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最帅的人是谁,最丑的人有多丑
三国时候最帅的人是谁?
白袍同学觉得应该是诸葛亮,丞相至少是三国最帅的人之一。
连惜墨如金的陈寿在《三国志》上都用八个字描写诸葛亮的容貌:
身长八尺,容貌甚伟。
和其他很帅的人不同,丞相的帅还有个对比,娶了个不那么好看的媳妇。
诸葛亮和黄月英一起出席活动时,越发显得玉树临风起来。
就像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一样,唐伯虎咋见秋香觉得平平无奇。
但是当秋香和一帮长得歪瓜裂枣的女人走在一起时,顿时显得倾国倾城起来。
而别的美男子娶的媳妇也很耀眼,比如周瑜就娶了小乔,是三国史上的一对璧人。
古人其实很注重长相的。
刘备访诸葛亮一见倾心,很大原因也是因为诸葛亮的长相,好看,气派。
古代用人,第一注重的往往是容貌,在古代当官潜规则中,长得不好甚至不能身居高位。
所以长得好看,很占便宜。
比如,长相柔美的和珅就比长的一般的纪晓岚升职升的快很多。
三国也是如此,长得不好看会有自卑感。
比如曹操会见匈奴使者,因为自己个子矮怕不能雄远国,于是让仪表堂堂的崔琰饰演自己,曹操挎把腰刀站在崔琰身后。
会见完使者,曹操派人去探听一番,问匈奴使者:你对魏王的观感如何啊。
匈奴使者说: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曹操一听,暗赞,匈奴使者有眼光啊。
这样的人不能留着,于是派人扮做山贼,半路截杀了匈奴使者。
匈奴使者死的真冤枉,死在有见识上。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长得不好看,导致曹操喜欢娶别人媳妇,大约骨子里的自卑,让他对着黄花大闺女时有犯罪感。
不过也许曹老板喜欢别人想媳妇,是小时候和袁绍去偷走人家新娘落下的病根,总觉得别人媳妇是最香的。
娶别人的媳妇,有个附带好处,有的女人会带着孩子一起来。
曹老板倒也不在乎,毫无芥蒂照单全收,反正他家大业大,养得起。
只要你不带着老公来,怎么着都行。
曹操长得不好看,但是他的养子中有一个人却是三国顶级美男子,这人就是何宴。
何宴是大将军何进之孙,他妈是尹夫人。
何宴的有个特点就是长得白,他走在邺城街头,人们都认为何宴脸上擦了粉。
还有个外号:傅粉何郎。
有一次曹睿想验看何宴脸上是否涂了粉,请何宴吃饭,大夏天让他吃热汤面,何宴吃的满头大汗,不停擦,一擦脸更白了,红扑扑的白。
何宴是三国后期顶级美男子。
何宴的美和诸葛亮应该是两种不同的风格。
诸葛亮的帅是英气勃发哪一款,何宴的美偏脂粉气。
而后三国时代英姿雄发越来越少,审美一路向着阴柔病态而去。
这就是魏晋风度。
三国时,除了长得美的人,那些长得丑的也丑的各有特色,比如诸葛亮他哥诸葛瑾脸很长。
去年一滴相思泪今日方流到嘴边那种长。
而说起三国中最丑的人,很多人会想到庞统,庞统在人们心中的印象是三国第一丑人。
但是庞统未必丑。
三国演义中写庞统丑,大约是为了突出刘备礼贤下士不以貌取人。
对比就是孙权嫌弃庞统不肯用他。
其实,三国演义中皇叔一开始也嫌弃过庞统的丑。
《三国志》上对庞统的面貌没有描写,估计不帅,但是也不丑,就是一般人。
庞统和东吴的顾邵,陆绩等人交好,估计也不是太丑。
如果他想在三国当官大约也是可以的,但是一帮世家大族把持的朝廷,庞统想要出头估计也难。
这大约是他投奔刘备的原因。
刘备事业刚刚起步,需要大量人才。
以庞统的才华,以及和诸葛亮的交情,他在刘备集团升职会很快。
事实也是如他所料。
后来落凤坡算是意外,如果庞统躲过落凤坡之难,在蜀国他的地位不会低于诸葛亮。
庞统不算长得丑,真正长得丑的人是会被嫌弃的。
比如建安七子的王璨,因为长得丑影响了自己的前途,他去投奔刘表,被刘表嫌弃:
王粲其人貌不副其名而且躯体羸弱,不甚见重。
王璨有多丑呢,粲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座皆惊。
丑到一座皆惊,这大约就是郭德纲说的能把狗吓一跳吧。
曹老板好像不太在意王璨的丑,对他很器重,毕竟曹老板也很丑,大家同丑相怜吧。
王璨在曹操手下做到侍中的高位,算是曹操集团的的核心成员。
曹丕和王璨关系也很好。
建安二十一年冬王璨随同曹操南征孙权。
和上一次曹操征讨孙权不同,上一次征讨孙权在建安十八年,隔着大江曹操看到了孙权,不由感叹:
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那时候的孙权,挟赤壁之战的余威,早已经在东吴树立了自己的权威,他志得意满的给曹操写信:
足下不死,孤不得安。
建安二十一年,孙权已经有了夺取荆州的想法,如果夺取荆州就必然会得罪刘备,为了避免腹背受敌,那么就必须交好曹操。
他派人和曹操和谈,请求归降,当然是名义上的。
孙曹两家再次缔结姻亲关系。
所以这次南征曹操也算收获满满。
北归时,随军出征的王璨病死了,享年41岁。
王璨的葬礼规格很高,曹丕率领人前去祭奠,葬礼上曹丕提议:
王璨生前喜欢听驴叫,大家都别哭了,我们一起学驴叫为他送行。
于是王璨葬礼上出现了神奇的一幕,一帮人伸长脖子,大家一起学驴叫,声音震天,把驴棚里的驴吓坏了。
这种神奇的葬礼仪式,最近还见过一次,就是某相声大师去世,他的徒弟们鼓掌为他送行。
这种形式颇有古意啊。
文:薛白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