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继提议让孩子早餐不要吃粥之后,新晋“网红”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医生再次就疫情期间吃饭问题,向公众发表公开倡议。张文宏谈五一假期聚餐时表示,吃饭是疫情传播最大窗口,提倡分餐制成为常态化,给生活恢复常态化提供了“武器”。张文宏表示,吃饭是疫情当中最大的传播窗口。他还举例,如果领导给你夹菜你吃不吃?之前张文宏的喝粥无营养言论就曾被一部分人指责不尊重中国传统,这次也不例外。但事实上,中国不但是世界上最早进行分餐制的国家,也是拥有分餐制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席地而坐,分案而食”的分餐进食,在中国的历史上占据更长的时间。大家平时关注一些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就会发现,古代的宴席历来都是分餐制的。以下是我国分餐制与合餐制的发展历史,
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略过
在原始社会时期,物产稀少、生存环境恶劣,我们的祖先不得不以平均分配的方式保证每个人的生存机会。这就是古代分餐制最原始的由来。规制化的分餐制度大约形成在西周。那时每个阶级都有严格的餐具数量规定,违规就会被视为犯上造反。合餐制是在南北朝时期随着游牧文化传入中原大地,至隋唐时期出现了分餐合餐的混合制。到了宋代,合餐制占据了中低等官僚的餐桌,分餐制依然存在于上层阶级中。明清开始,合餐制已经在宫廷宴席之外的民间广为盛行。据诸多史料与绘画作品记载,彼时的合餐已与今时无异。在2003年非典疫情过后,曾出现过积极推广分餐制的呼声,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分餐制议题又一次被广泛讨论。而合餐制到底有多不卫生呢,杭州市疾控中心的专家们做了一个试验。他们在附近餐厅点了6道菜,分成两份,一份使用公筷,一份不使用,做对照组试验。
实验结果显示:
对比两组菜品剩余部分的菌落总数,“非公筷”那一组菌落总数,全部高于“公筷”那一组!而且,有的甚至差出10多倍,比如干锅茶树菇这道菜。
杭州市疾控中心提醒:
用公筷会明显减少菜品中的细菌污染,不使用公筷的情况下,一方面大家可能会把自身口鼻腔携带的细菌通过筷子传递到菜品上,另一方面也会导致不同菜品本身携带细菌的交叉污染,这些因素都增加了细菌滋长的机会。
有人会有疑问,我这活了几十年就没用过公筷,不也没啥问题么。
有时候,等有问题时候就晚了,或者说,有些问题,只是你没发现而已。中国是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人数最多的国家,感染人数接近7亿人,感染率高达59%,也就是每两个人之中,就可能有一个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其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子,也与胃癌发生相关。因此于15年,17年先后两次去医院治疗慢性胃炎。家里亲人也均查出相关指标超标,想必就是在一起吃饭的原因。孩子和老人也容易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据统计我国10岁以下的儿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达到40%-60%。
此外,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陈金军在2月24日广州日报《疫情防控未可放松,多人共餐建议使用公筷》一文中介绍,虽然近距离飞沫传播是新冠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但是也无法排除病毒通过口水-餐具-食物-餐具传播的可能性。
所以,为了家里大人、宝宝的健康,建议大家日常吃饭尽量使用分餐制。实在不行,也给宝宝准备专门的餐具,餐前把宝宝吃的食物单独挑出,不要与大人混用。有人说出门在外不方便,因为国内除了少部分高档餐厅,大部分中餐餐馆还是以合餐制为主。其实我们家就实践过,去年有一帮美国亲戚来中国做客。了解到对方习惯分餐制,当时我们去每一家餐厅,都会事先跟服务员说明情况,要一把筷子,一道菜配一双公筷。第一顿还有一些不习惯,看到满桌的筷子还觉得好笑,也经常拿错,但后面几顿就完全适应了。所以,大家不妨顺应时代的改变,就此养成一个好习惯,岂不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