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鼓晨钟之北京钟鼓楼(一)
2018-12-26
北京钟鼓楼始建于元代(公元1272年);
是元、明、清三朝都城的报时中心;
相继经三次大火,又历三次重修;
今日所见之鼓楼建于明代,钟楼建于清代;
鼓楼置鼓,钟楼悬钟,“暮鼓晨钟”曾使全京城有序可循。
钟鼓楼位于北京城中轴线的最北端,鼓楼在南,红墙灰瓦;钟楼在北;灰墙黑瓦。
元、明两代的报时方法已无据可查。清代原报时方法为:定更(即一更,19点—21点)及亮更(即五更,3点—5点),先击鼓后敲钟;二更至四更则只敲钟不击鼓。乾隆后便改为只在夜里报两次更,每晚定更和亮更先击鼓后敲钟:定更时鼓声响城门关,交通断;亮更时,钟声响城门开,新日始,“暮鼓晨钟”如是也。
鼓楼分为两层,一层南北辟有三个券门,东西各辟一个劵门,东北隅设登楼小券门和登楼通道。通道南北向倾斜45度,共有石阶60级,上去后拐弯向西,东西向倾斜亦为45度,有石阶9级,故而攀登过这69级阶梯后方能到达二层主殿。笔直通天的石阶通道,无论是从下仰望还是从上俯瞰,都颇具震撼。
鼓楼原有更鼓25面,1面大鼓(代表一年),24面群鼓(代表二十四节气)。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钟鼓楼上文物惨遭破坏,仅建筑幸免于毁。现仅存1面主鼓,鼓面直径1.4米,为一整张牛皮蒙制,已残破不堪,鼓皮上留有着侵华日军用刺刀捅破的刀痕。
鼓楼二层现今只开放南侧城楼观景台,护栏上悬挂着古人依据黄道面划分制定,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的“二十四节气”图,恰与殿内存放的24面群鼓交相呼应。
隔着护栏,便将明清两代北京城中轴线上最北段的鼓楼大街尽收眼底,继续放眼南望便被景山的“万春亭”阻断了远眺紫禁城的期寄;向西可望见有“神京右臂”之称的京城西山;向东则眺见原来的“北大窑”,如今的“CBD”上一座座争相比高的建筑物:1990年建成的曾经北京第一高楼“京广中心”已淹没于高楼丛中,2013年动工的528米高的“中国尊”则在傲视着没有能与其争辉的群楼们。
现如今的鼓楼还有击鼓表演,因此登楼也要看好时辰,如若登楼之后能正好观赏和感受一次,便就是“不虚此行”了。
附:击鼓和敲钟的方法相同,俗称:“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如此两遍,共108下。”古人用108声代表一年:一年有12个月,24节气,72侯(五天为一侯,六侯为一月,一年七十二侯),这些数字相加正是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