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康疗47:解读《黄帝内经·素问·奇病论》

自我康疗47:解读《黄帝内经·素问·奇病论》

中国人与西方人处理问题的方法论不同,反映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特质差异,更体现出了认识论的差异。

所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用中国语言表达范式来讲,方法论只是“术为道之用”的“法术万变而道不变”,认识论才是蕴涵着“道为术之本”的“道不同”。因此,按照西方语言表达范式的思维定势,在方法论层面进行科学真理之争,就必然会被诱入价值观多元化的迷魂阵,从而丧失对正邪善恶“道不同”的判断能力。

譬如,中国医术与西方医术的方法论不同,就源于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道不同”。中国医术的“道为术之本”,就是在“天人合一”的宇宙自然生态系统里,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地诊治人体病变。西方医术的“道为术之本”,则是撇开“天人合一”的宇宙自然生态系统,也不会考虑天道四时地理五行与人体气血循环的关系,而只是孤立看待人体器官组织的病变和病因,然后就是精准分析病毒细菌的基因特征,不断研制开发以毒攻毒的疫苗和特效新药。于是,就形成了病毒细菌转基因变异与疫苗和特效新药的恶性循环。正在“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肆虐的这场全球化新冠瘟疫,便是西方科学主义“市场神教”的“不知常妄作凶”。

回头再来看中国医术的方法论。“黄老之学”的大道文化经典《黄帝内经》有这样一段记载:

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

  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

这段话翻译成白话文大意就是,黄帝问:患者感觉口中发甜,这是什么病?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岐伯回答说:这是五味精气上溢所致,称为“脾瘅”病症。饮食五味入于口,贮藏于胃脏,再由脾脏将水谷精气输送至全身。如果脾脏运化功能衰弱,就会导致津液淤积而向上泛溢,从而使患者感觉口中发甜。这种疾病是饮食过于肥美引发的,患者平时必然贪吃甘美而肥腻的食物。肥腻食物会使人体内生热,甘味会引发胃脘满胀。因此,脾脏运化功能失常,就必然导致脾热上溢,日久就会转变成“消渴”病症。这种疾病,应采用兰草治疗,以排除体内蓄积的热气。

由此可见,所谓“百病皆生于气”,既会来自外界的寒热邪气,也会产生于人体内部的食气。从食气五味诊断人体病变,就可以说百病都是吃出来的。“不治已病治未病”,就是要求人们必须注意“药食同源”的日常饮食。至于人体五脏气血循环与五谷五味的关系,就必须进行天道四时地理五行的系统分析了。对于这种“法术万变而道不变”的方法论,具有大道文化基因传承的中国人很容易掌握,而科学主义“市场神教”的洋人就很难理解了。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静心解读和感悟《黄帝内经·素问·奇病论》。

《黄帝内经·素问·奇病论》原文

  黄帝问曰:人有重身,九月而瘖,此为何也?

  岐伯对曰:胞之络脉绝也。

  帝曰:何以言之?

  岐伯曰:胞络者,系于肾,少阴之脉,贯肾、系舌本,故不能言。

  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无治也,当十月复。《刺法》曰:“无损不足,益有余,以成其疹,然后调之(《甲乙经》、《太素》无此四字,为全元起注文,误书于此,当删去)。”所谓,无损不足者,身羸瘦,无用镵石也;无益其有余者,腹中有形而泄之,泄之则精出而病独擅中,故曰疹成也。

  帝曰:病胁下满气逆,二三岁不已,是为何病?

  岐伯曰:病名曰息积。此不妨于食,不可灸刺。积为导引服药,药不能独治也。

  帝曰:人有身体髀股胻皆肿,环齐而痛,是为何病?

  岐伯曰:病名曰伏梁,此风根也。其气溢于大肠而着于肓,肓之原在齐下,故环齐而痛也,不可动之,动之为水溺涩之病也。

  帝曰:人有尺脉数甚,筋急而见,此为何病?

  岐伯曰:此所谓疹筋。是人腹必急,白色黑色见,则病甚。

  帝曰:人有病头痛,以数岁不已,此安得之?名为何病?

