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作家】易石秋/一钓汨江情 2024-04-01 17:32:12 一钓汨江情 作者:易石秋 在我小的时候,端午节还不是国家法定假日,有时甚至还得在“破四旧”的狭缝里求生存,连走亲访友都需要瞅准机会便宜行事,但这似乎丝毫也不影响人们对于端午节那种庄重的仪式感。每到农历五月初五,不管队上与学校放假与否,村子里几个较大的水塘边照例一大早便坐满了垂钓的人们,而即使平时最严厉的村干部与老师,这时候也大多睁一眼闭一眼,难得的大度与宽容起来,有的甚至还情不自禁地厕身其中推波助澜。那密密匝匝的垂钓圈,里三层外三层的观众,都差不离称得上万人空巷了,成为当时乡村端午节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尽管我一直以来对钓鱼并无多少兴趣,迄今为止也根本没有真正钓起过鱼,但那时仍然是最为热心的看客之一。每当一道白光划出一条美丽的弧线,从水塘的上凌空向岸上垂落,就知道又有鱼儿要成为谁家的盘中餐了,也不禁为之欢呼雀跃。但那时的我所不知道的是,钓竿的下头牵系的实际上是一段凄美而悲壮的历史,一段深邃而悠远的文化,而它的源头就在我们岳阳一条叫做汨罗江的河流。汨罗江原系发端于江西修水的一条小河,属于洞庭湖水系,全长不过200多公里,流量不及湘水的十分之一,如果不是比例尺很大的地图,你甚至无法在图上看到它的痕迹。在亿万年的历史潮汐里,它一直默默无闻的流淌着,无声无息地滋润着流经两岸数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不仅在注入洞庭湖的四大水系之中根本找不到它的名字,迄今为止也没有发现任何关于它的更加遥远的记录。直到战国末年楚国的著名爱国诗人屈原流落到此,在写完中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抒情诗《离骚》最后一节以后,满怀悲愤地怀沙自沉,那饱蘸爱国激情的伟大诗篇,那百转千回的深情呼唤,那慷慨殉国的英雄壮举,才深深地唤醒了这条久久沉默的河流。那一腔爱国热血与满江碧水紧紧地交融为一体,使这里家喻户晓,成为了后世诗人所热情讴歌的“蓝墨水的上游”,成为中华民族永远的文化符号与精神图腾。公元前278年,楚国的首都郢城被秦国的大将白起攻破,曾经有着“众则楚王”的大好形势,号称“合众长”的强大楚国,顿时“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宛如风雨飘摇之中的一条破船,随时都有彻底倾覆的危险。而昏庸无比的顷襄王、专横狭隘的令尹子兰以及一班平日里耀武扬威的大臣们,此时竟然束手无策,只好狼狈不堪地落荒而逃,“保于陈城(今河南睢阳)”以苟延残喘,丝毫没有重整河山的志向与办法。消息传来,正惨遭流放楚国的原“怀王左徒”“三闾大夫”屈原如五雷轰顶,五内俱焚,为楚国朝不保夕的未来捶胸顿足血泪和流。这位楚王的同姓,“长于辞令”“明于治乱”的一代政治明星,曾心怀“美政”,“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对内选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联齐抗秦,一心一意图谋建设一个强大的楚国。谁知事与愿违,受到贵族们的排挤与毁谤,在上官大夫之类的奸臣们的谗言蛊惑之下,受到楚王的猜忌与令尹子兰的打压,最终被迫流放。屈原悲痛莫名,经汉水北岸一路流离转徙,永远告别了故乡秭归和首都郢城,然后南行长沙,想“往观乎四方”。尽管受到了如此不公正的待遇,但他始终眷念楚国心系怀王,无日无夜不在为祖国与人民的命运忧心忡忡。由于心中总在眷恋着祖国,徘徊不忍离去,一路流离转徙之后,又折回洞庭,苦苦等待着国王的醒悟与召唤,幻想总有一天能够再为国家效力。如今希望终成泡影,残酷的现实彻底粉碎了他所有的梦想,使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绝望,自度已再无任何出路,平生的理想和抱负都已付诸东流,便在汨罗江畔苦苦行吟之后怀沙自沉。消息传出,整个汨罗为之震惊,百姓纷纷划船前往营救。因为担心江中的鱼虾啃噬屈原,在营救的同时,人们一边想方设法把江中的鱼钓上来,一边纷纷把自己船上的粽子投向江中喂鱼虾,端午节钓鱼的习俗就是由此而来。从这时起,这条河开始与屈原的名字紧密相连,密集地出现在历史与生活的视野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一个人的河流”。