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二十一)

桂枝二麻黄一汤原方

桂枝一两十七铢,芍药一两六铢, 麻黄十六铢去节,生姜一两六铢,杏仁二十六个去皮尖及双仁,甘草一两二铢,大枣五枚劈,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  。

桂枝二麻黄一汤的剂量,我就不按伤寒论中的原剂量来说,还是用简易比例记忆法:

三二二二一,杏仁一小把。

桂枝三,芍药二,炙甘草二,生姜二,麻黄一,杏仁一小把,大枣五枚。

桂枝麻黄各半汤和桂枝二麻黄一汤,这两个方子都是用在同时有太阳中风和太阳伤寒的时候,也就是说太阳中风和太阳伤寒合并的时候用这两个方子,这两个方子怎么区分呢,一个就是忽冷忽热的时间差不多相等,就用桂枝麻黄各半汤,热多寒少的时候,桂枝二麻黄一汤。这样子做个简单的区分就可以了。

当我们用到麻黄的时候,麻黄要先煮一下,把泡沫先去掉,麻黄还是去节的,说实在的,我在煮麻黄的时候或者是有麻黄的方剂的时候,也从来就没有先去煮麻黄,我都是一起下,还有那个麻黄也没有去节,可能就是我为什么学中医学不精的原因所在吧,但是,具我所知,好像好多人都没有单独的把麻黄去节去煮,关键是买去节的麻黄还真不好买,自我感觉中医治病还是针灸加中药,效果比单一的用药或者是单一的用针灸,效果要好得多,当然我也接触到了肌筋膜和推拿按摩,感觉肌筋膜对一些肌肉的疼痛,还有一些关节的疼痛,止痛效果不错,当然这种也只是当时的止痛,后期还是要靠中药。(这一段话是我的经历,大家参考一下就可以了。)

在这里讲了一点题外话,我们来对这一节课总结一下,服了桂枝汤之后,没有流汗,脉反而洪大的,这就是桂枝汤的力量不够,病人心脏的力量不够,要发,发不出来,力量发不到肌表,还在胸腔里面,遇到这种病人再给他桂枝汤吃。如果出现如疟疾,就是忽冷忽热的现象,就是有太阳中风同时又有太阳风寒,桂枝汤证是不会有忽冷忽热的现象。桂枝汤的症状是有汗、恶风、头痛、隔日再发,一天发一次的,但是,必须要有汗出来,病才会解, 这时用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二麻黄一汤,具有解肌散邪,小和营卫之功效。主治太阳病,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形似疟,一日再发者。

桂枝二麻黄一汤,功能就是调和营卫,微发其汗。由于邪气滞留于皮毛肌肉之间,所以,非桂枝汤可解,已经汗过,又不宜用麻黄汤来峻攻,因此,取桂枝汤三分之二,麻黄汤三分之一,合起来服用,再来解一下肌,稍微开一下表,固发汗于不发之中,所以,这里又用桂枝更用麻黄。

桂枝与芍药相用,一卫一荣;麻黄与桂枝相并,一散一收;桂枝、芍药、麻黄相用,散邪之中以益证,补益之中不恋邪,相互为用,一建其功。

太阳中风轻,因为邪气郁于营卫之间,单用桂枝汤减量,药力不够,显得有点单薄,所以,在治疗用桂枝汤调和营卫的时候,还本要配上少量的麻黄汤的变方,以宣发营卫的郁,在调和营卫的时候,营卫郁滞的病机就迎刃而解。

桂枝麻黄各半汤与桂枝二麻黄一汤如何区分:

如果病人发热发冷的时候差下多,发热一个小时完了以后,就开始发冷一个小时,就是桂枝麻黄各半汤。如果病人发热的时候比较多,发冷的时候比较少,代表病人的元阳很足,这时桂枝加重,麻黄减少。所以,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三,芍药二,麻黄一。

应用桂枝二麻黄一汤,必须恪守该方药物之间的量比,尤其桂枝、麻黄、芍药的用量调配。若不尊方药之间的量比调配,则会导致药物功效改变,达不到治疗作用,或导致生成其他变证。

(0)

相关推荐

  • 白发伤寒论|第七讲(35.38.39)

    第七讲 讲述:白发渔礁 编辑:达生    标蓝:原文    标红:药证    标绿:知识点 前天看到白发伤寒论第一稿整理出来了,还挺感慨的.天使问我叫白发老师讲伤寒论怎么样?我说这个名太平淡了,去掉中 ...

  • 白发伤寒论|第一讲(1-21条)

    第一讲 讲述:白发渔礁 编辑:达生    标蓝:原文    标红:药证    标绿:知识点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涛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啊,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 ...

  • 白发伤寒论|第五讲(32.33)

    第五讲 讲述:白发渔礁 编辑:达生    标蓝:原文    标红:药证    标绿:知识点 32条: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这是非常经典的一条条文.首次提到太阳与阳明合病这个概念.我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十一)

    如果病人是表寒,就是说表面是伤寒证,本来该用麻黄汤,结果因为病人有便秘,开了攻下的药以后,造成下利不止,有的时候并不是医生攻下的时候造成的下利不止,有时候病人刚好是麻黄汤证,结果病人吃了坏的食物,造成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八二)

    伤寒论第70条辨: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原文解释: 发汗以后,怕冷的,这是正气虚弱的原因:不怕冷,只有发热等症状的,是邪气盛实的表现,应当泻实和胃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七二)

    第65条辨: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第65条辨解释:发了汗以后,病人出现脐下跳动不宁,似奔豚将要发作的征象,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治. 我们前面学了桂枝甘草汤发汁以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九二)

    豆豉的药性是苦,辛,凉的,归肺经和胃经,主要功效就是解表除烦,但是豆豉的解表比起桂枝要弱得多了,只是说它有发表这功效而已,还有宣发郁热,临床上常会用到外感表证,由于豆豉发汗解表的力量比较平稳,所以,不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一0二)

    伤寒论第86条辨: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 原文解释:衄血许久的病人,多阴虚火旺,不能用发汗法.若误发其汗,就会出现额部两旁凹陷处的动脉拘急.两眼直视.眼球不能转动.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五二)

    当病进入阳明以后,就是进入肠胃了,有可能病人会有下利,或者是恶心,呕吐,或者是便秘,这个时候,如果病人还有一点点汗出,不恶寒,这个时候千万不可以攻下. 张仲景的意思就是说,只要病人还有表证,都不可以攻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四二)

    麻黄汤里用到了杏仁,我们在第六节里讲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中讲到了杏仁,杏仁有润肺止咳除痰,润肠通便的作用,杏仁在麻黄汤里的作用就是润肺的,因为麻黄遇到桂枝就会发表,麻黄会把肺里津液发散掉,所以,加上杏仁就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三二)

    如果只有手脚末端冷,那么瘀血块不会制造得很快,所以有人手脚冰冷了很久,也还没有发心脏病.如果到了四逆的情形,也就是 冷到手肘.膝盖,那么瘀血块就制造得很快,就会造成心脏病. 我们也可以由手脚冷的情况来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二十九)

    我们从28这个条辨来看,他有汗,有脉浮,医生以为是桂枝汤证,结果只开了桂枝汤来发表,病人喝了桂枝汤以后,喉咙里很干燥,还会出现呕吐,,烦燥不安说胡话,四肢冰冷,这外就是误治了,造成了阴阳两虚,这个时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