名字,但看着排在最后的名次,心高气傲的曾国藩,还是有点自卑。
这次考试,曾国藩虽然榜上有名,但只是一个同进士。
按理是不能进入翰林院的,还有可能被打发到某个小地方当县令,这让曾国藩不能接受。
最后他打算去找主考官穆彰阿,此时的穆彰阿,是清朝的大红人,只要能得到他的赏识,就什么都有可能。
于是,曾国藩找到穆彰阿的门生,也是他的老乡劳崇光,将自己绞尽脑汁写出来的文章交给劳崇光,让其代为转交穆彰阿。
第一次,穆彰阿看了一眼,就放下了,啥也没说。
但曾国藩没有放弃,而是呕心沥血又写了一篇自认为立意很高的文章,这一次,穆彰阿还是看不上眼。
曾国藩越挫越勇,继续写,这一次,穆彰阿见了曾国藩。
穆彰阿问:你可知我为何要见你?
曾国藩结结巴巴地说:想必是我的诗文·····
话没说完,穆彰阿就打断了他说:你的诗文极其一般,我见你,是因为你的毅力打动了我。
言下之意就是,你这人很笨,文章不好,但是笨得有毅力。
而曾国藩身上最大的特色,好像就是这种打倒了再爬起来的毅力了。
最终,在穆彰阿的协调下,曾国藩进入翰林院。
回家的时候,曾家的祠堂都在发光,因为曾家还从未出过翰林。可曾国藩的父亲对他说:“你的官是做不尽的,你的才是好的,满招损,谦受益,你若不傲,就最好了。”
这句话,影响了曾国藩的后半辈子。
04
成为翰林,曾国藩去了北京。
在北京翰林院,集天下英才,曾国藩一看,然后和自己一比,感觉又被打击了。
别人一口正宗官话,他一口难懂的方言;
别人穿着时髦,他整个人土里土气的;
更重要的是,他发现自己视野狭窄,观念庸俗,以前读书,就是为了考试,不是为了修身养性。
于是曾国藩“格物致知”,一番反省,发现自己缺点很多:
第一是没有静功夫,好热闹,爱串门,爱去刑场看杀头;
第二就是傲气十足;
第三是虚伪,不懂装懂;
第四个就是好色,看着美女就转不动眼睛。
缺点是反省出来了,可是做是做不到的,通过考试,曾国藩升官很快,他写信给家里,洋洋自得。
升官之后,曾国藩给自己立了一个高大的志向:
不为圣人,便为禽兽;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要做圣人,首先就得将自己身上那些缺点都改掉,他给自己立“flag”,凡是写出来的,一定要做到。
他对自己的每一个念头,都进行反省,凡是不好的,他都写下来。
多看了一眼美女,他就狠狠地自责一番,给自己一巴掌。
和别人产生争论,他也给自己一巴掌,然后诚恳和别人道歉。
发现自己说话不真诚了,又给自己一巴掌。
别人喊他去看杀头,他高高兴兴地去了,回来又给了自己一巴掌。
全心全意克己修身一个月后,他将自己写下来的“札记”给朋友看,朋友惊呼:“你的毛病怎么这么多!”
朋友翻看曾国藩的札记,两个时辰才翻到最后。
有些想法要克,有些习惯要改,曾国藩爱吸烟,而且烟瘾很大,但是吸烟没啥好处,于是他决定戒烟。
戒烟第一天,曾国藩烟瘾犯了,艰难地忍着。
戒烟第二天,还能忍。
可是等到第三天,实在忍不住了,又跑出去,买了一堆烟,一股脑儿抽了一个够。
后来,曾国藩觉得这是“知行不合一”,发誓一定要把烟戒了,生不如死地熬了二十多天,终于戒烟成功,这也给了曾国藩信心。
可是后来曾国藩发现一个可怕的事情,比起改变人生中的很多坏毛病,戒烟其实是最容易的。
曾国藩不是很聪慧的人,而且他和最普通的人一样,身上坏毛病多不胜数,但他和别人不同的是,他一直在改。
假如一周改掉一个坏毛病,一年也能改掉几十个。
此后很多年里,曾国藩都在一边发现自己的缺点,然后一边改错,在改错的过程的,他也不是一蹴而就,但是他坚持不懈。
几年后,曾国藩改掉了自己身上大部分臭毛病,从一个傲慢无礼、毫无修养的曾国藩,变成了谦虚谨慎、待人彬彬有礼的曾国藩。
05
做人变得越来越低调了,但曾国藩做官,却蒸蒸日上。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曾国藩是翰林院检讨,七品官职。
1845年,升侍讲学士。这一年,有一个叫李鸿章的青年来跟他学习。
1847年,升内阁学士加礼部左侍郎。
1849年,升礼部右侍郎。不久,又做了兵部右侍郎。
这个时候,曾国藩是想做一番事业报效国家的,但是环境不好,一方面,内部腐败,官员无作为,另一方面,国门被打开后,列强环伺。
曾国藩甚至想回家专心治学。