其实在屈原生活的时代国家观念并不是十分的鲜明,心怀奇才异能的人们形成了一个独具时代特征的社会阶层——策士,他们往往四处游说,推销自己的政治主张,谁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就毫不迟疑地去效忠谁,真正的有奶便是娘。一时之间策士相望于道,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朝为布衣,暮为卿相”的事例也就比比皆是,堪比改革开放初期闯深圳与股市的淘金客。别说苏秦这样朝秦暮楚之徒一时之间炙手可热,为人津津乐道,就是先贤孔子号称万世师表,也周游列国寻找自己的政治际遇,像屈原这样忠心耿耿又满腹才华的人,走到哪里都有实现自己理想的可能,根本无需吊死在一根树上。屈原也过委屈与痛苦,甚至也有过犹豫与彷徨,也曾“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也曾感慨“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但他终究不愿舍下他的楚国远去,将自己的满腔热血与一缕忠魂永远融入了这条河流。 这是屈原的悲剧,也是楚国的悲剧,却是汨罗江的幸运,是这一方土地的幸运。从此汨罗江就成为了爱国主义精神永远的源头,求索精神永远的坐标,中华文明永远的高地。汨罗江头每年五月的龙舟盛会,不仅聚集着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还跨越国界与民族,成为全人类永远的精神盛宴。钓竿的上头是永远的守望,钓竿的下头一缕万古不散的忠魂。于是司马迁来了,这位真正意义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正直而辛勤的学者,这位立志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历史学家。尽管因为李陵之祸遭受了最灭绝人性的刑罚,常常令他痛不欲生,但他终于从屈原的身上找到了寄托,以“屈原放逐,乃赋《离骚》”自励,终于完成了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最为伟大的历史著作《史记》。仔细想来,他对屈原“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的评价,除了源于一种深入骨髓的理解,又何尝不是自己思想意识的写真呢?于是贾谊来了,这位才华横溢雄辩滔滔的政治家,这位西汉初年治国方略的重要参与者与制定者。因为他大刀阔斧的改革最终触犯了权贵们的利益,被迫成为政治牺牲品,被贬谪到长沙做长沙王太傅。途径汨罗时,他特例写下了著名的《吊屈原赋》,将自己心中的无比愤慨与屈原的忧愁幽思交汇于一起,伤人而又自伤,以表达对世间贤人失意、小人得志这种不公平现实的强烈不满。尽管在忧国忧民的意识上他远没有屈原这么深沉,在对自身的政治理想的追求上也远没有屈原那么的执着,但屈原的伟大精神与意志无疑给予他极其深远的影响,这也是他这篇赋能够“继楚骚之余緖”的根本原因。于是郭嵩焘来了,这位湘军的灵魂人物之一,中国的第一位驻外使节,近代洋务思想家,中国职业外交家的先驱,近代最为清醒地睁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一生鲜明地反映出时代特征,反映出方生与未死之际先行者的历史命运,考察历史,反顾来路,是中国十九世纪末维新派的先声。他痛恨反手关家门,力主开眼看世界,早已被证实是明智之见和明智之举。他是超越时代的先行者,生前没有知音,没有同道,内心寂寞如沙。他主张学习西方的蓝调文明,面对重重阻力,真可谓是"雪拥蓝关马不前",他叹息过,苦恼过,却从未绝望过,相信未来,内心始终怀抱着沉重的乐观。面对几乎是整个世界的误解,他始终自信“流传百代千龄后,定识人间有此人”,难道不是“虽体解吾犹未变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最好诠释吗?于是左宗棠来了,这位汨罗江畔的一介寒儒,天资聪颖,少怀大志,却3次参加会试都落第,科场失意,未能按照“正途”进入官场,都快40了,还在湘阴左家塅教私塾。但他始终潜心学问,心系苍生,“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终于大器晚成,一鸣惊人,成为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特别是晚年收复新疆,可以说是近数百年来对祖国疆土贡献最大的人,堪称伟大的爱国者。他孜孜以求的一生,难得不是屈原求索精神的写真吗?于是任弼时来了,这位党和人民的骆驼,长期以来担着沉重的担子,走着漫长的路。