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家里的灶头》有感——致终将逝去的童年生活
读著名儿童文学家金曾豪先生的《蓝调江南》中一篇怀旧散文《家里的灶头》,不禁让我回到了童年,想到了那段难忘的岁月。
爷爷奶奶去世得早。四口之家的我们,在很小时候就是家里的劳力。记得我8岁开始做饭洗衣服,到10岁时,在这方面已经能独挡一面了,像模像样的 ,很得邻里的众多夸赞,那个小家华既懂事又能干,顶得上一个大人呢。就是说8岁只能做点简单的饭菜。到了10岁开始上一年级的时候,一家人的饭(早中晚)是我全包,不论是和面、烙饼,烧稀饭、做干饭,不会干不会希,功夫熟练自然成,烧炒家常菜样样都会,这一点让父母很放心。
不仅负责家里人的饮食,还要负责几头猪的生活,当时煮山芋或者烧开水烫饲料或者切青草青菜之类的。有一次一不小心,把手指头切了一点,痛死了,直到现在,这个手指剪指甲时都要注意。
虽然人没有灶头高,还要站在板凳上才能顺利完成这些作业。
忙不过的时候,小妹自然是手下帮工的,父母不在家,我就是老大,必须令行禁止,无论同意不同意都得执行,不然误了大事,责任就是她的,她能担得起吗?即使受了委屈也要鼻涕一把,先把事情做完再说,等父母回来以后再告状喊冤,父母安慰犒劳一下,就破涕为笑了。我这时就要倒霉了,能量守恒嘛,刚才的威风,现在受点委屈算什么呢。
世事洞明皆学问,不要小瞧,做饭包括烧锅也都是一门学问,可以这么说,至今我都是一个好手。
以做面为例。和面时,面与水的比例要掌握好,做到不软不硬正好,要多和几次,这样面做出来才有筋道,好吃。发酵的时候要注意好时间,发酵过后做出来的会酸,发酵时间不足的做出来有种“死面”的感觉,不如“活面”来得鲜。然后开始做面为饼时,就更要注意,因为成功很不容易,一步都不出岔子才成功;做不好太简单,只要一个环节出问题就会前功尽弃。
下面往锅里添水,水的量也要把握好,多了,到时会把面贴在锅上沾到水,饼做出来不好吃;少了,会被烧干,饼做出来就会糊。
刚开始时锅底下的火必须要烧得很旺、很带劲,还要持续带劲,“大火”“硬火”最佳,一般以木材为主。就在水烧开的时候,热气上来了,就马上着手贴饼,沿着锅,在水的上方,把面用手平展开来。动作要飞快迅速,手脚麻利,否则锅是滚热的,面一沾上就被烫得不熟,你再想动它就不容易了,一次性成型。并且厚薄度要掌握好,太薄易被炕糊,太厚会不熟。
贴好以后赶紧把锅盖严、盖实,不能走气漏气,最好用干净的湿布沿着锅边四周围一圈,以防万一。大概十来分钟后,如果能闻到香气了,就要变化火的频道了,这时候就要改为“小火”“文火”才行,不能再用大火烧了,很容易出现烧糊烧焦的现象。
所以说孔夫子的过犹不及,中庸之道,凡是都要恰到好处才好,做饭这件事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关键时候,我手一挥,我小妹就乖乖从锅门出来,由我来把握这个火候,不能功亏一篑。之前我站这板凳在锅上忙碌的时候,正是我叱咤风云的时候,时不时发出指令,她这时候也高度紧张,不等我发号施令就主动问:“哥,大火还是小火,现在能不能开始……”。
那时真正体会到了当老大的感觉,真好。
三十多年过去了,声音仍在耳畔回响,仿佛就发生在昨天的故事一样,人生易老,时光容易把人抛啊。
家里的灶头,能使最荒凉的地方充满人间烟火,能让最简陋的房子弥漫富丽堂皇,能让最贫困的人变得非常富有。
还记得以前读过的一篇日本短篇小说《一碗阳春面》,家里的灶头就像一碗阳春面一样,让一家人团结在一起,永远不分开,一直到天老地荒。劈开政治不谈,可惜这么好的文章,我们的教材不选,最起码读本之类的补充教材要选啊,如今越来越富有的人缺少了什么呢?
读一读它吧。
闻一闻家里的灶头的味道吧。
吃一吃灶头做出来的饭菜吧。
又见炊烟起,这在城市里实在是很难再见的风景了。
和办公室的年轻老师们谈起灶头,他们都是一脸的茫然。我想这份记忆只能属于我了,属于终将逝去的童年岁月里的歌,属于来自遥远的绝响。
家里的灶头,她像渔歌唱晚一样抚慰着我这个喜欢怀旧的中年男人。
(“淮阴语文”倡导平民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