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悦读丨散文】陶冶《荷塘里的呐喊》
图文/陶冶
【作者简介】陶冶,为生存不懈地努力奔波,其实最想做的是用文字将人生的感悟积累,作品曾在《中国魂》《中国文学》《作家在线》等刊物与网络媒体发表。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到了霜降节气,草木便开始褪色凋零。晨练时我拐入了去河塘的小路,想看看深秋里的残荷。
荷塘岸边了无人迹,早不见了盛夏里赏荷、拍荷的光景,一片清秋的萧索。憨厚的老杨树一副看惯秋月春风的模样,任凭残叶飘落。几缕褪色的柳梢不时地轻点着空白的水面,惊起浅浅的涟漪。没有蛙声,也听不到秋虫的哑声绝唱,塘里的残荷一片冷峻的态势,再不是“婷婷玉立展娇容”了。它们像是在悲愤的呐喊,却又闻不到喧嚣的声音,而它们的姿态足以证明我的直觉。干枯的莲藕如高举的拳头,从水底伸向天空,振臂疾呼,水波摇动着塘里的倒影更显声势浩大;残破的荷叶如招摇的旗帜,用低调的色彩鼓动着士气,逆光下朦胧的暗影里像是潜藏着莫测的力量,这分明是在呐喊。
呐喊应是被冷落被压抑久了本能的宣泄。那是抑郁者心里的愤怒,或是不可言表的诉求,也就无需喊出喉咙。正如鲁迅先生的《呐喊》全是写在小说里的民间叙事。塘里的残荷更是如此,它们没有发声的器官,如同被割断了喉管,只有夸张的肢体语言。我仔细地审视着一个个铁色的莲藕,果真浸染着愤怒,尽管它们远近、大小、高低各有不同。或向上展示出失落了莲子的掌心,或低垂裸露着铮铮骨骼的棱角,荷叶凸显着伞骨般的筋脉,沧桑里摇曳着泣血的激昂。断了臂膀无力再直起腰杆的莲藕与折戟的荷叶一同倒卧在水里,更是一腔无奈的悲情。而站立者皆如决绝的斗士,宛如吟着凄婉的楚歌。
人们喜赞《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却很少有对残荷的咏叹。而残荷不畏时令,残而不败,死而不倒,胡杨般的坚韧不屈,耿直向上不更应称道吗。那是怎样的精神?像是永远不会倒下,坚守凄美,不甘消亡。
我默望着荷塘,揣摩着这个有灵性的物种。它们怎就生出这般地悲情激愤呢?
初时,“小荷才露尖尖角”就唤醒了期盼,而冠以“出淤泥而不染”,“别样荷花映日红”,“浓艳香露里,美人清镜中”等诸多的赞誉是何等的荣耀与追捧。那时的荷塘每日里都门庭若市,人们呼朋唤友,携妻带女。长枪短炮、苹果、小米,围着荷塘摄影、录像,竭尽网络展示、相册留存之能事,盛况空前,记忆犹新。当秋风咋起荷塘便开始退却繁华,萧条里走散了粉丝的踪迹。西风附会,日渐寒凉,凭地冷清了下来。也许这市侩的凉薄味道便集结起欲宣泄的境况。
是啊,此时荷塘的萧条冷清与簇拥荣华正好时的反差让我都生出些愤然,这势利的眼光就是为人的本性吗?凡有灵性之物受到无人理睬的境遇,怎会不把那种寂寥蔓延成悲愤的呐喊?
邻居马处长退下来后便是门庭罗雀,再不是从前。遛早时见他严肃的脸上像是绽出一丝笑意,便猜想他从前也许是平易近人的,但我确实看不出他现在心中是否在呐喊。
于是便悟出了点“人在世花在时”这句老话的道理。可偏偏这残荷不苟同与别的衰草枯木,残了、败了也要坚守,非要为自己的生命呐声喊,让天下人知道它长了一身不屈的耿骨,让天下人知道荷塘里并未沉寂,此处无声胜有声。
天气预报说近日有小雪。我想,雪后的西风会更加趋炎附势的凛冽,而顶着白雪的残荷会平添了绝不示弱的悲壮,敬畏的肃穆里更增加了凛然的倔强,试图让人们皆听到荷塘里的呐喊。
(图片来自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