即使在恶疾缠身生命垂危的日子里,一心想着的还是工作,工作,把自己的整个生命与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给了新中国的筹建工作,这难道不是“浪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精神的生动体现吗?但是我对汨罗江对屈原精神的真正深入认识,是源于来自这一方土地的一个人,一个普普通通的教育工作者,一个守望教育如守望生命的人,我的老校长刘建中先生。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名如其人说法,甚至有人还对此进行过深入的探究,将命名上升为一种学问。不管它在别人身上效验如何,在刘建中校长身上是合若符契的,他此生仿佛就是为了创建中学而来。他将自己79年的生命中的绝大部分毫无保留的献给了祖国的教育事业,是一部生动的教育传奇,是一个名符其实的为教育而生的人。刘校长早年毕业于国立南昌大学,1953年参加教育工作,自1957年创办岳阳县三中并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到1991年退休,任校长30多年,创办学校5所,即使兼任岳阳市(当时还是县级市)教育局副局长,也一直躬耕在教育第一线。1978年,年过半百时还主动请缨,告别城里相对优越的生活,拖家带口到号称“光灰城,夜不明,尽光棍“的新县城荣家湾创办岳阳县一中(因为县市分家后,岳阳市还是直管岳阳县,当时称为岳阳市七中)。那时参加高考并取得好成绩,几乎是年轻人特别是农家子弟改变人生的唯一通道。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迫切愿望,尽快开学招生,他硬是有家不归,每天与建筑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不仅很快就在荒山之上建起了一所初具规模的新学校,而且一年后边建边招的首届毕业生参加高考,就取得了在全省遥遥领先的骄人成绩。不仅迅速获得了领导与社会的普遍认可,还招来了省内外趋之若鹜的参观学习者。3年后这所学校的毕业生饶强就一举夺得湖南省高考理科状元。同年,湖南省首次大面积评定省属重点中学,创办仅3年的岳阳县一中就榜上有名,成为当时全省55所重点中学之一。这不仅在湖南省重点中学的建设史上绝无仅有,也是中学基础教育的一个动人的传奇。1983年,时年56岁的刘校长重新调回岳阳市一中(1973年曾任市一中革委会副主任)担任党总支书记,第二年兼任校长。年近六旬,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已经到了乐享天伦的时候,对于一个中学校长来说,更已是桑榆晚景,英雄迟暮,一般人肯定有一种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想法,能守成就已是相当不易,更不用说创业了。更何况刘校长硕果累累,声名远播,吃点老本,绰绰有余,何必再次将自己置身于不可预知的新一轮挑战之中呢?成功了,无非是锦上添花,失败了,可是功亏一篑呀。但刘校长高远的教育情怀决定了他不是常人,他硬是将自己的桑榆晚景幻为满天彩霞,照亮了自己,照亮了岳阳市一中,也照亮了岳阳的基础教育,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精神与汨罗江情怀演绎得淋漓尽致。1984年,在当时复读之风大盛,“朱八届”、“牛九届”不绝于耳的情况下,他第一个向全社会公开承诺,不办复读班,不招复读生。要知道在当时高考几乎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与将来的情况下,复读不仅市场广阔,也是提高学校升学率的最快捷有效的方法,这一招下去对学校的升学指标有着极大的挑战性与风险性,说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一点也不过分。因此岳阳市一中的“单方面裁军”迅速轰动湖南影响全国,当时的《中国教育报》《湖南日报》《湖南教育报》《湖南教育》都作了专门的报道。在此基础上,他综合分析教育发展的形势,集中各方的智慧,提出了“四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上中下学生全面提高,文理科全面学好,课内外全面安排)“六不”(不办复读班,不招复读生,不加班加点,不滥发资料,不歧视差生,不以学生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的办学思想,既与当时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风气断然决裂,又与后来所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惊人的相似,极具针对性与前瞻性,在朴素的概括中闪烁着智慧的火花真理的光芒。