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养的鱼经常死?高手大揭秘, 养鱼不死鱼的终极秘诀!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养鱼越来越成为一件受欢迎的事情,养鱼不仅可以修身养性,而且还能缓解疲劳,同时起到保护视力的作用。在家中放上一个鱼缸更是清新家中环境,甚至还有招财纳福的好寓意。风水学认为“山旺人丁水旺财”,无疑“鱼”是最好的催旺家居财运法,在现代工作中,更有许多公司也开启了一股养鱼热潮。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怎么养鱼才能够不死鱼?这似乎是新人永恒的话题。
有一位高手给出的答案充满了禅意:忘记鱼。忘记鱼,就会养鱼了?今天就为大家来解惑,用通俗的语言解释给大家听——养鱼的终极奥义——“忘记鱼”是什么意思?首先定义一下:本文讲到的“养鱼不死鱼”,指的是金鱼的非正常死亡,例如病死,毒死,缺氧死等,不包括寿终正寝。
高手经常和他的养鱼朋友们说一句话:眼中无鱼胜有鱼。当你每天把精力都投放在鱼本身上的时候,你其实忽略了最重要的东西——水。一个水族箱,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绝不是鱼,而是水。在养鱼高手眼中,水是有生命的。这绝不是在矫情!
养鱼先养水,这句话被说烂了,说到耳朵生茧了,反而被很多人忽视了。养鱼先养水是前半句,还有后半句呢:养水先培菌。培菌的本质就是:在鱼缸里培养出以硝化细菌为代表的一系列有益菌。菌好,水就好;水好,鱼就好!下面这篇经典文章送给各位新人。
养鱼先养水,一千个人有一千种手法和一千种习惯,我仅就我自己的经验来简要的谈谈,希望能帮助新人,也希望能得到老手的指正。说的不对的地方,大家一起探讨。
第一、先说说缸和滤材的清洗消毒问题。
最早的时候,我也是啥都不懂,习惯性的模仿网上一些所谓的经验,也走了很多弯路。长话短说,新缸不需要刻意消毒,用清水擦洗干净即可。鱼没有那么娇气,新缸也没那么多病菌。清水擦洗干净完全可以满足养水所需。用高锰消毒不是很靠谱,浓度不容易掌握而且浪费人力。
对旧缸的消毒,我现在推荐使用84消毒液,84的包装上有很直观的使用方法和浓度比例,按需要的比例调配好用喷壶把缸喷洒一遍,里外都要喷洒,隔几分钟喷一次,保持湿度3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84的气味比较刺鼻,恐怕会有点遭罪。
第二、再说说滤材的消毒和清洗。
玻璃环珊瑚沙细菌屋之类的,开水煮几分钟就行。过滤棉生化棉这些我现在都不消毒了,直接自来水上冲洗干净太阳晒晒就可以了,有时候甚至连晒也都不晒,直接洗洗就用了。
第三、然后来说开缸。
滤材摆放整齐以后,直接添自来水开启水泵和气泵,一天后就可以放鱼,但是要注意密度。
自来水相对清洁,无菌透明,贼亮。进鱼后,水中出现有机物,就是鱼的分泌物和鱼便,水中开始出现菌类繁殖。一般在进鱼两天后,原本透亮的水体开始微微发白,呈白雾状,这是水中菌类繁殖的结果。所以,创缸鱼越多,密度越大,水就白的越厉害,甚至变的微微混浊。所以提倡新人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手,不要往缸里放太多的鱼。密度越小越好。
这时候一定不要投喂,否则会加速水质恶化。通常情况下,随着水中有机物逐渐增多,菌类繁殖会加快,水的白雾状初期会逐渐变的严重,这里有个要点,就是随着各种菌类的繁殖到一定程度,水中会出现另一种维持水质平衡的另一种菌落(就暂且叫做有益菌吧),开缸初期不要频繁大规模换水,越换水菌类越少,又要从头开始,水的白雾状会持续的更久。因为你的大量换水等于让养水的步骤又从零开始。
这个时候要做的就是耐心的等待,不能让水体缺氧。如果你控制好开缸密度,一周后水色会有明显改善。随着水色的改善,你可以少量的投喂,每天一次即可,上午投喂,下午观察水质的变化,如果水质变差,立即停食继续等待。水质恢复后,再次开始少量投喂,再次继续观察,如此往复,水质自然会养好。
第四、说说硝化细菌。
对于硝化细菌,我的观点很简单,硝化细菌不是神话,不要迷信硝化细菌。至于硝化系统的功能是科学还是伪科学,我不论证,我也说不清道不明。对于硝化细菌来说,我更崇尚老水中的有益菌。密度、阳光、瓦缸、绿苔、换水手法至关重要。
靠老水中的有益菌一样可以维持好一缸好水,对于水中的沉淀物,则需要你通过勤快的每天抽底添水来完成。也有鱼友发现使用反气举以后,会出现水质一夜清透的现象,我想说这有可能是水中有益菌形成的结果,不一定是硝化的威力。
为什么要特意提到瓦缸呢?瓦缸的透气性和保苔功能很强大的,对养水来说直观重要。
第五、重点说一下物理过滤。
