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伯父”到“先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文本教学解读与学习活动设计

文/李竹平名师工作室  朱守芬
文本教学解读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在鲁迅逝世9周年后写的纪念性文章,以倒叙的写法,回忆了与鲁迅先生相关的五件生活往事,生动地反映出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伯父鲁迅先生的怀念、热爱与崇敬。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个题目蕴含丰富的信息,不仅交代了作者和鲁迅先生的关系,还点明了文章的内容。这里的关键词“伯父”是任何人都可能有的亲切的伯父,但“我”的伯父又与一般人的伯父不同,另一个关键词“先生”代表的是一种尊称,体现了对鲁迅的崇敬和爱戴。
这篇文章虽然篇幅较长,但是课文用隔行分段的方法把文章分成了六部分,脉络非常清晰。先是回忆鲁迅先生去世时的场景,“我”惊异于“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接着,回忆“我”印象深刻的与伯父相关的五件事情,揭示出伯父受到爱戴的原因:谈书送书教育我要认真读书;笑谈“碰壁”抨击黑暗势力;燃放花筒向往光明美好;救助车夫无微不至;还有关心女佣。最后总结伯父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呼应开头“为什么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以此点明主题,表现伯父鲁迅先生的崇高品质,表达“我”对伯父的爱戴和怀念。
本文是略读课文,且有前两篇精读课文学习《少年闰土》《好的故事》的基础,课前可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做好预习工作。比如有关鲁迅先生逝世时的相关资料;本文作者周晔的相关资料;他人纪念鲁迅的相关文章等。另外,本文以孩子的口吻去回忆伯父,因此有些语言也需紧扣本单元语文要素“借助相关资料”来“理解主要内容”。这部分较难的资料,可在课上由老师进行补充。比如“谈书送书”这件事上,体现了鲁迅先生对孩子教育的关心。教师可以补充《表》《小约翰》这两本书的相关资料。这两本都是鲁迅先生翻译的外国儿童文学作品,其中《小约翰》还被鲁迅先生称为“无韵的诗,成人的童话”。鲁迅先生选择这两本书送给孩子,可谓用心良苦。在“笑谈碰壁”这件事中,“碰壁”是指鲁迅先生在与反动派作斗争时屡遭挫折和迫害,而“笑谈”这件事的说法显示出鲁迅先生对敌人的轻蔑,教师可补充鲁迅先生改180余次笔名的资料,其中不乏“隋洛文”(对“堕落文人鲁迅”这一称呼的反击)“丰余”(对“封建余孽”这一称呼的反击)这种颇富战斗性的笔名,丰富学生对鲁迅先生的认识。
本单元还有“通过事情写一个人,表达出自己的情感”这一习作训练要素,除了《少年闰土》之外,这一要素就是通过本篇文章得以落实。课前提示部分明确了两个任务,“想想课文写了关于鲁迅的哪几件事,给每件事情加小标题”和“课文中的鲁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给五件事情概括小标题的方式,可梳理出文章的主要内容,留下怎样的印象需要学生回到文中去找寻依据,引导学生由阅读到关注作者的表达,从而体会作者是如何通过多个事情,抓住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等方面描写一个人,表达出自己的情感的。本文还可以作为本单元习作“有你,真好”的范文进行学习。
学习活动设计
学习目标:
1.默读课文,用小标题概括文中所写的鲁迅先生的几件事。
2.能借助相关资料自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感受鲁迅的人物形象。
3.体会作者“如何通过多件事写一个人,表达出自己的情感”的写作手法。
学习过程:
板块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成果,交流鲁迅印象
师:同学们,经过前期学习与资料的搜集,现在的你对于鲁迅先生有哪些了解?(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资料,交流预习成果。相关资料包括:本文作者资料;鲁迅先生去世的资料;他人回忆鲁迅先生的资料等。)
2.紧扣标题,从“伯父”到“先生”
师:同学们,从这个标题,可以得知什么信息?
一个是“我”眼中亲切的“和任何人的伯父一样的伯父”,一个是别人眼中“受人爱戴”的鲁迅先生。
3.明确阅读任务,整体感知课文
任务一:想想课文写了关于鲁迅的哪几件事,给每件事情加小标题;
任务二:课文中的鲁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板块二 聚焦事件品读课文
1.概括小标题,交流任务一
本文主要讲了谈书送书、笑谈“碰壁”、燃放花筒、救助车夫、关心女佣这五件事。
2.默读课文,找出中心句
师:鲁迅先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来说说吗?
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3.聚焦任务二,交流鲁迅印象
(1)学生交流五件事,教师相机点拨补充
①“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实际是在用幽默的方式,委婉批评小周晔要认真读书。
②“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一本是《表》,一本是《小约翰》。伯父已经去世多年,这两本书我还保存着。”
这两本书是鲁迅先生亲自翻译的外国儿童文学作品,《小约翰》被鲁迅先生称为“无韵的诗”。鲁迅先生送书也是用心良苦,非常关心下一代。
③“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黑洞洞的指的是黑暗的旧社会,“碰壁”是指鲁迅先生斗争时遭受的迫害。“笑谈”则体现了鲁迅先生的坚强与乐观。鲁迅先生曾有过180多个笔名,不乏富有战斗性的。“隋洛文”则是针对1930年国民党通缉“堕落文人鲁迅”一事所起的笔名。“封余”“丰之余”是针对有人攻击鲁迅先生是“封建余孽”而起的,故作反语。
④“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这里的叹气是对以车夫为代表的底层百姓苦难生活的同情;是对麻木行人的悲哀;是对自己无力改变的悲叹。
(2)总结“鲁迅印象”,完成学习单表格
事件

人物描写方法

鲁迅特点

总体印象

谈书送书

语言、动作、神态

爱孩子、风趣幽默、

严谨治学

为自己想得少,

为别人想得多

笑谈“碰壁”

语言

爱憎分明、坚强乐观

燃放花筒

神态

向往美好、富有童心

救助车夫

动作、语言、神态

关心劳苦大众、忧国忧民

关心女佣

语言

关心劳动人民、工作忘我

4.根据学习单回顾课文,交流作者表达方法
板块三 拓展阅读,升华情感
1.快速默读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片段。
2.交流:前来参加追悼会的人群中,你印象最深的是谁?
3.回归原文,总结升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