20多年后,笔者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参与编撰《中国名校优良传统丛书》,与当时来学校采访的原《中国教育报》总编辑刘英杰老人不期而遇,老人对那段采访经历还记忆犹新深深感喟。作为一个成熟的教育家,刘校长深知办学方针确定之后,教师才是办学的决定因素,有一支好的教师队伍,才可能有一个好的学校。在自断捷径之后,内部挖潜,向课堂要效益,才是提高质量的决定因素与唯一途径。于是他力排各种干扰,以大无畏的气概铁腕推进人事改革,将一批工作态度或工作能力不合格的教师调离岗位,甚至一次性将17名不太合格的教师调离学校。这一前无先例、后难有继的做法深深震撼了全体教职员工,不仅直接促进了在校教工工作态度的优化与业务素质的提升,对调出的教师也产生了强大的刺激作用,他们中的不少人深刻反思自我,知耻而后勇,后来成为了各方的教学骨干,有的还成为了很有作为的校长。与此同时,刘校长一方面大力引进教学骨干,一方面大批引进高校优秀毕业生并倾心培养,完善队伍结构,提升师质水平,让正态度、重学习、强素质、提水平成为学校教职员工的主旋律,不仅为提升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使一大批青年教师受益无穷,既促进了教师的自身发展,又促进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高峰时学校有特级教师8人,有10多个教师获得国家、省级优秀教师称号,其中王继初老师作为全国优秀班主任还参加全国巡回演讲,并名列改革开放30年以来感动湖南的30位人物之一。1999年教育部启动的跨世纪园丁工程培训,我校有14名中青年教师列为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对象,占到全大市培训对象的近一半,其中的12名就是在刘校长手上引进的大学毕业生或青年教师。为了进一步提升教职员工的内驱力,刘校长又大刀阔斧的推动分配制度的改革。成立学校分配制度改革研究小组,在赴全国各地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形成方案,然后分别召开专题讨论会和教代会,联系实际反复论证,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结构工资发放方案》、《奖励工资发放方案》、《工作量发放方案》。不仅彻底结束了原来的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历史,激活了教职员工的潜在活力,形成多干事、干好事的生动活泼的局面,并且至今都是我们学校内部分配方案的蓝本。作为教育人,刘校长身上永远蕴含着一种创造的热情,只要有利于教育,有利于国家民族,有利于未来的事,他都勇于尝试。1985年,为落实党中央智力援藏的战略决策,全国首次在内陆创办西藏班。这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任务光荣,压力巨大,由于担心条件和经验不够,很多的地方都将学校办在省城,并且绝大部分都是单独的西藏学校,以便结合实际,相对封闭进行管理。像我们这样大融合的办班模式,当时是绝无仅有的,大家都有些担心。但刘校长力排众议,欣然受命。由于认识深刻,准备充分,部署周密,机构灵活,管理精细,西藏班迅速成为我们学校的一个靓丽的窗口,全国内陆西藏班的一面旗帜。一时间“北有辽阳,南有岳阳”成为了内陆西藏班经典口号,我们学校也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代表受到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高远的办学情怀,宽广的办学视野,科学的办学理念,无畏的改革勇气,使得百年老校声名鹊起,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学校的办学业绩受到各级领导与社会的各界的充分肯定和普遍赞誉,《中国教育报》连续三次报道我校的德育工作,我校两次获得“全国德育先进校”的殊荣,也是唯一一个两次获此殊荣的中学,《湖南日报》甚至以我们学校的一个普通班级为报道点连续多天撰文报道,并组织讨论,《147,赶上去》一时间成为基础教育的热门话题。