对于一个过滤系统来说,物理过滤直观重要,生化过滤对于养水来说,我个人认为只是起到辅助作用(观点不同可以交流,不要开喷就好)。离开了物理过滤,生化过滤就是无本之木。实际上物理过滤一样具备生化过滤的功能。
开缸初期的物理过滤也要格外小心,虽然首层滤棉脏了就要勤洗,但是不适用开缸初期。我自己认为,崭新的滤棉起不到良好的物理过滤效果,难以发挥物理过滤的功能。开缸初期,滤棉不要洗,只要滤棉不堵水,就一直用下去,直到滤棉堵水再简单清洗一下首层滤棉,洗的程度就是保证不堵水即可。
对于较大的缸来说,必然需要较大的泵,较大的泵必然带来较强的水流,较强的水流必然需要面积较大的滤棉,要不然的话滤棉极易堵水溢流。是不是这个道理呢?所以说,滤棉仓的大小是决定滤槽成败的关键,常看我的帖子的鱼友都知道我的每一个滤槽都是滤棉仓大的离谱,甚至有的滤槽就只有一个滤棉仓。滤棉使用三层就够了,粗孔滤棉在最底层,密孔的滤棉在最上层。
第六、说说老水的养成吧。
什么是老水,我也说不上个一二三来。就从我的个人经验来和大家探讨一下。有些鱼友说他的水为什么是褐色,有的鱼友说他的水为什么发黄,有的鱼友说他的水为什么是介于绿水和清水之间的淡绿色。
总的来说,这些颜色都正常。老水应该是油亮、清澈、有淡淡的腥香,色泽粘稠却不败坏,犹如陈年老酒,浓郁粘稠。褐色的水应该是缺少光照,换水不规律,或者换水量太少。
发黄的水可能是滤棉长期没有清洗、光照不足、换水手法不适当。但是这种色泽本身并不能作为判断水质好坏的标准。淡绿色的水是我最喜欢的水色,光照充足、物理过滤强悍是出现淡绿色水质的重要条件。
好水的维持需要水体内有益菌落的形成和长期稳定的存在,我个人觉得和硝化系统的关系不大。对于有意菌落的形成和稳定,需要从开缸初期着手,前面已经提到,不再赘述。
第七、说说绿水和空气缸
想要空气缸的话,开缸初期一定要保证水体清澈。大家都知道,绿苔和绿藻不会并存,它们是你死我活的关系。它们都需要光照。所以,问题来了。你如果在开缸初期过早投喂,再加上你掌握不好养水方法的话,水质容易混浊,混浊的水体阻挡光线,缸壁缸底难以生长绿苔。水中反而容易出现绿藻,首先出现的绿藻会极具增加抢夺水中养分,拼命获得日光浴。渐渐的水就绿了。
所以说,绿苔和绿藻谁先出现,直接决定水质的最终走向,想要空气缸的话,一定要努力保持水质清澈,保证足够的光照,让绿苔先于绿藻生长。
第八、说说水流强度和密度
一般大家认为每小时缸内的水循环5遍是比较合理的,这个只是相对的科学,并不能迷信。通常大家都认为一升水饲养长度为一厘米的金鱼是最合理的密度,这个也不是多科学的真理,不能迷信。
先说水流。密度小的时候,其实不需要多强的水流,鱼的排泄物少,弱小的水流就够了。缸底的沉淀物可以通过每天手动清理来解决。过滤只是辅助手段,养鱼还是要勤快。时间久了你会发现,对低密度的缸来说,小水流更有利于养水和养鱼。毕竟金鱼也并不喜欢过强的水流。密度太大的缸,我认为同样不适用太强的水流,原本鱼挤鱼的环境下,如果在加上强水流,很容易出现鱼鳍折损等情况出现。我不喜欢高密度,也不提倡高密度。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观点,和一些鱼友的观点是不同的,这个没有针对性,只是为了帮助新人。
再说密度。60-40-40的缸,就按90升水来说,如果养90条一厘米的苗子,对家庭繁殖来说那肯定是稀养。如果你养十条9厘米的金鱼,还会不会是稀养呢?如果你养一条90厘米长的鱼,你认为也还是稀养么?我个人认为,以金鱼的长度来决定条数,不如按照金鱼的体重来决定条数。
第九、说说换水
开缸初期的换水手法,前面说过,不再多说。水质稳定以后,勤洗首层滤棉,保证规律换水很重要。对于合理密度下的鱼缸来说,定时定量的换水,有利于稀释水中硝酸盐含量,有利于保证水的含氧量,有利于鱼儿适应规律换水的水质变化,有利于刺激金鱼生长。最好的养鱼用水,还是自来水,廉价干净。水还是要晾的,不一定非要晒太阳,但是最好是放置一天以后再作为换水使用。要注意温差变化,不可大意。
最后、啰嗦一些其他的东西
阳光照射对于水和鱼来说都是很重要的,灯光永远无法替代阳光。
品质较差的饲料容易褪色染水或者容易使水混浊,也是影响水质的因素之一。
顺便说说古法养鱼。对于这个问题我要说的就是一句话:“古人要是有电有水泵,它们早就用上了!”
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如何选择健康的鱼儿入缸。但凡鱼儿生病,水质就会变差。病鱼入缸对于新手来说更加手忙脚乱,下盐投药都会对水质产生影响。养鱼宁少勿滥,对新人尤为重要。
声明: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客服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