簕欓花椒

自从进去这个所谓植物人的圈子后,不时有圈外朋友甩个植物照片过来,连带问一句“这是啥?”。初时不太适应,慢慢也就习以为常了,于是,尽量实现有问必能答也成为我努力的目标。

这天,一个对植物蛮有兴趣的朋友又甩来一张照片,还是那句“这是啥”,还好我反应快,马上回复“簕欓花椒”(那么复杂的名字居然让我记住了,窃喜),没想她紧接着来一句“能吃么?”,马上把我问倒了,这山上的野果子难道除了“能吃”就是“不能吃”么?

不久前,我刚刚说过“”植物分类,越分越累”,可在某个打着“吃货”标签的群体里,植物分类就简单很多,只分两种,那就是“能吃”或“不能吃”……看来以后编植物志的专家务必在植物的属性里增加一项“能吃否”,这也算与时俱进了吧。遥想当年,李时珍等老人家为了这个命题做出多少尝试与牺牲呀。

扯远了,我还是乖乖从我仓库里找到簕欓花椒,翻翻资料吧,好好看看这货到底能不能吃呢。

  

簕欓花椒,芸香科、花椒属落叶乔木。又叫花椒簕、鸡咀簕、画眉簕、雀笼踏、搜山虎、鹰不泊。

看到这个名字,真心为手写输入的朋友着急,还好,我用拼音,智能+形声就能打出来,虽然尽管至今没细看字的结构。

还是先做做扫盲工作。

簕,读lè,在植物上通常指有刺的植物。

欓,读dǎng,释义:食茱萸,落叶乔木,枝上多有刺,羽状复叶,果实球形,成熟时红色,可以入药。估计说的就是本种了。

对于南方的山野来说,簕欓花椒应该是寻常灌木,在乎你是否留意它或者是否在意了解其身份而已。

偏偏是八九月那会,巡山之时,见不到高颜值的植物,低调的花果同株入了我的眼。这个季节再上山,已经难得见到它的花了,果也从碧绿慢慢变红。

树并不高,果实累累坠满树枝,也算构成一抹难得的风景吧。

说到它的特征,从它名字的“簕”可见一斑。簕在植物命名中就代表有刺植物,比如我们熟悉的簕杜鹃,红树林的老鼠簕,被称作簕仔树的光荚含羞草。它的刺就在树枝上,机智的我特意给它拍了个特写,如图。

植物志专业术语叫“树干有鸡爪状刺,刺基部扁圆而增厚,形似鼓钉,并有环纹……”

正因为它的刺,它并不受鸟类的欢迎,于是两广人根据这个特点叫它鹰不泊、鸟不宿,老百姓简单粗暴道出其精髓,服!

要分辨它的身份,我觉得重点在它的果,它果虽小,可是果上布满小斑点,专业叫油点。植物上如此描述:分果瓣淡紫红色,单个分果瓣径4-5毫米,顶端无芒尖,油点大且多,微凸起;种子径3.5-4.5毫米(图中的它们显然未成年,还是碧绿碧绿的)。

这是朋友发来的果实图片,话说这能引起食欲么?反正我没有。

回到开始的话题,它能吃么?据我翻查的资料显示,没说可以吃,也没说不能吃,建议不要吃,因为也没啥好吃的呀。

关于它能否吃,有啥作用,我只能抄一段前人总结的话,自己感受去。

鲜叶、根皮及果皮均有花椒气味,嚼之有粘质,味苦而麻舌,果皮和根皮味较浓。民间用作草药。有祛风去湿、行气化痰、止痛等功效,治多类痛症,又作驱蛔虫剂。根的水浸液和酒精提取液对溶血性链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

簕欓花椒

  落叶乔木,高稀达15米;树干有鸡爪状刺,刺基部扁圆而增厚,形似鼓钉,并有环纹,幼苗的小叶甚小,但多达31片,幼龄树的枝及叶密生刺,各部无毛。

叶有小叶11-21片,稀较少;小叶通常对生或偶有不整齐对生,斜卵形,斜长方形或呈镰刀状,有时倒卵形,幼苗小叶多为阔卵形,长2.5-7厘米,宽1-3厘米,顶部短尖或钝,两侧甚不对称,全缘,或中部以上有疏裂齿,鲜叶的油点肉眼可见,也有油点不显的,叶轴腹面有狭窄、绿色的叶质边缘,常呈狭翼状。

花序顶生,花多;花序轴及花硬有时紫红色;雄花梗长1-3毫米;萼片及花瓣均5片;萼片宽卵形,绿色;花瓣黄白色,雌花的花瓣比雄花的稍长,长约2.5毫米;雄花的雄蕊5枚;退化雌蕊2浅裂;雌花有心皮2很少3个;退化雄蕊极小。

果梗长3-6毫米,总梗比果梗长1-3倍;分果瓣淡紫红色,单个分果瓣径4-5毫米,顶端无芒尖,油点大且多,微凸起;种子径3.5-4.5毫米。花期6-8月,果期10-12月,也有10月开花的。

中文学名    簕欓花椒

拉丁学名    Zanthoxylum avicennae (Lam.) DC.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目               芸香目

亚目           芸香亚目

科               芸香科

亚科           芸香亚科

属               花椒属

亚属           崖椒亚属

种               簕欓花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