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是中医积极的宏观疾病防治理念

祝大家国庆快乐!

导语

在之前的分享中,我们多次阐述了中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同时指出,思想论为认识论服务、认识论为方法论服务、方法论为实践论服务。中医学强调中医的思想理论和基础理论必须和临床实践相结合,并且把临床实践放在首要地位。

《素问·气交变大论》提出:“善言天者,必应于人,善言古者,必验于今,善言气者,必彰于物。”这是强调用实践检验理论的警言。
在整体系统论思想指导下创建的一系列中医基础理论,无一不是通过长时间、大空间的临床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而传承、完善的。所以,这些理论既可以说明人体生理病理,又可以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中医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的临床运用是很丰富的,很多中医著作都有阐述,本文在此从略,仅从治未病学说来讨论整体系统论在临床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关于治未病,中医的整体观念和系统理论为中医人体生命哲学奠定了理论基础。治未病观念则充实了中医临床预防实践的方法论和实践论内容,并成为中医药学的另一大特点和亮点。

《非常中医》称:“治未病是中医积极的宏观疾病防治理念。”其学说的前瞻性、理论完整性和生命哲理性都是其他医学科学望尘莫及的。

《灵枢·经脉》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经文中的决死生,即指诊断;处百病,即指治疗;调虚实,即是指治未病。

另外《灵枢·经别》认为:“十二经脉者,此五脏六腑之所以应天道。”肯定了经络内连脏腑外应天道的器官作用,为中医治未病提供了理论基础。

另外,五行五脏病邪横传、阴阳失衡机理、六经传变等都为治未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治未病的基本内容包括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和病后防复(发)四个层面。

中医认为这四个层面基本涵盖了人体从健康到疾病的防治和从患病到康复的全过程。如果能超前积极对疾病未变层面做出临床干预,疾病将可能由重到轻、由轻到痊,对人体健康有极大裨益。

《非常中医》高度赞扬中医治未病是“超前的预防医学思想,高起点的医学防治理论,临床干预的至高境界,不可企及的学术高峰”。

关于中医治未病理论,两千多年来,既有理论又有实践。
《素问·八正神明论》警示说:“上工救其萌芽,……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为我们提出了忠告。
汉代医家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余脏准此。”由此可以看出,治未病既有思想论作指导,又有方法论引领实践,所以历代医家都有很多创见创新。
这不但能丰富中医学的防治理念与实践,而且还可以为现代医学酝酿新的医学观念提供更加开阔的思路和发展空间,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
杏林康青

弘扬传统中医文化,推广中医养生精髓;承载祖传中医底蕴,展示传统中医奥秘。 本公众号是由传统中医专业指导,宣传最正统的传统中医理论,为宣传发扬传承传统中医不遗余力!
8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