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孩子和父母吵架,赌气不去学校怎么办

本案例已通过家属及本人同意公开

01

学生背景

L同学,15岁初三男孩,入学扶禾心理教育6个月。

成长经历

  • 6岁前在X市,跟随父母生活;

  • 小学一到三年级,在L市就读,由外公外婆照顾;

  • 四到六年级,转学至W市,由姑姑照看;

  • 初中时,转回L市就读,父母照看;

关于辍学

目前就读初三,国庆假期之后因与父母口角,赌气不去学校,辍学在家半个月,自述国庆回家期间,受到父母的过分管束,青春期叛逆逆反,故选择辍学以对抗父母。

自认为自己不学习,最着急的是父母,自己的行为可以让他们不开心,只要父母不开心,自己就觉得开心了。

关于家庭

从小到大,印象中自己总是被打,有时候是父母亲其中一个人打,有时候是两个人一起打骂。

另外相比同龄人,自己基本没有零用钱,父母用商人的一套行为模式管教自己,让自己感觉不到亲情所在,甚至觉得读书成功会让父母产生成就感,宁可放弃学业,也要惩罚父母。

觉得为了惩罚父母,放弃自己的前途也是值得的,就是为了让父母后半生不能安心好过。

入学15天时间的测试与观察

  • 无心向学

  • 脾气暴躁

  • 家庭关系紧张

  • 情绪困扰(低落,烦躁,焦虑等)

  • 价值观偏差

02

咨询分析

原因分析

个案对于学习本身并不排斥,但是当前个案内在自我的客体关系形成过程存在问题,会觉得父母只在意我的学习,那么我不上学这个事件中,最难受的一定是他们,因此,为了对抗父母,以选择放弃学习这种自我毁灭的方式。

调整方向

1、学习目标:帮助L同学提高自我认识,正视学习对于自己的意义。

2、亲子关系:缓解L同学与父母之间冲突,提高L同学换位思考能力,更多的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改善家庭关系。

3、生涯规划:帮助L同学明确自我问题,以及自我毁灭对于自己的影响。

调整策略

  1. 倾听、鼓励,增强L同学社会支持感,自我价值感;

  2. 关系建立,跟L同学建立真诚、友好和信任的辅导关系;

  3. 提升学业自我效能感,进而提高学业水平;

  4. 无条件积极关注,满足L同学被爱的需要;

  5. 拓宽兴趣范围,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满足L同学归属感;

  6. 帮助L同学明确自我问题,以及自我毁灭对于自己的影响,帮助个体澄清自我认知,形成客观,正确的价值观,与自我价值感;

03

调整历程

通过心理疏导,调整自我认知及修复亲子关系;

在国庆回家期间,受到父母的过分管束,青春期叛逆逆反,故选择辍学以对抗父母。

自认为自己不学习,最着急的是父母,自己的行为可以让他们不开心,只要父母不开心,自己就觉得开心了。

基于对学生当前情况的了解,L同学对于学习并没有完全的厌恶感,只是作为一种条件来惩罚父母。

  • 前期心理辅导对策考虑以建立稳定、信任的关系为主。

  • 中后期逐渐开展对学生自我认知的调整,帮助学生认识到自我价值,通过不断提高自我认同感与自我效能感,帮助L同学进行认知调整。

通过一对一辅导,重建学习的信心

L同学对于学习本身并不排斥,但是当前L同学内在自我的客体关系形成过程存在问题。

会觉得父母只在意我的学习,认为不上学这个事件中,最难受的一定是父母,因此,为了对抗父母,以选择放弃学习这种自我毁灭的方式;

L同学目前状态对学业排斥较大,前期考虑课程难度逐步加深,由易到难,再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教学,做到最大限度让学生吸收知识的效果。

保持规律的作息和饮食,会让孩子的一天张弛有度,节奏有序,做事和思绪稳定。

孩子制订切实、可行、效的学习计划,将知识点强化、细化、条理化,全面提升综合实力、整体水平。

  • 学会时间管理,提高学习效率

  • 作息饮食规律,保持镇定心态

  • 制订学习计划,学会时间管理

  • 遵循认知规律,提高学习效率

  • 不懂及时提问,切勿堆积问题

  • 细化每日时间表,量化鼓励自主学

  • 学会自我约束,准确评估状态

通过行为训练,解决行为习惯差等问题。

行为训练采取行为主义疗法,包括阳性强化和负性惩罚等方法,强化和塑造良性行为,如对时间管理,自己生活的安排等。还包括:

  1. 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

  2. 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友爱同学

  3. 学会同学间的相互尊重与帮助

  4. 在学习和生活上和同学相互照顾、相互帮助

  5. 树立独立意识,自我管理生活,遵守学校作息时间

  6. 按时起床、出操、上课、养成良好遵纪习惯

  7. 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通过兴趣爱好培养,调节积极健康的心态

  • 艺术,类课程:音乐/美术/钢琴/吉他/舞蹈/书法/演讲等

  • 体育类课程:篮球/羽毛球/兵乓球/桌球/跑步/跳绳/自由搏击/瑜伽/健身等

  • 益智类课程:棋类/推理/阅读/活动/手工等

有研究表明,优美舒缓的音乐可以增加人体内分泌系统活动,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并能增强机体的活动功能。

绘画书法可以使人的脑细胞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并可以疏通全身的气流,使人的身心处于一种积极、愉快的状态中;

散步、慢跑、打拳等活动可以激活逐步衰退的细胞,增强机体免疫力等。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04

后期回访

离校反馈

前期,学生入学扶禾时,对于父母的做法是非常不认可,情绪比较激动,后来经过教官、老师的陪伴与引导,情绪逐渐平复,能够接受学校安排,正常参加学校教学与体育训练任务。

中期建立了自己的人际社交圈,有自己喜欢的课余活动与人际,整体发展状态相对稳定,情绪自控力有所提升,学会换位思考,能够更加客观的看待问题。

开始认识到父母的出发点是为了自己,自我情绪管理能力不断提升,冲动性降低,逐渐能够控制;缓解了与父母之间冲突,家庭关系逐渐改善。

后期从排斥学习到逐渐感兴趣,基本能够清楚的认识自己,对未来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较为清楚的规划,明白学业对自己的意义及其重要性,对学习的态度有所转变,能够自觉安排学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