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垣的一方,可补脾益肺,清阳升而浊阴降

升阳益胃汤是金代李东垣所创,收录在其著作《内外伤辨惑论》及《脾胃论》之中,具有补脾益肺、升举阳气、祛风除湿清热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脾阳不升,湿热内停,兼有外感风寒表证。其原方主治“肺之脾胃虚”,《肺之脾胃虚论》说:“怠惰嗜卧,四肢不收……体重节肿,口苦舌干,饮食无味,食不消化,大便不调,小便频数者,兼见肺病,洒淅恶寒,惨惨不乐,乃阳气不申故也”。

脾居中焦,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被称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脾在五行中属土,脾土可生肺金,肺主通调水道,为水之上源,为水液代谢的枢纽,故脾和肺之间有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的相互作用。脾喜燥而恶湿,脾为阴土,当然胃为阳土,脾的阳气易衰,即湿邪侵犯人体,最易伤害脾阳,脾阳虚衰,不仅可致湿浊内困,还容易引起外湿侵袭。人体脾阳虚弱,不能胜湿,湿为阴邪,湿性重浊腻滞,故感到体重节痛,四肢乏力;中焦不能运化水谷精微,传化失宜,故不欲食,饮食不化,二便不调;土不生金,母病及子,肺气不足,不能布化于皮毛,温煦皮毛不足,则微微恶寒。脾胃之气不足,阳气不能上升外达,因此说“乃阳气不升故也”。

本方的药物组成为黄芪二两,半夏、人参、炙甘草各一两,防风、白芍、羌活、独活各五钱,橘皮四钱,茯苓、泽泻、柴胡、白术各三钱,黄连二钱,生姜五片,大枣二枚组成。该方由六君子汤加羌独活、防风、柴胡、黄芪、白芍、黄连、泽泻、茯苓组成,此方从整体来看,是一个补益的方剂,六君子助阳益胃,重用黄芪,以补肺而固气;羌活、独活、防风、柴胡,除湿痛而升清阳;芍药敛阴而调荣止痛,又可防止风药伤阴太过。茯苓、泽泻,泻湿热而降浊阴。少佐黄连,以退阴火。综观全方,遵《内经》“劳者温之”,“陷者升之”之旨,补中有散,发中有收,纵横开阖,升降相得,清温并施。阳气得“伸”,正旺而邪服。

升阳益胃汤主证脾虚、湿热、痰湿,寒热错杂,舌苔黄白厚腻为主要表现,脉象相对濡弱。本方证的病机在于脾胃虚弱,滞留中焦,阻遏一身阳气,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凡劳伤脾胃,痰湿内蕴,谷气不盛,阳气下陷诸症,都可用此方治疗。费伯雄在《医方论》中论到升阳益胃汤时,说:“东垣论饥饱劳役,阳陷入阴,面黄气弱,发热者,当升举阳气,以甘温治之。此真卓识确论,为治阳虚发热者开一大法门”。但对于上实下虚的患者,则应忌用,故费伯雄又说:“方中辄用升、柴,恐上实下虚者更加喘满。在东垣必能明辨,当病而投。后人若执定此法,一概施之,则误人不浅矣”。

总之,此方是以甘温益气之品,配伍祛风升阳药,使脾气健旺,清阳得升,浊阴得降,临床凡遇具有脾胃消化功能障碍者,只要其病机相同,不论其病位在肝、肺、肾、膀胱、冲任等部位的疾病,均以本方辨证治疗,皆可收到良效,足见异病同治之妙。

(0)

相关推荐

  • 能治十几种疾病脾胃方,升阳益胃汤!

    曾经有一位网友患有肠易激综合征,咨询我,说吃过葛根芩连,半夏泻心,乌梅丸,时方痛泻要方效果不佳,也用过不少西药没有治疗好.我考虑脾胃多用李东垣方,因此推荐他选用升阳益胃汤试试,没想五剂以后效果大显,然 ...

  • 高建忠 | 淡渗伤阳话茯苓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肺.膀胱经.功效为健脾补中.利水渗湿.宁心安神.在中药中,有"平平淡淡一君子"之称.在我们常用的方剂中,经常会见到有茯苓的出现.从"补气之主 ...

  • 李东垣的一方,可补脾益肺,清阳升而浊阴降【一点资讯】

    升阳益胃汤是金代李东垣所创,收录在其著作<内外伤辨惑论>及<脾胃论>之中,具有补脾益肺.升举阳气.祛风除湿清热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脾阳不升,湿热内停,兼有外感风寒表证.其原方 ...

  • 李东垣的一方,可补脾益肺,清阳升而浊阴降《升阳益胃汤》

    升阳益胃汤是金代李东垣所创,收录在其著作<内外伤辨惑论>及<脾胃论>之中,具有补脾益肺.升举阳气.祛风除湿清热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脾阳不升,湿热内停,兼有外感风寒表证.其原方 ...

  • 头晕8年,浊阴窃机阳位,清阳不升,浊阴不降

    今日头条:中医林佳明 荔枝微课:中医林佳明 更新时间:每天更新 今天是我写日记第1002天. 一位来宾的阿姨,反复的头晕8年,非常的痛苦,跑偏省城各个医院,输液,打针,治疗后没有见效,还是反复发作. ...

  • 反复头晕2年,阴邪窃机阳位,清阳不升,浊阴不降

    视频号:中医林佳明 荔枝微课:中医林佳明 更新时间:每天更新 今天是我写日记第953天. 女性,60岁,反复头晕2年,加重3天 2年前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头重脚轻,无天旋地转,无肢体乏力,在当地治疗输 ...

  • 清阳不升,浊阴不降

    指升清降浊机能障碍.当脾胃阳气不足,运化功能减弱,不能腐热水穀,化生精微,反而聚湿生痰,阻滞中焦,就会形成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的病理变化.主要病状有头重眩晕.胸闷腹胀.食少.倦怠.大便溏泻.舌苔白腻.脉 ...

  • 清阳出上窍  浊阴归下窍

    阴阳理论是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哲学对世界万物由来.变化的论述方式.阴阳哲学不仅是中医学理论的建构基础,更是中医临床实践中辨证论治的理论依据.在<素问>中,论述阴阳理论的地方很 ...

  • 论中医“清阳上升,浊阴下降”的真实含义:

    "清阳上升,浊阴下降",是中医里的生理术语.意指脾胃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 饮食物进入肠胃之后,经过肠胃的消化吸收,把营养精微吸收后上输于心肺,再由心肺敷布周身,滋润五脏六腑,四肢百 ...

  • 降龙桩:充积清阳,化解浊阴,强化丹田内气!

    桩势:两脚平行横开一步,与肩同宽,两腿屈膝半蹲,裆部撑圆.成为马步,上体自然正直,两手自然在体前抬起,与小腹同高,掌心均向下,掌尖相对,腕部放松,双臂弧形环抱,口轻闭合,舌舐上腭,目视前方(下图). ...

  • 清阳不升可致头晕,浊阴不降也可以引起头晕【一点资讯】

    临床上很多病人诉有头晕的症状,头脑昏昏沉沉,就像一块湿布包裹着似的,揉揉按按会舒服一些,但是常反复发作,持续不能缓解,西医多归于脑供血不足的范畴,治疗起来没有太好的办法. 我们认为头昏沉与清阳不升和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