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为民 | 诗话凤师求学二、三事

『时光捡漏』您生活的笔记本

1960 年我从凤师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到现在已将近六十年了。我如今虽已是八十岁的老翁,但在凤师三年的学习、生活,时时萦回脑际,借着母校深情的召唤,无妨把对母校东鳞西爪的一些感念写将出来,算是一吐为快吧。

一、艰辛求学路

鸡鸣起身早打点,
步行上路百二三。
黎明告别扶风县,
三沟六坡上下颠。
走到横水路过半,
纸坊恨不到眼前!
到校腿肿身酸软,
西边日头早落山。

上面的诗是写离家到凤师上学路上的艰辛。我五七年从扶风初中毕业后,情况很不乐观,当年所有中专学校都停止招生,摆在我面前的有三条路:一是上高中,由于家中经济情况不允许,本就 不抱幻想;二是回家务农,由于少年心性高强,也不 甘心,总想跳出“农门”;三是只有师范少量招生,这 便成了我唯一的希冀。如能考上,既可继续学习, 还有国家每月 12 元的助学金,真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于是我便点灯熬油,夜以继日发奋复习,几乎 “压断板凳”,结果总算如愿以偿,以较好的成绩考上了“凤翔师范”,圆了上学梦。我曾在一首诗中写到:“五七年,反右拉火线,其他中专把门关,万般无 奈考师范,只求有衣饭”。因为当时社会上流行“一二干,三教员”的价值取向,既然“工、干”无缘, 那就退而求其次,将来当教师,好有碗饭吃。

凤翔师范距家有一百多里的路程,那年代没有班车,只有靠步行。从半夜三更离家,到扶风县城会集学友上路西行,翻过岐山的三沟六坡,一鼓作气走到凤翔东边的横水镇。饿了,有自带的干粮;渴了,沿路讨些水喝。在横水镇歇脚后,继续往西走,恨不得马上到纸坊镇,因为该镇已是凤翔东大门了,学校也就快到了。这时的我等已是腰酸腿肿,汗流浃背,疲惫不堪了。

如不步行,倒另有一途径,就是走30 里路到绛帐坐火车,到虢镇后再步行 40 里到凤翔。这样还要步行 70 里,又要花火车费,心想有那笔钱(其实就一元钱左右)还不如充生活费划算。每学期的离校回家和离家返校,必有这一场长途跋涉,好在一学期只有一次,挺一挺也就过去了。

那年凤师只招了九十名新生,除过宝鸡地区的,还有来自周至、旬邑、长武等地的初中精英,他们大抵也和我们一样,来去步行。大家戏称坐这“11 号汽车”倒练好了自己的腿脚。

二、浓浓师生情

每听恩师课,
倍觉时间短。
知师学问深,
惭吾学识浅。

凤师的教师无疑是高水平的精英人物,因为凤师乃当年宝鸡地区的最高学府,各县有经验的教师汇集于此,更增加了它的知名度。给我授过课的如何佩华、闫长贤、闵士英等老师不愧为终生良师。尤其是我们的语文老师郑时载,教课水平堪称一流,他教课一丝不苟,形象生动,朗读课文有声有色,铿锵有味。记得他教《最后的一课》时激动得感情不能自控,学生也被他那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痛恨法西斯的感情之火点燃,课堂上鸦雀无声,还有人在堂下啜泣,真是出神入化了。尤其他的板书脉络清晰,上下连贯,重点突出,有时只着一字,便境界全出。只要看懂他的板书,文章便一目了然,牢记在心,这与他的精心备课吃透教材不无关系,常见他屋里的灯光深夜不灭,这是他在全力倾注心血呵!他的教学方法和特点成为我以后教学的样板, 我无时不在模仿他。

我参加工作到西安后,有一次他趁出差机会,风尘仆仆来学校见我,询问我的工作情况,生活情况,讲母校老师和同班同学的近况,还亲自为我改教案,感动得我不知道说什么好。我只给他在职工食堂打了份便饭,向朋友借了包“大雁塔”牌香烟招待了他(当时烟凭票购买)他知道我忙,便在我上课时不辞而别了,并留了张纸条“见了你我很放心,你工作忙,我不便打扰。烟我拿走了……”。这就是恩师的作风!从此一别,日后竟再也没有见面。听说他不久就离世了,为此我感到非常愧疚!

还有音乐老师刘义,听说他音乐造诣很深,收集和整理了不少甘陕民歌。他作了首短曲让我们练习风琴,一位同学怎么也弹不准曲中的休止符和拖音,刘老师便把他叫到自己的宿舍,手把手地教他,不厌其烦,使他终于学会了弹风琴。

三、读书建友情

凤师求学整三年,
结识文友一二三。
纵谈横论天下事,
激浊扬清气宇轩。
晨登南城吟诗篇,
暮下东湖把柳观。
鲁郭麾下结金兰,
风流倜傥出少年。

前面说过,当时学校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学生不敢谈学习、谈读书,求知的欲望受到压抑,我们几个平时爱读书的同学,有岐山的、有千阳的,便想了个办法,把从图书馆借来的书揣在怀里到校外去读。凤翔的南城、东湖公园,甚至田间、菜地都成了我们读书的聚散地,大家在一块交流心得,解疑析难,非常惬意。读完一本再互相交换,就这样我们几乎把古今中外的名著都读完了,特别是“五四”以来以“鲁郭茅、巴老曹”等人为代表的现代文学书籍读的最多,印象也最深。读书开拓了我们的视野, 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偶尔也在他们的影响下动动笔,学习创作,大家互相指正互相鼓励,其乐无穷。这也为我们以后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和有点感想就以诗和文的形式写出来的爱好奠定了基础。

在凤师的最后一年,学校把我们本届九十名学生分成文科和理科两个班,为中学培养教师。我们几个都分在了文科班,学习起来得心应手,为以后能胜任中学的语文教学创造了条件。以后,同学有的当了飞行员,有的做了校长,有的成为党校讲师, 有的成了行政干部,工作干得风生水起,这都得益于书本给我们的智慧。

记得我在毕业时的一首词中写道:

“东湖月明柳暗,文友促膝倾谈。壮志话明天, 惊得游鱼四散。纪念,纪念,何日方能再见?”

结尾

今年五月,孙子为成全我情系凤师的情结,专门开车陪我去了趟凤师,这是六十年后的旧地重游。见学校面貌大变,心中感慨良多,曾写过几句诗,正好作为拙文的结语:

三年求学出钝材,
六十年后我又来。
校我两相面貌改,
祝愿母校花常开。
END
版权归“时光捡漏”所有
作者简介

鲁为民,生于1939年10月。1957年进入凤翔师范学习,1960年毕业。中共党员,高级讲师。1960年参加工作,先后在西安中学、西安炮校子校、西安新城区东七路小学、扶风胜利机械厂子校任教,并担任扶风胜利机械厂子校副校长、书记。后在国防工业技师学院任教,并担任政工科长、院党委副书记。

▼精彩回顾▼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公众号转载须联系授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