  岐伯曰:当有所犯大寒,内至骨髓,髓者以脑为主,脑逆故令头痛、齿亦痛,病名曰厥逆。

  帝曰:善。

  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

  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

  帝曰:有病,口苦取阳陵泉(按全元起本及《太素》无“口苦取阳陵泉”六字)口苦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

  岐伯曰:病名曰胆瘅。夫肝者中之将也,取决于胆,咽为之使。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治之以胆募、俞,治在《阴阳十二官相使》中。

  帝曰:有癃者,一日数十溲,此不足也。身热如炭,颈膺如格,人迎躁盛,喘息气逆,此有余也。太阴脉微细如发者,此不足也。其病安在?名为何病?

  岐伯曰:病在太阴,其盛在胃,颇在肺,病名曰厥,死不治。此所谓得五有余二不足也。

  帝曰:何谓五有余二不足?

  岐伯曰:所谓五有余者,五病气之有余也;二不足者,亦病气之不足也。今外得五有余,内得二不足,此其身不表不里,亦正死明矣。

  帝曰:人生而有病巅疾者,病名曰何?安所得之?

  岐伯曰:病名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巅疾也。

  帝曰:有病痝然如有水状,切其脉大紧,身无痛者,形不瘦,不能食,食少,名为何病?

  岐伯曰:病生在肾,名为肾风。肾风而不能食,善惊,惊已心气痿者死。

  帝曰:善!

白话文翻译

黄帝问:有的妇女在怀孕九个月时,会发生不能说话的现象,这是怎么回事呢?

  岐伯回答说:这是胞宫络脉气血被胎儿压迫阻绝所致。

  黄帝追问:这该怎样解释呢?

  岐伯回答说:胞宫络脉系于肾脏,足少阴肾经贯于肾而上系于舌本。因此,胞宫络脉受阻,就会导致口舌不能言语。

  黄帝问:这该怎样治疗呢?

  岐伯活动说:不需要治疗,等到十月分娩后就会自然恢复。《刺法》有言:“正气不足时不可用泻法,邪气有余时不可用补法,以免误治生疾。”所谓“无损不足”,就是妇女怀孕九个月时身体虚弱,不可采用针石术进行泻法治疗。否则,就会伤其正气。所谓“无益有余”,就是说妇女腹中已经怀孕时,也不可采用针石术进行泻法治疗。否则,就会耗散精气导致胎死腹中。死胎独留腹中,就反而会造成疾病。

  黄帝问:有患者感觉胁下胀满,气逆喘促,二三年都不见好。这是什么疾病呢?

  岐伯回答说:这是“息积”病症,不妨碍饮食,不可采用针灸术治疗。气血不通时,应采用导引法进行疏通,并辅之以药物调治。单独用药物,则不能使患者治愈。

  黄帝问:患者身体的臀部、大腿和小腿都发生肿胀,并且引起环绕肚脐作痛。这是什么疾病呢?

  岐伯回答说:这是“伏梁”病症,因为风邪久留体内所致。邪气在体内流溢于大肠,又流着于肓膜。因为肓膜起源于肚脐下部,所以就会引发环绕脐部作痛。这种病不可用按摩法治疗,否则就会造成小便涩滞不畅的疾病。

  黄帝问:患者尺肤脉搏动数疾,筋脉拘急外现。这是什么病呢?

  岐伯回答说:这就是“疹筋”病症,患者必然会出现腹部拘急症状。如果面部显现或白或黑的颜色,就表明病情已经很严重了。

  黄帝问:患者感觉头痛,多年都不见好。这是什么病?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岐伯回答说:患者应是受过严重寒邪侵害,寒气已侵入体内至骨髓。骨髓以脑为主,牙齿为骨之余。寒气上逆于脑,就会使患者产生头痛和牙齿疼痛症状。这种疾病是寒邪上逆所致,所以就称为“厥逆”。

  黄帝说:先生讲得太好了!

