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康疗97:解读《黄帝内经·灵枢·营气论》
自我康疗97:解读《黄帝内经·灵枢·营气论》
在静止状态下,人们观察到的静态景象是客观存在。在运动状态下,人们观察到的动态景象也是客观存在。
在慢速运动状态下,人们观察到的慢速动态景象是客观存在。在快速运动状态下,人们观察到的快速动态景象同样是客观存在。
那么,谈到这些眼见为实的不同景象,究竟哪一种为实事求是的真话呢?所谓真理标准的价值观多元化争议,也就像这样莫衷一是。更何况,物体匀速与加速度运动的相对差别,又会形成很大的景象差异。光速和超光速的运动状态,往往会超乎常人的想象。描述宇宙世界真相的“超相对论”观点,常人的惯性思维就很难理解。
地球自转一周为一昼夜,不知不觉间人们就“坐地日行八万里”。早在距今五千年前,华夏先民们就已经知道,在这一昼夜十二个时辰里,人体全身经脉血气循环五十周,运行总长度为八百一十丈。地球自转一周,人们看到身外景象的变化是日出日落。自身体内经脉血气循环五十周,人们却很难感知。人们内心的思想活动和意念传导速度,则是要比血气循环运动更快。
因此,物质世界的凡夫俗子都不缺乏思想,缺乏的只是对于精神世界的认识和了解,更缺乏对于自身意识形态变化的想象力。人们平常所说的自然规律和科学真理,仅仅只是对于物质世界客观存在的有限认知。
就像感觉不到“坐地日行八万里”一样,常人也很难感知精神意念的时空穿越。人的生物形体受限于物质交通技术工具,难以实现时空自由穿越。思想信息和精神意念的相互传导交流,从“结绳记事”到纸质媒体直到网络媒体,却是在不断加速。
在谈论恐龙时代的地球村故事时,我们的精神意念就已经穿越了亿万年时空。在谈论“伏羲氏教民推演易八卦”故事时,我们的精神意念就已经穿越到了“华胥古国”。在谈论“神农氏尝百草教民稼穑”和黄帝“修德振兵治五气”故事时,我们的精神意念就已经穿越了“上下五千年”时空。我们今天很难理解“天人合一”大道文明的“阴阳五行说”,也很难理解大道医术的针灸疗法,正是因为缺失了驾驭自身精神意念的自然本能。
因此,现代中国人重读“黄老之学”的大道文化经典,就是在进行心灵按摩舒筋活络,就是在进行激活精神潜能的自我康疗。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进行解读和感悟《黄帝内经·灵枢·营气论》。
《黄帝内经·灵枢·营气论》原文
黄帝曰: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
故气从太阴出,注手阳明,上行(至面),注足阳明,下行至跗上,注大趾间,与太阴合。上行抵髀(别本作脾),从髀(别本作脾)注心中。循手少阴,出腋,下臂,注小指(之端),合手太阳。上行乘腋,出䪼内,注目内眦,上巅,下项,合足太阳。
循脊,下尻,下行注小趾之端,循足心注足少阴。上行注肾,从肾注心,外散于胸中。循心主脉,出腋,下臂,出两筋之间,入掌中,出中指之端,还注小指次指之端,合手少阳。上行注膻中,散于三焦,从三焦注胆,出胁,注足少阳。
下行至跗上,复从跗注大趾间,合足厥阴,上行至肝,从肝上注肺。上循喉咙,入颃颡之窍,究于畜门。
其支别者,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入骶,是督脉也。络阴器,上过毛中,入脐中,上循腹里,入缺盆,下注肺中,复出太阴。
此营气之所行也,逆顺之常也。
白话文翻译
黄帝说:人体经脉血气营养供应全身,体内水谷精气最宝贵。饮食五谷首先进入胃脏,再经过脾胃运化将水谷精气传至肺脏,然后通过肺脏经脉运行流溢在各个内脏,同时布散到体表肌肤。水谷精气运行在人体经脉系统,给全身源源不断地输送营养,循环运动周而复始,这就是天人相应的纲纪。
因此,营养精气运行起于手太阴经,再注入手阳明经,
然后上行至面部注入足阳明经,又下行至足背注入足大趾间,在此与足太阴脾经相合,然后上行至脾脏,再从脾脏注入心脏内,又沿着手少阴心经从腋窝循小臂下行注入小指端,在此合于手太阳经。然后沿着手太阳经上行,越过腋窝出于颧骨内侧,再注入眼睛内眼角,又上行至头顶,然后下行至颈项部,在此与足太阳经相合。
再沿着脊柱下行至臀部,又下行注入足小指端,然后沿着足掌心注入足少阴经,再上行注入肾脏,又从肾脏注入心脏,并向外散布在胸胸腔内,然后沿着心脏主脉下行出于腋窝,又沿着手臂下行出于小臂内侧两条大筋间,再注入手掌掌内,又出于中指端注入无名指端,在此合于手少阳经,然后上行注入两乳正中的膻中穴,并散布于三焦,再从三焦注入胆,又出于胁部注入足少阳经。
然后下行至足背上,又从足背注入足大趾间,在此合于足厥阴经,再上行至肝脏,又从肝脏上行注入肺脏,再沿着喉咙上行注入鼻腔内窍,最后终止于鼻腔外孔道。
血气营养运行的支脉,沿着额部上行注入头顶,再下行注入颈项部,又沿着脊柱两侧下行注入骶骨,此段为督脉运行的路径。再注入阴器经络,然后上行经过阴阜毛际,又上行进入肚脐内,再上行至腹内注入缺盆中,又下行注入肺脏内,然后再出于手太阴经。
这就是人体经脉血气营养的循环运行过程,也是判断逆顺变化的常规标准。
解读启示
遥想“礼崩乐坏”群雄争霸的“百家争鸣”时代,老子特立独行传经布道,却很难被世人理解。因为在那个“大道废有仁义”的乱世,“智慧出有大伪”的群魔乱舞,就形成了丛林法则弱肉强食胜王败寇的“非常道”社会风气。体制内与体制外的知识精英们开宗立派著书立说,都是为了追求一己私利最大化的个人成功。老子传承“始制有名”的大道,在当时就已经是虚无缥缈的传说了。
