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路309号申报馆旧址

汉口路309号申报馆旧址位于汉口路与山东路的交会处,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对国民党政府、党派、军队的报纸实行接管。商办、民办的《申报》、《新闻报》自上海解放之日起停刊。解放当天,沿用延安《解放日报》报名的中共中央华东局兼中共上海市委机关报的上海《解放日报》创刊。《文汇报》与《新民报·晚刊》是解放前在读者中有广泛影响的进步报纸继续出版。


老申报馆大楼是5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地736平方米,建筑面积3680平方米,有100余间房子,属早期近代建筑。墙的外立面檐口下部和壁柱都有花纹,具有新古典主义装饰风格。二楼挑出阳台,栏杆美观,阳台座下也有装饰性的图案。

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单

序号

原 名

现 名

地 址

57

申报馆

三环房产公司

汉口路309号

《申报》原名叫《申江新报》,同治十一年、1872年4月30日创刊。创办者英国商人安纳斯脱·美查,他将报纸的笔政交付中国的主笔,聘请清朝举人蒋芷湘出任总主笔,钱昕伯、何桂笙为主笔。又派钱昕伯去香港,向流亡海外的《循环日报》创办人王韬求教。王韬不但为《申报》撰稿,还为之出谋划策,对该报日后的发展颇多建树。该报创办初期提倡发展工矿业、交通运输业,鼓吹洋务运动,学习西方近代城市设施,改善上海城市环境。该报重视商业新闻和广告,同时刊登清廷“宫门抄”、“辕门抄”、“上谕”、奏折和各省官吏任免的公报和社会新闻。为适应不同读者要求,采用西方通讯,重视国内外大事,在中法战争、甲午战争的新闻和评论中,主张中国应坚守国土,反抗外来侵略,反映了清末国人反帝爱国的民族忧患意识。该报刊载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平反始末的新闻报道,轰动朝野,深入城乡。


宣统元年,即1909年,报馆股份为中国经理席裕祺购进,产权转为中国人所有。1912年,由清末状元、近代实业家、海门人张謇,做过江苏民政长(首任省长)的应德闳,以及赵竹君、史量才、陈冷等五人合股经营。后张謇等退出,由史量才独资经营,自任总经理。《申报》由史量才主持后,首先对广告经营进行改革,设立广告推销科。当时国内没有专业广告公司,《申报》聘用广告设计人员,按照商品的性质与客户的意向和要求,设计引人注目的文字说明和图案,使许多公司、工厂、商店和洋行都乐意在《申报》刊登广告。1915年报纸的广告版面超过了新闻、副刊的版面。《申报》还设法扩展外埠订户,凡火车、汽车和轮船当天能到达上海邻近地区的,都通过邮局尽量当天送达,使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读者能尽早看到报纸。远的地方,则通过邮局或代办处发展机关、团体、工厂、商店和个人订户,使发行量不断上升,最高时达到15万份。“申报纸”一词,在一个长时期内,几乎成为所有报纸的代名词。连当年上海滩收旧货的小贩穿行里弄也不时喊着“洋瓶申报纸有口伐?可见影响之大”。


民国初期,《申报》已是全国性的一张大报,但报馆简陋的房屋设施没有得到改善。当盈利增加之后,史量才从长远利益考虑,决心筹款建屋。他延请了上海第一流的建筑师,设计了一幢5层楼大楼,在汉口路山东路口的一块土地上动工兴建,花了70余万两银子,终于在民国1918年建成,10月迁入新居。大楼按报纸工作流程设计建造,是一座编辑业务、营业广告和排字浇铸、照相制版及生活卫生设施一应俱全的现代化新闻楼,底层还有印刷厂。这在当时的上海以至全国新闻界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在大楼落成的同时,史量才向美国购置了最新式的何氏32卷筒轮转机,把它装置在新大楼的底层。这种印报机,分上下3层,同时可以印48页,两旁出报,并附有切纸机,折叠机,每小时可印4.8万份。这样,报纸在增加到5万份时,也可以应付自如。至于其它如铸字、铅版,制作铜版、锌版的设备也一一加以更新。1921年1月起,报纸文字编排采用标点符号,新闻采用逗点,评论用句点,《自由谈》等副刊文字用双句点。这样的标点符号虽然还比较简单,可这是自19世纪60年代中国有近代报纸以来文字编排上的一次革新。从此读者可以顺畅地阅读报纸上的文字,大大提高了报纸的使用价值。史量才办报经营上的助手是经理张竹平,新闻业务上的重要助手是总主笔陈景韩。陈景韩认为现代报纸要加强新闻,对于新闻主张去芜存菁,要短而精。1922年5月2日《申报》刊登的一条只有6个字《溥仪昨剃辫子》的新闻,就是陈景韩新闻思想的杰作。他比喻每日应有几条新闻编写得很出色,如菜馆特别为吃客烧的,味道鲜美,以招徕读者。他反对有闻必录,反对“流水帐式”。他归纳新闻采访写作要求:一曰确,二曰速,三曰博。这个新闻“三字经”成为当时《申报》记者编辑的守则,一时为报界的记者所仿效。1931年,该报还邀请平民教育家安徽休宁人陶行知为顾问;川沙人、热衷职业教育、做过江苏省教育司长的黄炎培,江苏东台人、在上海国民大学、南方大学、大夏大学、复旦大学教新闻学的新闻史学理论家戈公振为正副主任,对报纸进行进一步改革。九一八事变后,该报主张抗日救亡,批评国民党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和内战政策,发表宋庆龄因邓演达被国民党杀害、声明“中国国民党不再是一个革命集团”的重要宣言。为宋庆龄、蔡元培、杨杏佛等发起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活动作报道。


