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tlight成长规划丨两代天才少女命运却截然不同,特长培养和快乐童年如何兼顾

SPOTLIGHT

>

掌握父母之道

Be In The Spotlight

Start Living Your Dreams

<

一部《天才少女》又让教育成为一个话题,关于成为天才还是先做少女。虽然现实生活中像小玛丽一样的天才少女少之甚少,不过谁说影片就没有现实意义了呢?

电影以天才儿童的故事做引,牵扯出关于家庭、亲情等问题的思考。该片由“美国队长 ”克里斯·埃文斯”主演,荣获奥斯卡最佳女配角的黑人女演员:奥克塔维亚·斯宾瑟助阵,电影《和莎莫的500天》的导演马克·韦布执导。

同样是大叔和萝莉,这次不同的是大叔融合了亲情,萝莉也不是一般的萝莉。你可以把它当做一部温情的家庭电影来看,也可以视它为探索天才该怎样成长的成长类电影。

美国队长克里斯·埃文斯扮演的舅舅,带着姐姐的遗孤玛丽生活在海边。他曾是大学教   授,因为目睹数学家姐姐的抑郁、自杀,发誓要让小玛丽过上正常的儿童生活——姐弟   俩当年都是天才儿童,姐姐被他们的虎妈培养成才,却丧失其他所有快乐。

在抚养过程中,舅舅发现了玛丽的超强数学天赋。换作一般人都要乐坏了,舅舅却反   其道而行之,不仅没有开发玛丽的天赋,还千叮万嘱她,一定要把天赋隐藏起来。

直到玛丽上学,她远超同龄人的数学思维再也无法隐藏。这时,玛丽的外婆出现了,她住好房子、收入高,还是剑桥数学系高材生,有强大的财力和精力好好栽培小玛丽,但舅舅坚决不答应,一场抚养权的争夺战揭开帷幕……

这是虎妈教育和羊爸教育的一次正面PK。片子不休不倦地探讨了怎样正确地养育孩子,从各个细节提出疑问,又用各种情节推动我们去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答案。

这是一个关于如何教育天才的故事,但从教育理念到人生价值观,都具有普遍意义。

1

 你一定能成为你妈妈

当年的虎妈,现在的虎外婆不干了。这位资深数学家率高级律师杀到小镇,开始了一场天才儿童争夺战。外婆出现后,一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见面礼就是高级的苹果电脑,周末是去波士顿度假——看到了心之所向的大都市,看到了梦寐以求的三角钢琴……甚至去了全球顶尖学府——麻省理工学院,从小就对数学感兴趣的玛丽,仰望着历史上最伟大的数学家们的照片都惊呆了。

那里的数学教授还专门给她出了一道大学生水平的题目,但玛丽琢磨了很久,都还没有想出来,正当外婆气冲冲地带着玛丽离开的时候,玛丽却道出了真相,“这道题根本不用解,因为本来就是错的。”

错愕的外婆把玛丽带回课室,后者纯熟地在数字前加上了根号,在没有任何计算器帮助的情况下,快速算出了答案……

这些开挂的瞬间,观众看着都爽,正当所有人都以为外婆稳拿小玛丽的抚养权时,玛丽却对社会福利人员说,“我喜欢外婆,她跟妈妈很像。但我不想和她一起住,因为她太专横了。”

原来,玛丽妈妈黛安的自杀并非意外,她的死亡完全是她的亲生母亲二十多年逼迫的结果。因为黛安天赋异禀,所以她从小就被母亲寄语厚望。她从来没有拥有过完整的童年,在其他孩子还天真烂漫的年纪,她就已经被迫坐在桌前研究数学问题。她从来没有看过一场棒球比赛,没有去过社区游泳池,没有参加过女童军。

在外婆看来,黛安不是普通人,所以她注定要接受不平凡的人生。而人类社会的伟大进步,则都是因为像她这样的十亿分之一的天才。在她看来,黛安的人生使命就是让自己的天赋发挥应有的价值,其他的都不重要。

而这一点,在外孙女玛丽身上也同样适用。“你一定能成为你的妈妈!你一定要成为你的妈妈!”在她看来,黛安的未竟之志就落在了玛丽肩上,玛丽既然已经背负了如此伟大的使命,又怎么能够和修船的舅舅住在破烂屋子里,念着平凡的一年级,过着平庸的童年呢?所以她不顾一切地想要争夺玛丽的抚养权,试图给予她最好的教育和生活环境,让她循着一个“天才”的人生轨迹兢兢业业地为数学事业奉献一生。

与外婆短暂的相处后,早慧的小玛丽,其实已经看清了外婆的目的。她知道,外婆其实并不是要抚养自己的外孙女,而是要抚养一个天才少女。

毫无疑问,外婆能带领小玛丽收获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她永远不会倾听孩子真实的内心,因为她觉得没有必要,“将来孩子就知道,我是为她好。”

2

 相信孩子快乐就好

孩子到最后不一定快乐

可学业、事业,又怎么会是人生的全部?成功的教育,又何止是在学业、事业上全力支持?教育,应该是一种全方面的关怀,是带孩子去领略亲情、友情、爱情,品味一个个美丽的瞬间,一次次细小的感动。

反观“羊爸”阵营代表人——舅舅,就像小玛丽说的,“他在知道我聪明之前,已经很喜欢我了。”在舅舅眼中,小玛丽就是个最平凡不过的小女孩,应该练习如何过好自己的生活,而不只是解数学题。

小玛丽第一天上学时,就在课堂上解答出57乘以135的答案,还顺带开了个方,身边的小伙伴都惊呆了,她禁不住得意起来,大声吆喝校长:“打电话给我的舅舅,让他把我从这里接走!”

