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地砖或墙面砖不得不注意的5大细节,你知道吗?
收到不少粉丝来信,看完瓷砖知识不过瘾,需要我普及他们的铺设方法,从地砖和墙面砖所选用工具基本大同小异
经过卷尺计算后,使用工程线布线,铅笔做重要的记号, 铁锹和泥抹子开水泥砂浆,水泥砂浆有规定厚度,因而用筛子筛出大于1cm的骨料,用细沙开浆,铺设瓷砖用套方角尺、水平尺还有橡皮锤工具测量砖是否符合要求,对于边角位、转弯位可以用切割机调整瓷砖大小
有人问,到底先铺地砖还是墙面砖?或许我讲完地砖铺设和墙面砖铺设的方法就知道先铺地还是墙了。
一、选材不一
墙面和地面在材料选择上有时会有些不一样,地砖不会用瓷质砖,而墙面砖某些装修师傅或者户主为了节省成本就选用了陶质砖,在此之前说果,瓷质砖吸水能力强,因此在铺设前,陶质砖需要做润水。将陶质砖泡进水里,让他充分吸水,这过程需要2小时以上,紧接着拿出来,这时不能立马就贴,需要放一小段时间,用手感受砖面冰凉像有水汽蒸发的感觉,这时候润水过程就完成。下面几幅图片做一个解释。
如果墙面砖选择用瓷质砖,就无需做润水的工序,跟地砖铺设过程一样
二、设立工程线不一样
地面砖跟墙面砖对应铺设方面也是有差别的
地面砖:
1米处画基准线,向下50cm再设立标准线,两条线同时平衡,铺地砖的时候会蹲下来,以50cm的线作为基准线,因为地面或多或少存在高低不平的情况,如基线的存在,看靠近地面的另一50cm,用水平尺测量,则会知道是否存在坡度,从而根据情况适当调整墙脚的工程线高度。而地面工程线如走廊线,测量宽度,在中间设置工程线,如走廊1.2m,在两边多设置30cm的基准线,中间用60cm宽的地板砖铺设,如1.4m中间用80cm的
墙面砖:
比地面砖布线更为复杂些,首先用线锤在靠近墙的顶处垂直下地,找出基准线,如果墙面不平整,顶端往前一点的位置布线,左右各一条线,做好标记,如果墙面砖是30*30cm的,离边角位的30cm处布线锤设置,如下图第一张。接着在两条垂直工程线之间绑一条横线,横线需要套活口,方便上下移动。最后将底下一格的瓷砖套进去,画一整个块地图,以这个为基准
三、砂浆区别
地面砖:
需要按1:3:1的比例,即1份水泥:3份沙子:1份水兑制成,有两个方面检验它是否符合要求:1.看是否能捏成团状;2.将团装自由落地,散开不成团。为什么要用干砂?不少人其实没有注意这个细节,不少同行都将他调成粘糊状,湿度大的砂浆,因为更好粘贴,但由于里面有大量水分,当蒸发后,里面空隙就增大,容易出现空鼓,特别是边角位,如果空鼓,易崩角。厚度为水泥砂浆2cm,地板砖10-15mm,合计大于3cm。
墙面砖:
按1:2:1的比例,即1份水泥:2份沙子:1份水兑制成,粘糊状,这是考虑到墙面粘贴性。而而墙面水泥砂浆1cm,瓷砖1cm,总计2cm,这些做室内设计时都需要考虑进去,这涉及砖的铺设
四、铺设方法
地面砖:从中间向四周铺贴。但必须注重第一块砖的铺贴,这影响着整个地砖的工程质量,这需要严格的方套,水平定位,高低是否符合工程线等,如不符合必须马上调整。
墙面砖:
在最底层,首先预留大于一块砖的的距离,如下图左手边红框,然后从下而上铺贴。这个砖位不管是首先贴墙面砖还是地面砖,这个必须要留,主要考虑墙与地之间砖位收口时发生较大错位,如果在卫生间发生较大错位,不能衔接,水会通过这个收口位往下渗(看下图)。这里特别提及十字定位卡,有1mm、2mm、3mm、5mm、7mm、8mm、10mm等,如不留施工缝,两砖受地面舒张力和热胀冷缩的力影响下,两砖极易挤压爆裂,而施工缝宽度问题,特别提醒是卫生间易受潮湿问题,必须留3mm以上的施工缝,如1-2mm施工缝两砖之间仍会存在空鼓现象,特别是十字口位置
综上述,所以这就回答上面的问题了:首先贴墙面砖,墙面砖留有一个砖位,然后再贴地面砖,最后再处理收口位置。至于墙面与墙面的转角收口位跟地面与墙面之间的收口位做法不一样。
陶质砖表面是烧釉而成,底下是陶土为辅料,因为再后其加工,可以能到边上,但如果用在瓷质上,因是通体砖,如果向材质一样坚硬,如果像瓷质砖磨至末端,会崩瓷,所以最多只能磨至砖横面的1/2处,采用下图接拼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