新皇帝上位,曾国藩觉得机会来了,于是就上奏,指出朝廷官员的问题,第一是办事不负责任,二是表面文章,严重的形式主义。
曾国藩也提出了对策,要培养人才。
可是咸丰皇帝并没有曾国藩想的那样开明,做事刚愎自用。
曾国藩经过一番思考,写了一道折子,臭骂了咸丰一顿,指责皇帝小事精明大事糊涂、只要虚名不求实际、刚愎自用出尔反尔。
他还说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这样一来,曾国藩可是将皇帝得罪死了,之前他就将百官得罪了个遍。
京城官员,无人与之相交,他成了绝大多数人的眼中钉。
1852年,曾国藩离京,在京十几年,他十年七迁,连声十级,创造了一个记录。
06
提到曾国藩,绕不开的就是书生治军。
曾国藩离开京城后,他母亲离世,曾国藩回家奔丧,他也打算在家治学。
可是太平天国越闹越烈,曾国藩在家守丧的时候,太平军已经挥师北上,于是朝廷就打算派曾国藩协助地方,兴办“团练”。
曾国藩一开始是拒绝的,但是好友郭嵩焘劝他说:“现在这样的时局,正是你建功立业,实现理想抱负的大好时机啊。”
于是,曾国藩出山,他毕竟在少年时就立下大志。
刚上任,曾国藩就大刀阔斧地对地方进行整顿,除暴安良,安定地方。
曾国藩还成立了一个“大团”,也就是后来的“湘军”这个军队。
但由于曾国藩的行为,影响了地方官的利益,导致地方官对他也是怨声载道。
他因练兵得罪了当时的绿营军,这些人曾包围曾国藩的住处,将他狠揍了一顿,差点就杀了曾国藩。
但曾国藩一声不吭,就将这样的屈辱忍受下来,正是“好汉打脱牙和血吞”,他做了一个决定,带着自己的“大团”,去衡阳练兵。
曾国藩走的时候,当地百姓张灯结彩,大肆庆祝,当地的官员也在庆祝,在一片欢声中,留下了曾国藩的背影。
经历重重困难,解决了练兵场所的问题,又解决了钱的问题,曾国藩开始招兵买马。
人员以身强力壮的农民为主,当过兵的不要,退伍的不要,油嘴滑舌的小混混也不要。
至于军官,要有四个条件:
第一、才堪治民;
第二、不怕死;
第三、淡泊名利;
第四、吃苦耐劳。
而且曾国藩还特别注重军队的政治教育,他除了训练,还定期给士兵上政治课。
一年后,一支一万七千多人的湘军建立起来了。
可是,1854年,曾国藩率领自己的湘军,北上长沙,出战太平军,然而,出师未捷,湘军惨败,主帅曾国藩自杀未遂,成了整个朝廷的笑话。
不久后,湘军的另一支部队在湘潭大败太平军,曾国藩也挽回了自己丢失的脸面。
此后,曾国藩稳扎稳打,取武昌,败太平军于田家镇,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他不怕慢,只要一直在前进就终会达到目的地。
(曾国藩创立的湘军)
07
曾国藩这个人,少年是在读书的失败中度过的,青年是在考试的失败中爬起来的,到了中年,书生治军,他依然是从失败中爬过来的。
1854年九月,曾国藩奉命发兵江西,对手是石达开。
曾国藩依然是稳扎稳打,但石达开也不是吃素的。
曾国藩进攻的时候,石达开就坚守不出,等到曾国藩安营扎寨的时候,石达开就出城袭击,搞得湘军神经紧张,却又无可奈何。
最终,曾国藩惨败,差点就成了太平军的俘虏。
此后一段时间,曾国藩陷入困境,军队中失去了左膀右臂,在朝廷方面也是一团糟。
之后,他父亲去世,曾国藩回家守孝,可是一方面太平军之乱未平,国家正是用人之际,咸丰皇帝要曾国藩出山。
这一次,曾国藩没有直接听命,而是向皇帝提出了条件,要么给他实权,要么他在家守孝。
咸丰给他的答复是:那你在家守孝吧。
这一年,曾国藩47岁,是人生中的又一个低谷。
但曾国藩最不怕的就是失败,他开始反思自己,为什么在官场上一再碰壁?
最终他得出一个结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自己内心弱点太多,因为这些弱点,自己才会被人抛弃。
总而言之,是自我修养还不够。
他总结了自己的缺点,总得来说就是两条,第一,不够谦虚,第二,不够圆滑世故。
分开来说就是四点:
爱好虚名,论人是非,做事有始无终,待人接物很懈怠。
知道了,那就对症下药,人生最怕的就是不知道问题在哪里,其次是知道问题在哪里而不去解决问题。
08
1858年,咸丰再次给曾国藩下了一道圣旨,要他出山。
曾国藩变了,他没有再提以前的要求,而是表现得感恩戴德。
他弟弟说:当初的那些要求,怎么现在不提了?
