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医鉴》温疫

阳濡弱,阴弦紧,更遇温气,变为温疫。左手脉大于右手,浮缓而盛,按之无力。

众人病一般者,乃天行时疫也。悉由气运郁发,迁正退位之所致也。

冬应寒而反温,春发温疫,败毒散主之;春应温而反凉,夏发燥疫,大柴胡汤主之;夏应热而反寒,秋发寒疫,五积散主之;秋应凉而反淫雨,冬发湿疫,五苓散主之。凡温疫,切不可作伤寒症治,而大汗大下也。但当从乎中治,而用少阳、阳明二经药,少阳小柴胡汤,阳明升麻葛根汤。

看所中阴阳,而以二方加减和治之,殊为切当。人参败毒散,治四时温疫。通用羌活冲和汤,治温疫初感,一、二日间服之取汗,其效甚速。

凡入温疫之家,以麻油涂鼻孔中,则不传染。出以纸捻探鼻深入,令嚏之为佳。

一方以雄黄、苍术为细末,香油调敷鼻内。或用雄黄末,水调鼻内。虽与病患同卧,亦不相染。

宣圣辟瘟丹 腊月二十四日井花水,在平旦第一汲者是也。盛净器中,量人口多少,浸乳香至岁朝五更时,暖令温。自幼至长,每人以乳香一小块,饮水一、二呷咽下,则一年不患时疫。

神圣辟瘟丹(诀云∶圣神辟瘟丹,留传在世间,正元焚一灶,疫疠自祛蠲)〔批〕(按上方皆预防瘟疫之剂)

苍术(为君,倍用) 羌活 独活 白芷 香附 大黄 甘松 三奈 赤箭 雄黄(各等分)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弹子大,黄丹为衣,晒干,正月初一平旦时焚一炷,辟除一岁瘟疫邪气。

人参败毒散 治四时不正之气,冬应寒而反热,夏应热而反寒,春应温而反凉,秋应凉而反温,非其时而有其气,故病者大小无异。大抵使人痰涎壅盛,壮热如火,头疼身痛,项强睛疼,声哑腮肿,俗呼浪子瘟,或称虾蟆瘟。城市乡村,家户相类,悉根据本方加干葛。若寒热往来,必用小柴胡汤。(二方俱见伤寒条下)

加味柴胡汤 治挟岚瘴溪源蒸毒之气,其状血乘上焦,病欲来时,令人迷困,甚则发躁狂妄,亦有哑而不能言者,皆由瘀血攻心,毒涎聚胃。

柴胡 黄芩 半夏 人参 枳壳 大黄 甘草

上锉一剂,姜枣煎,空心服。哑瘴,食后服。

大力子汤 治大头天行病,腮颊颈项肿胀,头疼发热,证似伤寒。兼治哑瘴。

黄芩(酒洗,二钱) 黄连(酒炒,二钱) 桔梗(一钱五分) 甘草(一钱) 连翘(一钱) 鼠粘子(炒研) 玄参(各一钱) 大黄(酒蒸,一钱五分) 荆芥(三分) 防风(三分)羌活(三分) 石膏(一钱五分)

上锉一剂,生姜煎服。

治四时瘟疫,头痛发热,众人一般病者。(孙钝庵传) 黑砂糖一盏,入姜汁二盏,化开,令病患服之。当时憎寒壮热,汗出立愈。

二圣救苦丸(万左川传) 治伤寒瘟疫。

大黄(四两,酒蒸) 牙皂(二两)

上末,面糊丸如绿豆大,每服四十丸,绿豆汤送下,大汗为效。

(0)

相关推荐

  • 54,瘟疫,急救丸

    苍耳散,败毒散,抱龙丸,柴胡羌活汤, 毒消滤水饮,瓜蒂散,国老散,和解丸 荡涤饮,姜附丹,加味荆防败毒散 急救丸,救苦丹,老君神明白散 苓术补脾饮,龙虎双降散,神术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g ...

  • 【张寿昌:退烧九方】

    张寿昌临床退烧九方 作者/张寿昌 发烧是外感病常见症状,临床多见.以下是笔者临床常用退烧方,辩证使用,疗效显著. 1.白虎汤 知母.石膏.甘草(炙).粳米 2.小柴胡汤 柴胡.半夏.人参.甘草.黄芩. ...

  • 《吴鞠通医案》温疫

    章 七十岁 温热发斑,咽痛. 生石膏(一两) 人中黄(二钱) 苦桔梗(六钱) 知母(四钱) 射干(三钱) 芥穗(二钱) 元钱) 苇根.白茅根煎汤,煮成四碗,日三服,夜一服. 温斑三日,犹然骨痛,胸痛, ...

  • 吴鞠通医案 吴鞠通(清)著 1936年 大东书局

    中医,医学类书籍 医案相关 4册 180+m 250+页<吴鞠通医案>,医案专著,4卷.清代吴瑭(鞠通)撰于嘉庆三年(1798年).本书共收载病案457例.卷1为温病.伤寒专篇,列病10种 ...

  • 《吴鞠通医案》经方医案(选)赏析 – 经方派

    清·吴鞠通著<温病条辨>,名遍大江南北,令温病学说得以发展.定型.世人无不知"桑菊"."银翘".以至"古方不能治今病".&quo ...

  • 医书一赠 | 吴鞠通医案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如何能真正的学好中医药?无数的医家,无数的学者,无数的爱好者,无数的中国人都做了若干的设想--但有一点我们必须承认,中医 ...

  • 旋复花湯的正宗配方组成及剂量附:吴鞠通医案

    ​泽泻混合并用汤治高血压 作者:民间偏方大全网发布时间:2016-07-31 高血压是指动脉血压过高,即舒张压超过12千帕(90毫米汞柱),或收缩压在40岁以前超过18.7千帕(140毫米汞柱).可分 ...

  • 《吴鞠通医案》

    肝厥 高氏 四十五岁 乙丑十一月十一日 肝阳上窜,因怒即发,十余年矣.经云∶久病在络,岂经药可效?再肝厥之症,亦有寒热之不同.此症脉沉而弦细,其为寒也无疑.大凡寒厥必死,今不死者,以其为腑厥而非脏厥也 ...

  • 《吴鞠通医案》序

    医案之作, 于明人.<四库全书>医家类着录薛己.陈桷两家医案,世鲜传本.惟明·江 <名医类案>.国朝魏之 <续名医类案>,乾隆间长塘鲍氏刊行之,同治间有重刻本.江氏 ...

  • 《吴鞠通医案》风温

    初六日 风温,脉浮数,邪在上焦.胸痞微痛,秽浊上干清阳.医者误认为痰饮阴邪之干清阳,而用薤白汤.又有误认伤寒少阳经之胁痛,而以小柴胡治之者.逆理已甚,无怪乎谵语烦躁,而胸痞仍不解也.议辛凉治温以退热, ...

  • 《吴鞠通医案》暑温

    甘 二十四岁 壬戌六月二十九日 暑温邪传心包,谵语神昏,右脉洪大数实而模糊,势甚危险. 细生地(六钱) 知母(五钱) 银花(八钱) 元参(六钱) 连翘(六钱) 生甘草(三钱)麦冬(六钱) 竹叶(三钱) ...

  • 《吴鞠通医案》伏暑

    周 十四岁 壬戌八月十六日 伏暑内发,新凉外加.脉右大左弦,身热如烙,无汗,胶痰,舌苔满黄,不宜再见泄泻.不渴,腹胀,少腹痛,是谓阴阳并病,两太阳互争,难治之症.拟先清上焦湿热,盖气化湿亦化也. 杏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