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上京赶考,凭在考场上即兴写的诗名震诗坛,被誉“鬼谣之作”

虽然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是对于古代读书人来说却并非如此。我们现在人读书,毕业后可以选择从事自己想从事的任何职业,只要我们能力足够。但是对于古代读书人来说,他们能够选择的未来并不多,想要出人头地更是只有科举致仕这一条路。

对于唐代的科举考试来说,写诗是必考的内容。不过科举考试中的写诗要求极高,不会让应试者自由发挥,而是会给出特定的格式,不管是诗题还是用韵都需要严格按照要求来。而且唐代的科举考试可不像我们现在的高考一样有弹性,现在的高考虽然作文一般都是要求八百字以上的文章,诗歌体裁除外,但是如果有学生写的诗歌确实足够好,也是有破例给高分或者满分的。

但是在唐代科举中,出现这样的情况,等待考生的结果便只有落榜。就像唐代诗人祖咏,年轻时赴长安科考,当时给出的诗题是“终南望馀雪”,而且要求必须是六韵十二句的五言长诗。祖咏提笔写下“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这四句便搁笔不写了。因为他觉得自己这四句已经将诗题表达得很完整了,再去多写只是“画蛇添足”。不可否认祖咏这首诗写得确实够好,要不他也不会因为这首诗文史留名。但写得再好不符合题目要求,最终祖咏无奈落榜。

所以在古代,科举考试中关于诗词的条条框框真的是很限制读书人的发挥,毕竟这就像“戴着镣铐起舞”一样,想要身姿舒展并不容易,所以这也导致古往今来在应试诗上大放异彩的作品并不多。不过不多不代表没有,有些诗人就是擅长这种“命题诗”,就像唐代书生钱起,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一生所写诗文颇多,但是其中最为出名的当属他当年赶考时即兴所写的应试诗《省试湘灵鼓瑟》。

《省试湘灵鼓瑟》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这首诗作为应试诗,本就是限定了诗题“湘灵鼓瑟”。所以起首两句诗人直接以自己听闻引出了诗题,自己常常听人说起湘水神灵善于弹奏云和瑟。“湘灵鼓瑟”本是摘自《楚辞》中的典故,背后有着一个凄美的传说,舜帝死后葬于苍梧,他的妃子因哀伤投入湘水随他而去,化为了湘水神灵,但是即便如此她也未曾忘记舜帝,时常在湘水边上鼓瑟,以此来寄托自己的哀思。所以这首诗起首两句虽然只是交代了这个典故背景,但其实也奠定了全诗悲凉的基调。

紧接着两句则是点名了这瑟声的萧瑟凄凉。这瑟声引来了水神冯夷,只是他并不能听懂湘灵瑟声中的哀怨,只是兀自在那里随着乐声狂舞。反倒是人世间途径湘水的“楚客”听懂了湘灵乐声中的哀怨凄婉,也不由心中悲起,不忍卒听。

“苦调凄金石……白芷动芳馨”这几句则是诗人对于瑟声的渲染。这瑟声哀婉凄楚可打动金石,声音清亮可传到很遥远的地方,当瑟声传到苍梧之野,栖身于此间的舜帝之灵似乎也被这瑟声感染打动,他使白芷四散纷飞和瑟声相和,弥漫在天际。不得不说钱起的笔力和想象力皆是超凡脱俗,他将无形的瑟声和有形的白芷交相辉映,让人读之总会感觉让这白芷纷飞的并不是风而是这凄婉的瑟声。

“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则是描写湘灵鼓起的瑟声和舜帝策动的白芷,逐渐扩散开来,席卷了八百里洞庭。这也直接将湘灵鼓瑟这一场景推向了高潮,其中哀婉凄楚的感情也是推至巅峰。但此前这些描写都不是这首诗最为精彩的描写,这首诗最被人推崇的当属最后两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诗人前面所写其实都是想象,关于瑟声的渲染也达至高潮,到了这两句转回现实,瑟声也是戛然而止。但是却给读者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同时这样的结尾也呼应了起首的关于这个传说的“常闻”,让整首诗浑然一体,堪称妙笔。

因为钱起这最后两句写得实在高明,所以很多诗评中对于这两句的评价都是“如有神助”。而在《旧唐书·钱徽传》还有一段神异记载,说钱起未参加科举时四处游历,曾在客舍月夜独吟,恰好听见有人在院中吟诵“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钱起听到后出门查看却不见人,以为是鬼怪。后来参加科举考试他便以这两句诗落句,堪称绝唱,这首诗也被后世誉为“鬼谣之作”,而钱起也因此得以名震文坛。

当然这个故事并不可信,但是这恰恰也说明钱起这首诗最后两句写得实在高妙,不似人间语,真就是应了那句“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对于钱起的这首诗,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