曾国藩答:当初气盛,非中庸之道也。气盛时有我,中庸时无我,无我才能为圣人。
启程前,他非常谦恭地给军中将领写信,到了长沙后,又对每个大小衙门进行拜访,而且必定亲自拜访。
这一下,人们感觉到曾国藩和以前不同了,以前从未见他如此谦虚,官员们则在心里暗说:“曾国藩懂事了.”
他以前身上的那些毛病,都改掉了。
他坚持写日记,而且当成一件大事来写。
曾国藩打仗,一样是打“笨仗”,每到一个地方安营扎寨,曾国藩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他要求环绕营地挖两条深沟,然后再沿着沟建起高墙,先把自己保护起来。
他就这样,稳扎稳打,不求速胜,不求奇计,也不贪小利。
他一辈子打仗,就是这种风格,后来他还说,按照这种方式,天下可平。
1861年,攻陷安庆,督办四省,真正的封疆大吏。
1862年,奉旨任两江总督协办大学士,与太平军激战天京。
1864年,攻陷天京,覆灭太平天国。
又笨又慢,但曾国藩平了天下。
09
官职越来越大,曾国藩成了真正的权臣。
来巴结送礼的人越来越多,别人送礼,要是一点不收,那就是不近人情,不懂得做人了,要是收了,那就是贪污腐败。
怎么办呢?
曾国藩收礼,“避重就轻”,能拒绝的,他拒绝了,实在拒绝不了,就从中挑一两样最不值钱的出来。
他还给身边的人提了两个要求:
第一,不能欺凌地方官员;
第二、不能以权谋私给亲友安排工作。
他改革官场作风,并以身作则,简朴生活。
太平天国平定后,朝廷开始无作为,但曾国藩却更紧张了,因为洋人还在虎视眈眈。
两次鸦片战争之后,曾国藩更是明白,洋人比太平天国更危险。
他不像很多清朝官员那样,还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而是看出了清朝的虚弱和隐患,所以他一直想要改变这种情况。
于是,曾国藩觉得,靠购买西洋武器还不行,还要掌握西洋科学技术,因此他鼓励各省积极开办工厂,他聘请外国人大批翻译西方科技书籍。
1871年,曾国藩与李鸿章联名上奏,建议朝廷选派优秀子弟赴美留学,这是曾国藩去世前为国家办的最后一件大事。
但是由于时代和信息的局限,曾国藩没能看见世界大势,所以虽然他兴办洋务,却始终是标本不治。
10
1870年,天津教案爆发,曾国藩奉命处理,当时,曾国藩右眼已经失明,左眼也不大好,反正病恹恹的,而且他更加清楚这个案子的棘手程度。
因此,他写了遗书。
到了之后,他说:死是很容易的,人死如灯灭,一了百了,一切责任都不必承担,从这点而言,我希望现在就死。活着,就要负责,为自己负责,为朝廷负责。
但他没有死,所以还要负起责任。
不出所料的,天津教案还未处理完,举国对他都是一片骂声,曾国藩被迫离开,他推荐学生李鸿章继续处理此案。
此时,曾国藩已意识到,他效力的王朝已经无可救药了,他致力中兴,原来只是做了一场梦。
天津教案两年后,曾国藩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
他让自己的学生李鸿章来见他,见了李鸿章,曾国藩叹息说:
数十年办事之难,难在人心不正,世风不淳,而要正人心,淳世风,需要依赖一二英雄人物开天辟地,后来者应和。
1872年3月12日,曾国藩去世。
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圣人”、封建王朝最后的精神偶像离开了。
曾国藩一生,立言、立德、立功三不朽都做到了。
他是跟着儒家的教条走过来的,是儒家思想的一个典型,他的某些言行,也成了后世为人处世的典范。
11
曾国藩死后,他的得意门生李鸿章,就开始了后半生的“耻辱”之路,不停地和外国人签不平等条约,败一次仗,就签一次约。
1901年,李鸿章去世,去世前,还在被逼着签约,他曾经裁湘军,留淮军,如今,淮军早就作烟云散了。
1912年,曾国藩死后40年,辛亥革命爆发,他一生匡扶的封建王朝,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军阀混战,群雄并起,但是国家还是积弱而混乱,人民还未真正觉醒,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开始传播新文化,鲁迅也拿起了他锋利的笔,企图叫醒沉睡的国人。
这时候,又像曾国藩说的,需要依赖一二英雄人物,来引领世人。
再之后,一个叫毛泽东的湖南人,带领中国走进了新时代。
曾国藩所说的英雄人物,应该就是毛泽东这样有雄才伟略的人物。
只不过,曾国藩想要这样一个人物来“守”着那个陈旧不堪的中国,而他的湖南老乡毛泽东则创造了一个崭新的中国,让中国真正站起来,站在世界强国之林。
历史永不停息,曾国藩留下的,不止是一个故事,更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时代的进步,也照出了人的进步。
文|不有趣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