在修缮中的申报馆,中间是个天井,光线能够充分洒落进来。


原汁原味的天花板


《申报》抗战前始终是民办报纸,八一三上海抗战,沦陷后《申报》被迫迁到汉口。1938年返沪,10月10日以美商哥伦比亚公司名义复刊。太平洋战争后被日本海军报道部强行接管。抗战胜利以后和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对民营报纸强行改组和接管,攫取《申报》、《新闻报》的大部分股权,加以控制。国民党原在上海出版的《民国日报》、《时事新报》、《中美日报》、《正言报》、《大晚报》等纷纷复刊。抗战期间在安徽屯溪出版的《中央日报》、福建南平出版的《东南日报》、在江西上饶出版的《前线日报》也先后迁来上海。与此同时,民主报刊先后复刊和创办,如《救亡日报》改名《建国日报》,《文汇报》复刊,又有《时代日报》、《联合日报》和《新民报·晚刊》等先后出版。

我的更多文章:
(0)

相关推荐

  • 回归课本(四):中外新闻史42个必考点的完整答案!(送17份年度总结PDF)

    一直被催的中外新闻史终于来了!为了不辜负大家期待,所以这期回归课本内容也是史上最丰富了.此外,最后12天,下面这份冲刺资料不知道你需不需要呢? (▲ 往期回归课本.年度总结.答题金句的所有期PDF版笔 ...

  • 访上海历史保护建筑——申报馆(作者:莫辉)

    申报馆,建成于1918年 ,位于上海公共租界(俗称山东中路望平街)与汉口路的西南转角(其门牌号码是汉口路309号),是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影响最大的报纸<申报>的原报社大楼. 申报馆,建 ...

  • 上海总商会旧址

    上海总商会旧址,位于上海市苏州河畔,东临上海邮电大楼旧址,距外滩2公里多,该建筑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现在旧址三层大楼被世界著名奢侈品牌宝格丽租用,是宝格丽公司的中餐厅,据说消费很高,一桌起步价在60 ...

  • (11)汉口路50号大清银行旧址

    汉口路50号大清银行旧址,1908年建成完工,是一幢四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体系大楼,房屋平面形式呈梯型.典型的西式古典建筑,建筑立面构图严谨,纵向三段式划分明确,装饰集中于入口和转角部位,转角及南 ...

  • 汉口路50号大清银行旧址

    汉口路50号大清银行旧址,1908年建成完工,是一幢四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体系大楼,房屋平面形式呈梯型.典型的西式古典建筑,建筑立面构图严谨,纵向三段式划分明确,装饰集中于入口和转角部位,转角及南 ...

  • (15)民京路918号国立音专旧址

    民京路918号国立音专是"大上海计划"之一,建筑共有一幢主楼.左右两幢副楼以及一些附带建筑.建筑由罗邦杰设计.1935年建成.砖混结构.立面采用对称构图.清水红砖墙面.(主楼正门) ...

  • 杨树浦路2866号裕丰纱厂旧址

    裕丰纱厂系日商大阪东洋株式会社在上海早期开办的纱厂.该日商机构1914年择地杨树浦路2866号为建厂基地,由平野勇造设计,1922年动工建厂,至1935年全部竣工. 所生产著名的"龙头细布& ...

  • 汉口路16号,小红楼的公卫史话 | 睡前分享

    "2020年12月18日上午,黄浦区160街坊保护性综合改造项目B楼平移仪式在项目现场举行.随着推杆开启,B楼缓缓移动,开始了第一阶段平移之旅."新闻报道说. 黄浦区160街坊即& ...

  • (11)汉口路210号英式花园别墅

    汉口路210号外滩花园酒店,1930年建成,是一幢英式别墅.暗红色耐火砖贴面,入口为一长方形门廊,门廊上饰尖券,上为挑出阳台,细部精美.烟囱分两截,有特色.楼梯间窗户逐次升高.入口门处理有特色,透视门 ...

  • (11)汉口路110号中南大楼

    汉口路110号中南大楼,原名中南银行,马海洋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1917-1921年建造,新古典主义风格,立面三段式划分,中部为塔司干巨柱式构图,底层入口三开间均饰塔司干式双柱门楣.1997年加三层 ...

  • 淮海西路338号中央银行俱乐部旧址

    上海法租界西段,淮海西路338号建于1931年,由哈沙德洋行美籍建筑师哈沙德设计.原房屋业主为交通银行外方董事富兰克林,富兰克林就职于交通银行.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富兰克林回国.这幢住宅在抗战胜 ...

  • 新闸路1708号海关图书馆旧址

    海关图书馆前身为海关总税务司图书室,亦称"赫德图书馆".民国十九年(1930年),为满足社会各界对工商贸易文献资料的需求,将所藏图书移至新闸路1714号(现已建高层住宅)--,经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