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红 | “双减”之后的空余时间该做点啥呢?

对于课外班,其实孩子们的感觉远不如父母有那么迫切的需求,记得在上次家长会前,很多孩子的第一心愿是“希望不要被父母打骂”,而排在第二位就是“希望课外班能够少一些……”

一个娃对我说:“我的课外班太多了,我都快喘不过气来了,郭老师能不能帮我跟爸爸妈妈说一下,帮我减掉几个呢?”看着孩子天真又略带无奈的表情,我真不知该怎么帮他,其实据我所知,他上的课外班数量在我们班根本不算最多的。

“双减”之后,娃们是不是能够开心一点了呢?事实上,情况并不是我想的那样,今天在跟娃们聊天的时候,有一娃差点都要哭出来了,说每天回家都要写作业,要写到晚上九点多……

我很诧异,我们可是严格按照国家的要求,回家后一点书面作业都没有的啊,怎么还要写到那么晚呢?一问才知道,都是家长自己给加的码。

娃才七岁多,处在可塑性极强的年龄阶段,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对自己的孩子定位很高。(看看下面这张图)家长们给娃不停地加码,当然都是为了孩子好,不愿意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虽然是“双减”,但是中考、高考的压力并未改变,所以,家长们仍然不敢懈怠,生怕自己一“减”,人家就加上去了。

看看一年级孩子父母的定位有多高

记得有位妈妈是这么对我说的:“凡是对孩子有好处的,我都想让孩子去学……”这话的背后自然是舐犊情深,我完全理解也认同。但是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这样每天让孩子马不停蹄(孩子现在每天的在校时间已经很长,孩子每天都很疲惫)地学习,真的对孩子发展有好处吗?

得不到休息的大脑难以思考

现在孩子们才低年级,可是已经有相当一部分的娃,居然要忙各种课外班、作业到深更半夜了,有几位孩子告诉我,每天都要到十一点才能睡觉……

我也经常看到一大早来的娃在打哈欠,这说明他们的大脑已经非常疲乏了,这个时候很难吸收进新东西的,即使是学到的东西也很难留存下来,这样的状态久了,还会产生应付甚至抗拒的心态。

庄稼还需要休养生息,学生更需要“休息生养”,给孩子一个消化、整理、思考、顿悟的时间。爱因斯坦说,人的差异在业余,其实学生的差异也在“课外”。如果学生没有了课余,如何奢谈发展?

重复性的东西大脑会自动屏蔽

从大脑的特性上来说,它特别不喜欢思考,因为思考需要消耗能量,俗称“烧脑”,相比起思考,大脑更喜欢惯性思维。所以,任何新事物第一次遇见的时候,孩子会比较感兴趣,第二次还能稍微听一下,到了第三次,就会自动出现前面的印象,而对第三次的学习产生习惯性的屏蔽。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孩子在学校听课效率不高的原因,因为很多家长都喜欢让孩子在课外班先学一遍,以为这样重复性的学习效果会好,且不说课外班教师的资质水平如何,单从大脑的特性来说,这种重复性的学习就很容易让孩子产生厌烦心理,从而产生充耳不闻的自动过滤行为。

当然,如果你的孩子确实在班级里已经处于跟不上的位置了,适当地进行补习也是必要的,但一定要遵循大脑学习的规律。

童年的大脑需要丰富的刺激

我们知道,无论是哪个领域的学习,都是需要有大量的事实性基础知识做支撑的,而孩子最缺乏的恰恰就是生活实践经验,如果童年阶段,我们不能够让孩子充分的去体验、去尝试、去发现、去感受,仅仅是把孩子像个货物一样在各个课外班轮流运转,是很难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的。

曾经看过“英国儿童12岁前要做的50件事”,很有感触!——爬树、从大山坡上滚下来、野外露营、用石头打水漂、雨中跑步、放风筝、从树上摘苹果吃、用棍子探出一条小径、光脚走路、看星星、等等……我觉得这些都是在为孩子积累大量的基础感受和经验,才是孩子学习发生所需要重要根基,而且我认为——只有这样玩,才像个孩子!

童年阶段这样丰富多彩的生长环境,带给大脑足够的刺激,可以产生出丰富的神经连接,当神经发育足够发达的时候,学习、创造那都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吧?

我的手很小,请不要往上面放太多东西。”这是美国向孩子征集“儿童给大人的忠告”中入选的第一句话。这句话饱含着孩子对成人的殷殷期盼——请尊重我的年龄特征,请了解我的认知规律,请不要用你的感觉来要求我,请让我安全、健康的长大。

亲爱的父母们,你现在能明白“双减”后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