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旭晨||抗战时期的忻县教育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日本侵略军大举进攻华北。10月11日,忻口战役爆发。11月3日,日军侵占忻县城,成立了日伪县政府。同年,八路军来到忻县,创建了党组织和抗日根据地,展开了艰苦卓绝的全面抗战,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
日军侵占忻县后,全县小学教育受到严重摧残,各级各类学校全部被迫停办。由于日军入侵,全县分为根据地、游击区和敌占区三部分。学校教育也出现了三种类型的小学,即抗日根据地小学、游击区两面小学和敌占区日伪小学。
抗日根据地小学,根据党中央毛主席关于'一切为了抗日、教育为长期战争服务'的指示精神,率先得到恢复重建。1938年春,中共西忻县县委就开始重建恢复学校,组织学董管理学校,但由于根据地尚处在初创期,尤其是因为广大农民生活艰难,虽然组织较早,但恢复起来较慢。
同年冬天,东忻县抗日民主政府也开始着手恢复学校,为方便劳动人民子女入学,采取了多种形式恢复办学。在游击区,创办游击小学、抗战两面小学丶地下高小班,这部分学校均处于敌我争取地区,教师大部分是共产党的地下工作人员和抗日积极分子。敌人来了,就教学敌人的课本。敌人一走,就教学抗日教材。学生除接受知识教育外,还学唱抗日救亡歌曲,宣传抗日救国思想。有的学校还组织学生站岗放哨查路条,沿村转送信件,开展抓特务除汉奸的军事训练。
1940年夏天,中共西忻县县委县政府决定创办抗日高小。同年秋,派校长赵贵庵到兴县抗战学院学习培训。第二年夏天,西忻县抗日高小在下柏色村正式成立,赵贵庵担任校长。学校先后招收80多名学生,并采用晋绥边区的教材教学。'学校就是战场,战场就是课堂,是抗战的教育,是建国的营房,教育永远不会超社会而存在“。日军占领蒲阁寨后,建立据点,抓捕抗日干部群众,围剿我抗日游击队,西忻县抗战斗争形势极其艰苦险恶。学校选拔了部分政治坚定、斗志顽强、素质过硬的学生,转移到岢岚宋家沟完小继续学习。
日军侵占忻县后,沦陷区学校全部瘫痪停办。1939年7月,日伪县政府在城内兴寺街(今东街小学北侧)办起一所初小,校名为”忻县县立新民小学校“,所谓新民,就是奴化教育的代名词。首任校长张懋修,继任者王炽荣。1940年,新民小学在校学生471人,其中男生367人,女生104人。1941年,学生数为517人,其中男生449人,女生68人。
日军为了达到'以华治华“的目的,在各类学校推行奴化教育,从小学开始,就把日语定为主课,大肆宣扬'日本至上、天皇至上'的思想,把日本民族说成是优等民族,把中华民族视为劣等民族。在课程中,宣扬封建迷信思想,予以奴化诠释,让学生安于现状,忘掉国耻,接受奴役,还在各个学校派驻日本人担任教官,进行监督。
在这些学校里,日本人在国语本、修身本中,不允许有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不平等条约签订等内容,甚至在初中地理亚细亚洲的插图里,竟然将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划出中国固有版图之外。1941年冬,由日伪太原铁路局办的'扶轮小学“开学,校址在过去英国人开办的亚细亚煤油公司(今城内西顺城街南门附近),校长为张如洋,副校长小原正一(日本人)。学生毕业大部分参加了北同蒲铁路工作。日本投降后,学校解散。
抗战时期的学校教育,尤其是抗日根据地的学校教育,不仅促进了广大农村人口文化素的提高,为日后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还支持了抗日救国,培养和鼓励更多的有志青年投身保家卫国的战斗中,为赢得抗日的最终胜利创造了条件。
(参考书目《忻州文史资料》《忻县历史纪事》《忻县教育志》)
作者简介:
栗旭晨,山西忻府区南高村人,现任忻州市广播电视台专题部主任,荣获山西省第五届百佳新闻工作者称号,荣获中华新闻工作者协会金质奖章,发表新闻、文学作品一百余万字,著有文集《跨越》、散文集《梦里花落》《梦里花开》行于世。散文《岳母在上》《杨胡的葡萄熟了》荣获全国文学大奖赛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