1993年,湖南省启动对全省省属重点中学的首轮综合评估,我校名列第二,受到通令嘉奖。我深深知道,刘校长只是汨罗江儿女之中的一个代表,一个普普通通的后继者,是千千万万新时期的汨罗江儿女,扮靓了这一方土地,壮大了这一种精神,让这里成为一个永远的精神坐标。在汨罗江的滚滚涛声里,永远涌动着屈原的浅吟低唱,钓竿的那一头是我们民族永远的精神血脉。 作者简介 易石秋,中学语文教师,一个终生与文字结盟,以文字丈量生命的人。 图片:网络 征稿说明 《潇湘原创之家》 卢宗仁专辑 万辉华专辑 蒋正亚专辑 彭定华专辑 吴标华专辑 易石秋专辑 陈有红专辑 谭伟辉专辑 黄志中专辑 谭湘岳专辑 沈保玲专辑 史建国专辑 朱素青专辑 杨英专辑 柳平国专辑 许光辉专辑 杨辉专辑 弘毅学子专辑 方绪南专辑 龚春林专辑孙美堂专辑 万志勇专辑 甘桂柳专辑 官松源专辑 熊英专辑 刘正年专辑 罗夏龙专辑 秋暖跃马合辑 魏晓晖专辑 方良专辑 何志贤专辑 吴穷专辑 (专辑持续更新,欢迎作者入驻) 赞 (0) 相关推荐 【现代诗】端午,忆屈原(组诗) 邓海才 06-14阅读1411来自话题38.2万篇 一艾草,已挂在门前佩带香包的孩子满街奔跑站在岁月的岸边大人们将雄黄酒缓缓倒下剥开粽子剥开延绵千年的历史剥开千年的情缘而我独想一杆青竹撑起一江余韵撑起 ... 《奇石赋》典故十:屈子怀之沉江 屈子怀之沉江 奇 石 赋 每逢端午节,我国民间各地均有划龙舟的风俗,其中尤以江南各地为甚,此风俗正是源自"屈子怀之沉江"一典,即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悲国忧民,在汨罗江抱石投江自尽之 ... 【洞庭作家】易石秋/老街冰棒 "党在我心中"特刊征稿启事 老街冰棒 作者:易石秋 季夏的一个夜晚,坐在城市的公交亭里候车,入眼是闪烁的霓虹与马路上川流不息的车辆,入耳是周边喧嚣的市声与刺耳的大妈街舞曲,更加增添 ... 【洞庭作家】易石秋/卌载梦回家山远 "党在我心中"特刊征稿启事 卌载梦回家山远 作者:易石秋 有人说人生就是一条永远也回不去的河流,所有的过往都将成为故事.其实仔细想想,世间万事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且不说从哲学的角度来 ... 【洞庭作家】易石秋/行走的魅力 编者按 <在时光里行走>已经付梓,即将抵达读者面前.现将书中后记分享,让读者朋友先睹为快. 行走的魅力 作者:易石秋 也许人生真的是世界上最大的迷局,任你想象力如何丰富,不到最后,谁也无法 ... 【洞庭作家】易石秋/最小的园林 最小的园林 作者:易石秋 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事情还真是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就像你也许永远无法想象,一栋几近完全包围的楼房下边的一块不足600平方米的空地上,竟然能够垒砌起一座像模像样的园林.然而我可以 ... 【洞庭作家】易石秋/科教馆忆旧 科教馆忆旧 作者:易石秋 在被鉴定为D级危房,闲置3年多时间之后,学校的科教馆终于被拆除了.曾经顶楼承载近百吨重的移动发射铁塔10数年之久,钢筋混凝土铸就的标志性建筑,终究敌不过时光的流逝与风雨的剥蚀 ... 【洞庭作家】易石秋/2021年京沪高考下水作文2篇 编者按: 一年开学季,意味着一年毕业季.2021年高考落下帷幕,莘莘学子已经奔赴满意的高校.北京.上海两大都市都有哪些高考作文,岳阳市一中名师又是如何作答的? 请品读这两篇已经刊发在杂志上的美文. 2 ... 【洞庭作家】易石秋/树缘 树缘 作者:易石秋 也许,此生注定要与树始终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由于身处湘北僻远山乡的大山深处,我来到这个世界上以后能有效地观察环境的第一眼,就是那连绵不断的巍巍群山与远远近近高低错落的树,仿佛整个世 ... 【洞庭作家】易石秋/我的诗联情缘 我的诗联情缘 诗联自选集<古风新韵>自序 作者:易石秋 或许是由于从小生活在封闭的小山村里,从未受到过正规的文学熏陶,甚至直到高中毕业连正儿八经的文学作品都没有接触过几本吧,在相当长的一段 ... 【洞庭作家】易石秋/难忘的“丐帮”岁月 难忘的"丐帮"岁月 作者:易石秋 我这里所说的丐帮,既不是金庸笔下英雄侠义的武装集团,没有乔峰.洪七公这样的盖世神功和惊天义举:也不是沿街乞讨的贫困流民,当然不会屑于加入那些无病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