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老师·初中版 | 丁向红:隐出诗意美——例说作文“隐”字诀 | 含蓄唯美之道

隐曲含蓄,余味无穷,是文学之道。文学作品着力于人细腻的感受,丰富的情感与普遍的情趣,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虽说不同文学体裁各有所偏,如诗歌偏于音律,散文偏于情思,小说戏剧偏于情节,情感、意趣可以直接抒发,但是如果一览无余、不待思索毕竟少了品味的过程与乐趣,这就不是耐读的作品。言外之意,味外之味,意蕴越多,文章越有诗意之美。

含蓄,历来古今中外作文之道。直露粗俗除非小说中描写这类人物形象和民风,一般应该避开。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采斐然的方法之一,就是含蓄。含蓄,其实并不神秘。切口、暗号是含蓄;泼妇骂街,指桑骂槐、含沙射影,是含蓄;歇后语,只给谜面不给谜底是含蓄;借他人之口评述表明自己观点,是含蓄;说古来论今,针砭时事,都是含蓄。

含蓄,需要技巧。文学高手常常善用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用典化意,含而不露。情真、志正、意趣等文意,融在景、物、人、事等组成的情境之中,营造出诗意之美。这适用于任何一种文学体裁。蛙声十里,马蹄踏香,直写实写就少了很多想象之美,用溪流蝌蚪,翩跹蝴蝶侧面烘托,就使画面既活泼生动,又增添色彩芳香。

隐,用种种迷障手法把真意藏起来。抒情议论常常是道出本心的表达方式,往往通过叙述事件始末,塑造人物形象,描写环境景物,寄寓情感与哲理。我们常常看见作者忍不住跳出来大谈特谈,譬如《白杨礼赞》,文后用大段排比引导读者从华北高原的白杨树联想到农民、哨兵、军民一致抗日的意志,就显得激情有余,含蓄不够。西方的一些小说也是如此,哲理、知识充斥太多,就冲淡了文学味。文学味是要直接感受触发生成的,绝不是直接告知就可了事的。

隐,其实是还原其人其事其境,带你感受。紫藤萝瀑布美不?不把她的样子呈现出来我们怎么知道?《紫藤萝瀑布》由花瀑到花穗到花朵,从形状、动态、色彩、香气,用铺排的手法逐一细描,让你感受到紫藤萝花的繁盛、美丽、生机勃勃、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在文章的一首一尾,由驻足欣赏,回忆流连,到快步离开的行动,含蓄地表现了作者获得人生的启迪,完整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情感的变化过程。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让你有美的切身体验和感悟。

隐,常借助修辞手段,借代、比喻、拟人、夸张等形象化的修辞,换种说法。以借代为例,文人远利,耻于谈钱,“阿堵物”“孔方兄”成了代称。文明人“洗手”“解手”“更衣”“方便”替代那个到“东司”“卫生间”的地方。古人避尊者讳,换名称,称字,如直呼其名则是大不敬,这些深深渗入文化起着深远的化人作用。“刘郎”代桃花,“冰轮”代明月,又岂是卖弄才学?自有其特别的表意和描写功能。而自《离骚》开始“香草”“美人”等象征意义已成代称,已成民族文化中固有的组成部分。后人反复用,由新颖变为俗滥,就陷入了俗套,于是要求后人不断创新突破,新的隐语才能满足回味获得的诗意感受。比喻、拟人、夸张等也是如此。

隐,其实也是语言生动具体的原则,常常是综合使用以上手段。譬如说某菜好吃,“鲜得眉毛掉下来”,夸张;口水已经“飞流直下三千尺”,引用加夸张;“大快朵颐,风卷残云”,吃的动作描写加比喻;“所有的味蕾支楞起来,然后欢呼着,来不及感叹,长久地扎扎实实地细细地品味着这万千绵长滋味”,则是拟人加描述。

隐,是诗意表达,但表意不能隐讳不明。要照顾到读者听众的修养水平,否则引不起共鸣,也就不能实现回味的效果。而我们教师则要教给学生诗意表达的技巧,提升欣赏和创作的水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