  黄帝接着问:患者感觉口中发甜,这是什么病?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岐伯回答说:这是五味精气上溢所致,称为“脾瘅”病症。饮食五味入于口,贮藏于胃脏,再由脾脏将水谷精气输送至全身。如果脾脏运化功能衰弱,就会导致津液淤积而向上泛溢,从而使患者感觉口中发甜。这种疾病是饮食过于肥美引发的,患者平时必然贪吃甘美而肥腻的食物。肥腻食物会使人体内生热,甘味会引发胃脘满胀。因此,脾脏运化功能失常,就必然会导致脾热上溢,日久就会转变成“消渴”病症。这种疾病,应采用兰草治疗,以排除体内蓄积的热气。

  黄帝问:患者感觉口中发苦,这是什么病?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岐伯回答说:这是“胆瘅”病症。在人体的五脏中,肝为将军之官,主谋虑。胆为中正之官,主决断。咽部为之外使。“胆瘅”患者,经常是多谋而又难决断,情绪苦闷就会使胆气虚弱,导致胆功能失常,从而造成胆汁循经上泛。因此,患者就会感觉口中发苦。采用针灸术进行治疗时,应取胆经的募穴和背部的胆俞穴。这种治疗方法,在《阴阳十二官相使》中有论述。

  黄帝说:身患“癃”症的病人,一天要解数十次小便,这是体内正气不足的表现。同时,患者身热如炭火,咽喉与胸膺间感觉就像格挡不通,人迎脉躁动激烈,呼吸喘促,肺气上逆,这又是邪气有余的表现。手太阴肺经的脉象微细如头发,这也是正气不足的表现。这是什么病?病根又在哪里呢?

  岐伯回答说:病根在脾脏,热邪炽盛表现在胃脏,症状偏重表现在肺脏。这种疾病称为“癃厥”,是不治之症。此所谓“五有余二不足”的症状。

  黄帝追问:什么是“五有余二不足”呢?

  岐伯说:所谓“五有余”,就是身热如炭、颈膺如格、人迎躁盛、喘息、气逆,这五种邪气有余的症状。所谓“二不足”,就是一日数十溲、脉微细如发,这两种正气不足的症状。现在患者外见五有余,内见二不足。既不能依有余而攻其表,又不能从不足而补其里,所以说是必死无疑了。

  黄帝问:有的人自出生就患有癫痫病,这究竟是什么病?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岐伯回答说:这就是“胎病”,是在母腹中形成的。其母在怀孕时曾受到过严重惊吓,导致邪气逆于上而不下,精气与邪气相争胶着不散,就使得胎儿生下来就患有癫痫病。

  黄帝问:患者面目浮肿就像注满水一样,切得脉象搏大而紧。患者身体却没有痛处,形体也不消瘦,只是吃不下饭,食量也很小。这是什么病呢?

  岐伯回答说:这种病发生在肾脏,称为“肾风”。患有肾风病的人,吃不下饭,常常感到惊恐。如果惊恐导致心气衰竭,患者就会随之死亡。

  黄帝说:先生讲得太透彻了!

解读启示

如前所述,中国医术与西方医术的方法论不同,就源于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道不同”。因此,按照西方科学主义“市场神教”的教义,就会认为中国医道医术是“不科学”的“异端邪说”。事实上,中国医术的“道为术之本”,原本就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大道,而不是“术业有专攻”的“科学”。西方科学主义“市场神教”的真理,则是源于“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的“试错实验”。

通过这场抗击全球化新冠瘟疫的“火线考验”,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正邪善恶“道不同”,早已经大白于天下了。这时,我们根本就不必在乎谁说中医“不科学”,只是怕中国医道医术被接轨科学主义“市场神教”的“国际惯例”。

以史为鉴,自从“盘古氏开辟鸿蒙”,再经“有巢氏教民建房筑屋”和“燧人氏教民钻木取火”,又经“华胥氏教民结绳织衣”和“女娲氏教民炼石补天”,直到“伏羲氏教民推演易八卦”和“神农氏尝百草教民稼穑”,中华民族由来就有道法以正治国的大道文化传承。“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大道文化经典《黄帝内经》的明确记载,就是中国医道医术“上下五千年”连续承传的“华夏正声”。

反观西方科学主义“市场神教”的“创世纪”,从古希腊奴隶制商业城邦和斯巴达商业军国主义的“修昔底德陷阱”,再到古罗马帝国奴隶社会“君权专制”的“礼崩乐坏”天下大乱,又经中世纪基督教“神权专制”的“十字军东征”宗教战争,再经“文艺复兴”和哥伦布船队殖民征服“新大陆”的奴隶买卖“世界自由贸易”狂飙突进,直至全球化金融债务危机“修昔底德陷阱”的螺旋式沉沦,乃至于新冠病毒细菌转基因变异与疫苗和特效新药的恶性循环,这就是科学主义“试错实验”的“西方文明中心论”。

穿越时空猛回首,早在五千年前,“华胥古国”就进入了原始共产主义大同社会,也实现了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社会生态系统均衡循环。这个“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就是道法自然以正治国“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天之道”。那么,面对今天“世界五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人还能找回大道文化的民族自信吗?还能再次引领现代共产主义大同社会的时代潮流吗?