后世的人们,把老子学说和黄帝学说统称为“黄老之学”。岂不知,老子生活的奴隶制小康社会,距离黄帝生活的大同社会,时间已经相隔两千多年了。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距离老子生活的时代又相隔两千多年了。老子当年曾经感叹:“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今天,回望两千多年前弱肉强食胜王败寇的乱世春秋,人们都会显得轻松自如,已经全然感觉不到群雄争霸血流成河的苦痛。“百家争鸣”价值观多元化的唇枪舌剑,留给后世的则是“百花齐放”经典智慧。人们最为津津乐道春秋故事,当然少不了“杞人忧天”、“守株待兔”和“郑人买履”之类的笑料。这正应了老子的话:“不笑,不足以为道!”
所谓“术为道之用”,就体现着目的与手段的本末关系。正常情况下,人们都不会出现本末倒置的认知错乱。只有心理异常者,才会出现了舍本逐末的偏执症。
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就流传着“郑人买履”的故事。给自己的脚穿上合适的鞋子,郑人起初也有很明确的目的。怎样判断鞋子合适不合适,则是方法手段问题。自从学会了使用标尺工具,却反而给郑人带来了新的困惑和麻烦。自从有了市场交易的金钱货币工具,就产生了“造不如买”的商业消费需求。幸好在当时,郑人在郑国的国内集市买鞋子,还没有遇到货币工具的汇率换算问题。当郑人赶到市场时,却忘记了带标尺工具。又跑回家取标尺,再回到市场时,集市已经散了。
有道是,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郑人买鞋子交易失败,问题却出在标尺工具。这个目的与手段的本末倒置问题,不仅反映了郑人思维模式的认知错乱,而且还会衍生出供给侧与需求端结构失衡的理论创新。
众所周知,治病不能舍本求末,只有治本才能祛除病根。那么,现代养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创新,会不会出现医疗市场舍本逐末的认知错乱?又会不会产生科技创新的“工具迷信”呢?譬如,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新冠瘟疫防治,依然寄望于新疫苗和特效药的研制上市,这个初心究竟以追求“货币工具”为目的?还是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显然,“金钱至上”和“技术迷信”,都是毫无人道的舍本逐末认知错乱,也是“郑人买履”的科技创新升级版。本末倒置的郑人,被后世嘲笑了两千多年。目的与手段认知错乱的现代医疗产业,却又在制造科技创新的“黑色幽默”。错乱,错乱,应该改称“白色幽默”!
却说这西方科学主义“市场神教”的“白色幽默”,不仅制造了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全球化新冠瘟疫灾难,而且还在继续制造着供给侧与需求端结构失衡的社会弊病。
追根溯源,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传道受业解惑,首先必须问道明道,然后才是技术工具的“守正创新”。
时空穿越猛回首,在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原始共产主义大同社会,“有巢氏教民建房筑屋”,曾经解决了人们安居乐业的民生难题。“燧人氏教民钻木取火”,曾经解决了陶器制造和冶炼铸造加工业的能源供应问题。“华胥氏教民结绳织衣”,曾经满足了人民穿着舒适服饰美观的生活需求。“伏羲氏教民推演易八卦”,曾经普及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的文化常识。“神农氏尝百草教民稼穑”,曾经解决了“民以食为本”的养生健康难题。黄帝“修德振兵治五气”,又解决了大道医术“守正创新”的发展难题。
有鉴于此,我们就不能不反思,在生产技术极端落后和物质产品极度匮乏的历史条件下,先民们为何能够建立起原始共产主义大同社会?在这个公有制计划经济初级阶段,先民们为何能够通过社会化大生产,破天荒地构建起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到了奴隶制小康社会以后,人们创造出了私有制国家形态的主权货币工具,又创造出了越来越先进的科技工具,而且已经出现了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的“产能过剩”,却为何会造成供给侧与需求端结构失衡的社会经济危机?甚至还酿成了全球化新冠瘟疫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危机?
抚今追昔,“下五千年”的这场“白色幽默”实景剧,难道不是人们舍本逐末的认知错乱吗?如果以牺牲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代价,去追求货币工具计量的现代化“高收入生活”,这难道不是目的与手段本末倒置的心理病态吗?所谓“世界五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并不在于身外世界的风雷激荡,而是在每个人内心世界的幡然醒悟和自我拯救。
为此,我们接下来的同步静心养神疗程,就是继续研修和解读大道文化经典《黄帝内经·灵枢·脉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