把玛丽接走后,舅舅没有立刻说教,而是把玛丽带到了海边。接着,他用一贯充满智慧的语言,让玛丽好好反思自己的行为:“你不是因为主动发言而被罚的,而是因为不尊重校长被罚的。”后来,小玛丽就懂得主动和同学老师打招呼。

虽然舅舅不能提供给玛丽优渥的物质环境,却在精神上做到了富养。

他懂得蹲下身子和玛丽交流。

当玛丽怀疑自己影响了舅舅的私生活时,舅舅没有解释说没有,而是说了一句,“我那个时候说的话(玛丽撞见舅舅和老师约会,舅舅一时尴尬对玛丽说了一些气话),就好像你之前因为我没有给你买钢琴,而说我是个坏舅舅一样。”

他懂得拨开云雾看见玛丽的内心。

外婆为了打赢官司,找来玛丽的生父,这让玛丽第一次发现,原来自己是被爸爸抛弃了的人,把自己关在厕所里哭,这个时候,舅舅把她带到了医院,一直等,直到医院里的另一群人,因为接生成功的消息而兴高采烈、手舞足蹈的时候,对玛丽说,“你出生的时候也是这么开心。”

……类似的暖心的细节非常多。而他之所以如此用心地照料玛丽,除了对玛丽的爱,更缘于姐姐黛安的嘱托——让玛丽像普通人一样快乐成长。

这个嘱托听起来很简单,但在曾经的天才少女——黛安身上,却始终实现不了。自杀前,黛安最渴望的,就是“普通”,这种“普通”,不是碌碌无为,而是拥有完整人生,能有朋友、能玩耍、能开心享受平常人所拥有的喜怒哀乐。

她已经为了母亲的期待付出了一生,更不忍心女儿踏上和自己一样的路。

但舅舅这种“快乐就好”的教育,却也慢慢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当天才学校向玛丽发出奖学金邀请,学校校长也强烈建议把小玛丽送进去时,舅舅再三拒绝。

为了带玛丽逃离外婆身边,他付出了很多,他也隐藏了自己的天赋,放弃大学助教的身份,从事一份收入微薄的工作,还故意克制玛丽的数学才华,不让小玛丽去学习与之智力水平匹配的知识……

但玛丽真的喜欢这种生活吗?不是的,她在学校过得不快乐,她在6岁时,就能读完大学水平的数学书,却得在小学的课堂上,学习完全没有挑战性的知识,也无法与同龄人成为朋友。

3

最好的教育是成就个性

然而一个已然天赋惊人的孩子应该如何成长,应该拥有怎样的人生,到底谁说了算?怎么做才对?

舅舅看到了一种人生,虎外婆看到了另一种人生。一个认为快乐更快乐,另一个认为成就更快乐。一个想要让小女孩玛丽成为伟大的天才,一个却希望天才玛丽做一个平凡的小女孩。两条路南辕北辙,注定不可能殊途同归。他们都在不同的情境里注入了自己的理解。

实际上,虎外婆的方式如果遇到合适人选,也未见得就是坏方式——史上也有各种“家”,以奋斗本身为快乐,以追求成就的过程纾解其他欠缺带来的空白。然而后者毕竟是少数,这取决于性格、人格的构成,风险当前,让一个小孩子先做一个小孩子显然更安全,更沉稳——纵然将来没有杰出成就,起码还有健全的性格体系、社交技能、适度情商作为护身符。

在整个故事中,获得成长的不是孩子,而是大人。

外婆最终得知,原来女儿早就解出了难题,只是因为憎恨,要求必须等到母亲死后再发表成果。逼死女儿的,竟是自己。

而弗兰克也终于醒悟,自己为了逃离母亲避免重蹈姐姐覆辙的努力,对于玛丽而言,或许已成为一种反向的高压教育。

影片的结尾,在经过两种教育观的拉扯后,弗兰克尝试着一种平衡:送玛丽去高等学校,学习与之智力相称的知识;在课余时间,则让她跟同龄人一起游戏,享受童趣。

这一家人,看过了一次次天才的坠落,终于,找到了一种方式来呵护这个最小的天才。

反观国内现在的父母大都开始变得功利,为了让儿女成才,中国的家长从小就给孩子灌输着只有学习好才能出人头地的观念。中国的孩子从小学开始,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周末就充满各种补习班和兴趣班。

大人最擅长臆断什么是“对孩子最好的”,然后剥夺孩子的娱乐,干涉孩子的社交,凌驾孩子的意志,强迫孩子听从他们的意见。而大多数被誉为“天才”的孩子们永远地失去了快乐,成为了功利、孤独、厌世的牺牲品。

回到本片,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四个字:成就个性

是创造环境,让受教者发现自己的本心,并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所以,一切阻止这种可能性的,都是对孩子的迫害。无论你的出发点是基于攫取还是保护。

这便是spotlight教育成长规划项目,真正想要为中国万千家庭所要服务的内容。

成长规划,帮助您孩子成为一位平凡幸福但优秀的人:

“spotlight成长规划”是以国际权威、科学的测评技术为基础,采用港澳台及国外教育局广泛使用的一对一测评分析体系,对3-18岁孩子的性格与思维特点进行深入剖析,并结合孩子的兴趣爱好、生活环境以及家长期望,由专业的心理学和教育学导师为孩子度身定制的一套个性化家庭教育指导方案。

SpotLight教育

针对性制定成长规划

实现个性化的教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