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打造“话题电影”

最近,冯小刚导演又火了。火了不是他的新作《我不是潘金莲》,而是它所引发的一系列热点话题。而这些话题产生的效果也十分明显,据统计数据显示,《我不是潘金莲》上映首周末3天票房破两亿元,成为电影史上11月首周票房最高的国产电影。

《我不是潘金莲》票房上烫热了冷档期,口碑评价却很两极。以文艺青年聚集的豆瓣网为例,虽然《我不是潘金莲》的评分为7分,但给最低分和最高分的特别多,说明观众要么很喜欢,要么很不喜欢。在互联网时代,一部电影的热播不只是取决于它的内容,更由观众、网民对它的议论和争论。如果有一半人说它好,另一半人说它不好,而这两拨人还为此吵起来,那就热闹了,甚至会形成传播的裂变,引发更大的传播力,无形给新电影作了最好的宣传。吃瓜群众怎么也忍不住要去看一看,大家到底在吵什么呀?

本来,由于“跳票”、“延期”、“传闻中的审查困难”等因素,《我不是潘金莲》还没上映就已经形成了热点话题。而上映首日就遭遇万达院线出于对高管叶宁跳槽华谊的不满而给出了10%左右的低排片,彻底惹急了“老炮儿”。不管是延期上映还是上映后冯小刚与万达院线愈演愈烈的轮番口水战,都已经把《我不是潘金莲》推到了年度话题电影的位置上。一轮口水战把《我不是潘金莲》推上了话题榜首,网友却齐刷刷地站队“国民老公”王思聪,但冯导还是为电影赚足了眼球和票房,说到电影收益上冯小刚并不亏。

我觉得在中国电影导演里,冯小刚无疑才华出众,而且他的才华不仅仅表现在艺术创作方面,而且还体现在传播策略方面。从贺岁片开始,《甲方乙方》、《一声叹息》等,冯氏电影关注当下、嘲讽丑恶,都有很强的现实性和话题性。而冯导那敢说敢为的个性和油腔滑调的京腔,每每把论战从电影本身引向整个院线,甚至国民老公都跳出来帮他拉“收视率”。可以说在当代中国电影中,冯导绝对是最具互联网思维的一位导演,他的话题营销无人能及,而且是亲自披挂上阵,把电影的谈资引向社会议题,真是议程设置的高手啊!

进入互联网时代的中国电影,在粉丝电影、网生电影的猛烈冲击中,张艺谋、陈凯歌等老导演已显得力不从心。但冯小刚依然不服老更不服气,以其独特的艺术创造力和话题制造能力孤军奋战,甚至还把战线延伸到电视,执导央视春晚。但是冯氏话题电影让开始减速的中国电影重新发力?记得前几年,冯导在香港面对观众对他的电影冷淡时,他一副不屑的说不在乎你们,我的电影市场在内陆。是的,这类话题电影只能在国内热,是走不出国门的,这就是冯小刚与李安的差别。一部好的电影还是要靠好的内容,我觉得人民日报这段话说得好。

有网友总结了冯小刚过往的10大经典骂战,基本是有作品出来就有骂战,快言快语行事作风非常直接,有人批有人捧,但说实话冯小刚导演的电影至少在国内是处在第一阵线。冯导的事业也拓展到电影屏幕以外,开公司做电视,还有电影主题公园——冯小刚电影公社。但我还是担心过多把精力投放到银屏以外,那将会只是话题没有电影了。

(0)

相关推荐