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解析“社会时钟”——制造人生焦虑、苦闷、压力的源头
前言
7岁上小学,保持优异成绩,18岁考985、211大学,22岁找一份体面、稳定、高收入、有前途的工作,建立优质人际网络,买房买车,有存款,25岁结婚找个好伴侣,然后生子,事业创高峰、名利双收,实现财富自由,让父母高枕无忧,与有荣焉。
这是社会认可的优秀人才、优质人生。
如果所有时间线能提前,那在大众看来更是年少有为,人生赢家。
相反,如果你在大众认可的时间段没有做到大众觉得该做到的事,轻则觉得你平庸不屑一顾,重则就会把你当人生loser、反面教材加以精神批斗。
你可能就会在,“你看别人家孩子……”、“你怎么好意思考这点分?”、“你怎么不和那优秀的谁学习一下?”之类的声音中长大;
在“你天天宅在家怕是心理有问题吧?”、“你找的那是什么破工作?”、“你都25岁了还单身?”、“都30了还考研考公务员?”、“你就没个得力的朋友吗?”、“必须去相亲”、“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升职加薪?”、“为啥那么忙却不见挣钱”等声音中过着青年生活。
可以说,我们人生中大部分的压力、烦恼、焦虑、苦闷都是源于这些大众认为我们在某个时间段应该做到某事,但我们却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做到,被大众质疑、轻慢,自身也觉得自己没出息、懊恼又在短时间找不到高效解决办法的自卑、自责、无助、乏力的负面情绪堆积。
大众为何会一致形成“某个时间段必须做到某事的共同意识”?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是因为受到的“社会时钟”的影响。
什么是“社会时钟”?
社会时钟,是用来描述个体生命中主要里程碑的心理时钟。它由社会文化背景决定,反映了我们生活的社会对我们的期望。
最早由纽加藤和黑杰斯塔德在1976年提出,他们认为不仅国家的社会文化会决定人们该如何行为,文化期望和认可的行为也在人的一生中按特定顺序也深深影响着大家。
大家会被周遭所有氛围暗示、推搡着向前做“适龄之事”,比如,一定年纪必须要完成学业,只能提前,不能延后,否则就是笨、书呆子、逃避就业;
一定年纪该结婚生子,否则就是老光棍,甚至被视为心理不健康的异类;
一定年纪该事业有成否则就是没出息等等。
那么,如果我们已经落后于当下的“社会的时钟”或者不想过分受制于此,该如何自处?
下面提3个建议:
破局
1、按自己的节奏生活
这话说起来很容易,但真正能做到的不多。因为我们无法独立于社会而存在,但凡在此间活着,很多无形的公认意识和大家都默认的准则,个人是无法打破的。
那我们具体该怎么做?
其实主要是增强精神抗压意识,要明白当你的现状、言行和“社会时钟”所认可的不一致时,身边难免会有各种不好听的议论、评价,想让你觉得自惭形秽,最终屈服于大众期待。
不可否认,恶语伤人六月寒,听到过分的话,谁都会觉得难受气愤。
但要想不过分受挟制,按自己的节奏生活,首先就要学会自动过滤恶意的言语攻击。
要知道别人有说话的权力,我们也有不上心、不生气地选择自由。要有意识地保持自己的精神世界尽量乐观积极,不要做负面情绪的奴隶,多做让自己舒心的事。
2、多关注自身
别想着和“社会时钟”的公众意识对抗,它不会因个人意愿短时间内改变或消失。
如果我们不想受其牵制,就要习惯四周的言语刀剑,我们要学会别自己往上凑去挨刀,不要把自己置身于漩涡之中,要学会在精神上置身事外。
较好的办法是建议大家多花时间关注自身的情况,比如身体健康、情绪状态,多客观地了解自己一些,并针对自己存在的问题做一些方案去改善自己,比如科学的健身、多阅读好的书籍,让自己的身心尽量保持在一个较好的状态。
3、不断提升自己
要知道哪怕你没有跟上“社会时钟”的节拍或者不想跟上,正面临着各种负面情绪的倾轧,人生的困苦……
只要你永远不“丧”,不否认、不放弃自己,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你依然有逆风翻盘,成为人生赢家的可能,只不过是比其他人晚一些,还有大器晚成等着你。
就算没有雄心壮志,最低线要让自己有一技之长,并不断精进,更好的保障自己的生活。
要谨记与其自怨自艾,不如发愤图强。
结语
苏轼在《定风波》中曾写道: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意思是,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生命不息,压力、焦虑、苦闷不止。
希望大家都不要过分被“社会时钟”左右,能按自己的节奏生活,同时多关注自己、不断提升自己,过自己顺意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