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快讯•热点】涉嫌电池套牌,某企业被曝或“骗补”数千万!
2016年,财政部严打新能源骗补并查处了5家客车企业,其中苏州金龙由于车尚未生产,而牌照已经可以通过非正常途径在车管所登记在册,凭借上牌数量申报极其丰厚的补贴,最终苏州金龙因骗补被罚款近8亿元!
在国家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的现状之下,利用政策“寻租”现象也时有发生。目前,骗补的问题企业主要涉及四种情况:有牌无车、有车缺电、标示不符、关联方及经销商闲置。
最近某企业也摊上了事,或涉嫌利用电池“套牌”,骗取新能源汽车补贴数千万。具体真伪有待进一步查证。
为什么近两年新能源骗补事件会时常发生呢?
举个栗子,如果一辆新能源车造车成本5万,而国家政策补贴8万,企业把车造出来,卖不掉就自己成立公司,自己买。左手倒右手,就能赚取3万元差价。
据工信部2016年的调查,93家新能源车企中有有72家涉嫌骗补,问题车辆总数76374辆,涉及补贴总金额92.707亿元,平均每辆车骗补12万。
目前,国家新能源局痛下狠手,整治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乱象。一方面,建立了“退坡、调整、退出”机制,国家从今年起政策补贴逐渐退出,另一方面不合格企业全部取消资质!
未来,机会只会留给真正有实力的企业。
前不久,国务院发布中国新能源汽车未来15年规划,纯电动汽车将成为主流,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
国内车市已进入存量竞争时代,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虽然放缓,但仍是颇具潜力的增量市场。加速向新能源领域转型步伐,成为多数车企战略布局的重点,前有特斯拉等国际巨头持续渗透,后有一批造车新势力强势崛起,对想要在这个领域有所建树的企业来说,骗补这类事无疑是“加速毁灭”!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