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地势坤,厚德以载物。文以载道,术以载道,艺以载道,网络自媒体朋友圈信息亦载道。“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正本清源,返朴归真,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天道所归。今天,每个中国人只有通过自我拯救和自我康疗,才能打破西方科学主义“市场神教”的思想牢笼,也才能率先迎接新世界的东方朝阳。

为此,我们接下来的同步静心养神疗程,就是继续研修和解读《黄帝内经·素问·大奇论》。

(0)

相关推荐

  • 脾欲甘

    ​脾欲甘: 脾瘅: 病名 过食肥甘 口中发甜 为主症 的疾病 往往能够 发展成为 消渴病 <素问·奇病论>: 病口甘者 五气之溢 名曰脾瘅 五味入口 而藏于胃 脾脏为之 行其精气 津液在脾 ...

  • 黄帝内针“气至而有效”是怎么个有效法?

    我之前在针灸这一途上,四处都在寻找一些方法,有一些疾病,我用针灸治效果很好,但是有一些病效果并不好.因为各种机缘,刘力红老师推荐我去学了黄帝内针. <黄帝内经>说"一灸二针三吃药 ...

  • 自我康疗4:解读《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修订版))

    自我康疗4:解读<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 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难免就会让人产生焦虑症和抑郁症.如果又忘记了过去的来路,就更会使人感到精神空虚和迷惘.幸运的是,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和内心定 ...

  • 自我康疗1:解读《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中国人经常说"黄老之学",就是指黄帝和老子传承的大道文化.从伏羲氏到神农氏,再到黄帝和老子,中国大道文化穿越"上下五千年"一直传承至今. 那么,中国大道文化的& ...

  • 自我康疗3:解读《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

    自我康疗3:解读<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 在前文解读<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时,我们谈到,产生于原始共产主义大同社会的易八卦,肯定是道法自然"以正治国& ...

  • 自我康疗5:解读《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自我康疗5:解读<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没有正确的思想,就不会有正确的言行. 心无邪念,就不会走上邪道,更不会自食恶果. 扶正祛邪,治病救人,防患于未然,首先就必须学会" ...

  • 自我康疗6:解读《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离合论》

    自我康疗6:解读<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离合论> 我们生活的世界,每天都有新生命的到来,也会有生命的终结.人的生命终结,不是正常的衰老和疾病所致,就是意外的天灾人祸所致.不管昨天面临怎样的忧 ...

  • 自我康疗7:解读《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别论》

    自我康疗7:解读<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别论> 有兴必有亡,有生必有死,这是任何人都逃脱不了自然法则.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去.人生旅途的起点相同,终点也相同.人与人的差异,只是体现在能否看懂 ...

  • 自我康疗9:解读《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

    自我康疗9:解读<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 人生旅途归去来兮,每时每刻都会面临前后上下轻重大小的抉择.在求解这道选择题的过程中,就必然会产生心理恐慌和精神迷茫,也就会导致焦虑症和抑郁症 ...

  • 自我康疗81:解读《黄帝内经·素问·解精微论》

    自我康疗81:解读<黄帝内经·素问·解精微论> 精神富足的人,处事就会纯朴宽厚任劳任怨雍容大度,也不会有焦虑症和抑郁症.精神空虚的人,处事就会尖酸刻薄小肚鸡肠患得患失,也就很容易产生恐慌症 ...

  • 自我康疗80:解读《黄帝内经·素问·方盛衰论》

    自我康疗80:解读<黄帝内经·素问·方盛衰论> 不问道,不知道.不修道,不明道.不辨阴阳,就难辨正道邪道.不辨正邪,就难分正气邪气. 知人难,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更难.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