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歌诀<理血剂>
第一节 活血祛瘀剂
桃核承气汤《伤寒论》
桃核承气五般施,甘草硝黄并桂枝;
瘀热互结小腹胀,蓄血如狂最相宜。
功效:逐瘀泻热。
主治:下焦蓄血证。
【注】:当微利以下血:诸证得除。
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枳壳膝芎饶;
柴胡赤芍甘桔梗,血化下行不作痨。
功效: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主治:胸中血瘀证。
【附方】:
通窍全凭好麝香,桃红大枣与葱姜;
川芎黄酒赤芍药,表里通经第一方。
膈下逐瘀桃牡丹,赤芍乌药玄胡甘;
归芎灵脂红花壳,香附开郁血亦安。
少腹逐瘀小茴香,玄胡没药芎归姜;
官桂赤芍蒲黄脂,经暗腹痛快煎尝。
【注】:姜:干姜。
复元活血汤《医学发明》
复元活血汤柴胡,花粉当归山甲俱;
桃仁红花大黄草,损伤瘀痛酒煎去。
功效:活血祛瘀,疏肝通络。
主治:跌打损伤,瘀血阻络证。
温经汤《金匮要略》
温经归芍桂萸芎,姜夏丹皮及麦冬;
参草扶脾胶益血,调经重在暖胞宫。
功效:温经散寒,养血祛瘀。
主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
【注】:
①萸:吴茱萸;桂:桂枝。
②姜:生姜。
③刚柔相济。
生化汤《傅青主女科》
生化汤宜产后尝,归芎桃草酒炮姜;
恶露不行少腹痛,化瘀温经功效彰。
功效:养血活血,温经止痛。
主治:血虚寒凝,瘀血阻滞证。
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补阳还五赤芍芎,归尾通经佐地龙;
四两黄芪为主药,血中瘀滞用桃红。
功效:补气、活血、通络。
主治:中风后遗症属气滞血瘀者。
【注】:黄芪:补气行血。
七厘散《良方集腋》
七厘散治跌打伤,血竭儿茶冰麝香;
乳没红花朱共末,外敷内服均见长。
功效:化瘀消肿,止血定痛。
主治:跌扑损伤,血瘀疼痛,外伤出血。
【注】:
①乳香没药同用。
②还可治疗:一切无名肿痛;烧伤烫伤。
失笑散《局方》
失笑灵脂与蒲黄,等分为散醋煎尝;
血瘀胸腹时作痛,祛瘀止痛效非常。
功效:活血祛瘀,散结止痛。
主治:瘀血疼痛证。
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
金匮桂枝茯苓丸,芍药桃仁与牡丹;
等分为末蜜丸服,活血化瘀症块散。
功效:活血化瘀,缓消症块。
主治:瘀阻胞宫证。善治子宫肌瘤。
【注】:寒温并用。
活络效灵丹《医学衷中参西录》
活络效灵主丹参,当归乳香没药存;
症瘕积聚腹中痛;煎服此方可回春。
功效:活血祛瘀,通络止痛。
主治:气血凝滞证。
丹参饮《时方歌括》
心腹诸痛有妙方,丹参砂仁加檀香;
气滞血瘀两相结,瘀散气顺保安康。
功效:活血行气止痛。
主治:血瘀气滞证。
大黄蛰虫丸《金匮要略》
大黄蜇虫芩桃芍,地黄杏草漆蛴螬;
虻虫水蛭和丸服,五劳虚极干血疗。
功效:活血消症,祛瘀生新。
主治:五劳虚极。
【注】:
①地黄:干地黄。
②干血为病:腹满,两目暗黑,肌肤甲错。
第二节 止血剂
小蓟饮子《玉机微义》
小蓟饮子藕蒲黄,木通滑石生地襄;
归草黑栀淡竹叶,血淋热结服之良。
功效:凉血止血,利水通淋。
主治:热结下焦之血淋,尿血。
槐花散《普济本事方》
槐花侧柏荆枳壳,等分为末米饮调;
清肠止血又疏风,血热肠风脏毒疗。
功效:清肠止血,疏风行气。
主治:风热湿毒,壅遏肠道,损伤血络便血证。
咳血方《丹溪心法》
咳血方中诃子收,瓜蒌海粉山栀投;
青黛蜜丸口噙化,咳嗽痰血服之廖。
功效:清肝宁肺,凉血止血。
主治:肝火犯肺之咳血证。
黄土汤《金匮要略》
黄土汤将远血医,胶芩地术附甘奇;
温阳健脾能摄血,便血崩漏服之宜。
功效:温阳健脾,养血止血。
主治:脾阳不足,脾不统血证。
【注】:黄芩为佐制之药。
十灰散《十药神书》
十灰散用十般灰,柏茅茜荷丹榈煨;
二蓟栀黄皆炒黑,凉血止血此方推。
功效:凉血止血。
主治:血热妄行之上部出血证。
【注】:丹:丹皮。
胶艾汤《金匮要略》
金匮胶艾四物汤,养血止血调经好;
冲任虚损漏淋漓,胞阻胎漏胎气保。
功效:养血止血,调经安胎。
主治:妇人冲任虚损证。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